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是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然后这段就有很多小伙伴来咨询,说是不是我们的养老政策要变更之类的。

Hello,大家好,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是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然后这段就有很多小伙伴来咨询,说是不是我们的养老政策要变更之类的。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个事。

其实我个人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养老时代的来临。

在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具体的意见内容我们后面会讲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具体内容和如何实施,我个人觉得这个《意见》的意义更为重要。

说白了,这个《意见》的推出,是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一项政策导向。

这项政策告诉我们,我们准备养老方式的观念需要改变。

根据国际通行的养老准备方式,养老共有三大支柱:国家,企业,个人,也就是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基本养老保险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国家社保占完全大头。而且社保养老基金,现在暂时是够的,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来发展,未来是大概率不够的,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2019年颁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的推演,2019年养老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耗尽结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国家的养老金按照目前的方式来说,十几年后可能就很难维持。

其次,因为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劳动人口供养现在的退休老人。而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目前可见的少子化来进行测算,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是2.57,也就是2.57个劳动人口供养1个退休人口,这是目前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根据养老金金算报告的预测,到了2050年,退休人口和缴费人口的比例将会是96.3%,也就是96个退休人口对应100个劳动人口,差不多就是一个人供养一个,到了那个时候,你想想那个时候年轻压力的有多大,估计会比现在还要卷。

那我自己也是86年的,到了2050年就差不多65岁,刚好就是退休的年龄。

如果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不想卷了,那吃亏的就只能是我们自己。

所以社保养老金不足,并不会影响到现在已经退休的或者快退休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那一代人,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我们这一代人。

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结构大家也看得到,夫妻两个人,上面有四个老人,下面有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那越往后供给的人就会越少。

所以为什么要让你多生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就是第一支柱社保养老的层面。

02

企业年金

根据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约2100万,但有企业年金的只有11.7万家,只占约0.56%;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适龄的劳动人口有8.8亿,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只有2875万人,只占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会发现,企业年金只是少部分的福利,并没有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03

个人养老金

最后剩下的就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

而这块现在几乎也没有,也没有撑起来。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整个养老体系,基本上就是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贡献很少,第三支柱贡献几乎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要知道,我们的第一支柱社会养老,十分依赖人口的稳定发展,这样子才能够达到供需平衡。

但是按照刚才讲的趋势,你现在都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儿,人口还怎么稳定发展?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交的钱供给给了现在已经退休的一代人,而我们领的钱是要靠之后的这一代人来供给的。

如果仅仅靠社保养老,我们这一代人未来的养老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需要补充个人养老。

这个严峻的问题,你不一定看得到,但是大大们已经很清楚。

所以现在的目标就是从第一支柱的完全大头过渡到和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相结合,逐步完善养老体系,使得其变得合理,更能解决养老的问题。

那么之前也进行了很多的试点,再到这一次《意见》的发布,都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就是我们需要自己准备养老金,需要自己准备养老的第三支柱。

因为《意见》刚刚提出,具体落实效果还要等待进一步验证。

但我个人认为,这一次意见的教育意义会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启发我们要从完全的社保养老转变为社保与个人养老相结合。

其实关于个人养老金准备,之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试点,去年银行业开展养老理财产品的试点,今年3月起拓展为了“十家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就是公募养老目标基金从18年开始获批发行,到今年3月已经有了166只。

那么对于保险业来说,专属养老保险截至今年1月底,六家试点公司已经累计承保了近5万件。

这些导向都表明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已经开始试点,等待逐步铺开并采用的是市场化运营。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次意见的具体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范围

简单理解已经有基本养老保险的人,也就是有社保的人群可以参加。

如何参加?

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户,一个人仅有一账户。

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制,参加人每年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上限为12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现在还没有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是什么。

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要求是: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且能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投资产品并承担投资风险。

如何领取?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也就是退休、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出国定居、又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的时候可以开始领取。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等方式,自主选择。

这种模式并不新颖,并且很多国家运营也很成熟。

那么个人养老金账户还有很多细节也没有明确,我们暂时就不管这个个人养老金制度怎么样,因为还有很多意见等待制定和执行。

不过要知道的是,一年封顶12000元,金额并不多,意义会大于实际效果。

但是单单从《意见》我们就可以看到养老的两个导向。

1个人负责制

第一个方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实行是个人账户制度,这个和社保养老金的统筹账户不同,也就是你交的钱完全在你自己的账户里面,按照你自己投资偏好选择金融产品,未来能够领到多少钱取决于你交了多少钱,获得了什么样的收益,完全的市场化运营,说白了就是个人负责。

2安全稳定

第二个方向,就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选的标的是要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和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

安全、成熟、稳定、规范、侧重长期的金融产品,这一点给我们的方向就是即使我们不选择《意见》提到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我们自己来准备养老金也需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

总而言之,这次《意见》的教育意义会要更大,就是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准备养老,不能完全的依靠社保。

不论你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自己去选择养老准备方式,选择的模式都要是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点赞、转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这个事。

其实我个人认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或许意味着一个新的养老时代的来临。

在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具体的意见内容我们后面会讲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具体内容和如何实施,我个人觉得这个《意见》的意义更为重要。

说白了,这个《意见》的推出,是进一步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一项政策导向。

这项政策告诉我们,我们准备养老方式的观念需要改变。

根据国际通行的养老准备方式,养老共有三大支柱:国家,企业,个人,也就是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基本养老保险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国家社保占完全大头。而且社保养老基金,现在暂时是够的,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来发展,未来是大概率不够的,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2019年颁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的推演,2019年养老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耗尽结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国家的养老金按照目前的方式来说,十几年后可能就很难维持。

其次,因为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劳动人口供养现在的退休老人。而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目前可见的少子化来进行测算,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是2.57,也就是2.57个劳动人口供养1个退休人口,这是目前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根据养老金金算报告的预测,到了2050年,退休人口和缴费人口的比例将会是96.3%,也就是96个退休人口对应100个劳动人口,差不多就是一个人供养一个,到了那个时候,你想想那个时候年轻压力的有多大,估计会比现在还要卷。

那我自己也是86年的,到了2050年就差不多65岁,刚好就是退休的年龄。

如果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不想卷了,那吃亏的就只能是我们自己。

所以社保养老金不足,并不会影响到现在已经退休的或者快退休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那一代人,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我们这一代人。

而且现在大多数家庭结构大家也看得到,夫妻两个人,上面有四个老人,下面有一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一来,那越往后供给的人就会越少。

所以为什么要让你多生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就是第一支柱社保养老的层面。

02

企业年金

根据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企业法人单位数量约2100万,但有企业年金的只有11.7万家,只占约0.56%;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适龄的劳动人口有8.8亿,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只有2875万人,只占3.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会发现,企业年金只是少部分的福利,并没有能够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03

个人养老金

最后剩下的就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

而这块现在几乎也没有,也没有撑起来。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整个养老体系,基本上就是依赖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贡献很少,第三支柱贡献几乎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要知道,我们的第一支柱社会养老,十分依赖人口的稳定发展,这样子才能够达到供需平衡。

但是按照刚才讲的趋势,你现在都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儿,人口还怎么稳定发展?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交的钱供给给了现在已经退休的一代人,而我们领的钱是要靠之后的这一代人来供给的。

如果仅仅靠社保养老,我们这一代人未来的养老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需要补充个人养老。

这个严峻的问题,你不一定看得到,但是大大们已经很清楚。

所以现在的目标就是从第一支柱的完全大头过渡到和个人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相结合,逐步完善养老体系,使得其变得合理,更能解决养老的问题。

那么之前也进行了很多的试点,再到这一次《意见》的发布,都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就是我们需要自己准备养老金,需要自己准备养老的第三支柱。

因为《意见》刚刚提出,具体落实效果还要等待进一步验证。

但我个人认为,这一次意见的教育意义会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更多的是启发我们要从完全的社保养老转变为社保与个人养老相结合。

其实关于个人养老金准备,之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试点,去年银行业开展养老理财产品的试点,今年3月起拓展为了“十家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就是公募养老目标基金从18年开始获批发行,到今年3月已经有了166只。

那么对于保险业来说,专属养老保险截至今年1月底,六家试点公司已经累计承保了近5万件。

这些导向都表明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已经开始试点,等待逐步铺开并采用的是市场化运营。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次意见的具体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加范围

简单理解已经有基本养老保险的人,也就是有社保的人群可以参加。

如何参加?

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开户,一个人仅有一账户。

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制,参加人每年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上限为120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现在还没有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是什么。

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要求是: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且能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投资产品并承担投资风险。

如何领取?

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也就是退休、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出国定居、又或者具有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形的时候可以开始领取。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等方式,自主选择。

这种模式并不新颖,并且很多国家运营也很成熟。

那么个人养老金账户还有很多细节也没有明确,我们暂时就不管这个个人养老金制度怎么样,因为还有很多意见等待制定和执行。

不过要知道的是,一年封顶12000元,金额并不多,意义会大于实际效果。

但是单单从《意见》我们就可以看到养老的两个导向。

1个人负责制

第一个方向,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实行是个人账户制度,这个和社保养老金的统筹账户不同,也就是你交的钱完全在你自己的账户里面,按照你自己投资偏好选择金融产品,未来能够领到多少钱取决于你交了多少钱,获得了什么样的收益,完全的市场化运营,说白了就是个人负责。

2安全稳定

第二个方向,就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选的标的是要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和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

安全、成熟、稳定、规范、侧重长期的金融产品,这一点给我们的方向就是即使我们不选择《意见》提到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我们自己来准备养老金也需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

总而言之,这次《意见》的教育意义会要更大,就是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准备养老,不能完全的依靠社保。

不论你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自己去选择养老准备方式,选择的模式都要是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