都说,孩子的脸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他们的情绪总是说来就来,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大哭大闹。

我女儿前些天就跟我闹别扭了,因为有起床气,她不仅大声地朝我吼,还赖着不起床。我压住脾气,尽量平和地跟她沟通,可她却大叫着让我出去。

这一下,我实在忍不住了,也朝着她发了火。

没想到她哭着喊了一句:“你出去!我要安静一下,不然怎么能好好说话?”

我的内心,瞬间就软了下来。 原来,她并不是无理取闹,她也知道自己的情绪很糟糕,只不过是想要安静一会儿罢了。

我曾经教过两个孩子,生气时说出来的话,通常都比较难听,会伤害到彼此。这个时候,不妨关上房门,自己先冷静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发脾气,可能是孩子在向你求助

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叫棒棒的小孩子经常乱发脾气。

不给买玩具,哭闹;不让买零食,发脾气……随时随地,甚至用一些可怕的方式,比如用头去撞栏杆等,让妈妈不得不屈服。

而妈妈除了大声训斥“别哭了”和妥协之外,就再没有应对的办法了。

有人说,这样的还自己就欠揍,打一顿就好了。

其实不然。

孩子的情绪为什么那么容易失控?撇开妈妈“有求必应”惯坏了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妈妈根本没有教过孩子,该如何处理不良情绪

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我们成人尚且会有生气、愤怒、沮丧、不安的不良情绪,何况小孩子呢?

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发现自己没法控制情绪这个“小怪兽”,会慌乱也会害怕。

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合适的行为表达方式,所以只能用大哭大闹、撒泼打滚的方式,或者是打人、说狠话等来发泄。

这些,其实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的“情绪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孩子需要“情绪教育”

孩子乱发脾气,可能会让父母内心受伤。

但是,事实上孩子内心的难过和绝望,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多。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都藏着他们的诉求。父母如果看不到孩子情绪背后的诉求,就容易错失“情绪教育”的最佳时机。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抢了,他哭着去找妈妈。

结果,妈妈很生气地对孩子说:“有什么好哭的?去抢回来!不许哭!”

那么,孩子大概率会有两种行为:一、越哭越大声,直到场面失控;二、自己跑过去用武力把玩具抢回来。

不管是哪一种行为,孩子最终得到的“情绪反馈”都是错的。因为,他会渐渐形成一种意识:哭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可以通过推搡、打人、抢东西来解决问题。

再比如:棒棒要买玩具和零食被拒绝了,他就用各种可怕的方式,“逼”妈妈妥协。

每一次,妈妈都是从好言相劝,到发脾气冷战,再到妥协给他买玩具和零食,但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失望、沮丧或者生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于是,孩子每次都能靠着哭闹“得偿所愿”,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妈妈还没妥协,一定是我哭闹得还不够。

03、孩子发脾气,父母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那么,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做呢?

1、接纳孩子的情绪,用拥抱代替说教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管我们说什么,如“不许哭”、“小小男子汉不能哭”等,都是在“火上浇油”。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会激起他们叛逆的心理。

所以,这个时候不如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陪着孩子,等孩子平复下来了再来解决问题。

当孩子知道,情绪失控的时候有最爱的爸爸妈妈陪着时,就不会那么害怕和失控了。

2、共情

孩子的每一次发脾气都不是偶然的无理取闹,必然是带着诉求的。

当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他们生气、沮丧、失望是必然的。这个时候,父母不妨先共情,问问自己:如果我的要求被拒绝了,我是什么心情?

试着体会孩子此刻的心情,然后再用语言表述出来,问问孩子:

“妈妈没给你买玩具,你是不是很生气?”
“玩具被抢了,你是不是很沮丧?”
“摔跤了一定很疼,你现在很委屈吧?

这个共情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看到和重新定义情绪,知道自己被父母理解了。

3、帮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

当孩子正确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之后,父母就可以教他们一些冷静和放松的方式了。比如: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不需要先去房间里冷静一下?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在旁边陪着你。”
“愤怒的感觉可能不太好受,要不你跟着妈妈一起来尝试放松,深吸一口气,吐出来,再吸气……”
“你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平静下来的?弹琴?画画?还是听音乐?”

4、解决问题

当孩子冷静了之后,再来解决问题就事半功倍了。

先问问孩子,因为什么让他生气、沮丧、委屈?这样哭闹是不是不对的?

然后再启发式地提问,“你觉得该怎么做别人才能答应你的要求呢?”又或者是“你觉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让你自己好受一点的?”

每一种情绪,孩子都渴望父母能看见。

所以,作为父母来说,感受他们的情绪变化,接纳并认真回应,孩子的行为才不会失控。引导和爱,才能让孩子尽快走出负面的情绪。

——END——

文| 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