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又火了一把。之前,因为“质朴形象”与“ 箪食瓢饮”,韦东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最近90后北大老师韦东奕谈爆红,表示有人送水壶,但他还是喜欢用矿泉水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数学的极致追求,令韦东奕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被誉为“韦神”。数学大神之外,韦神呈现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状态同样让人神往。有人评价,“有了真正热爱的东西,就不会待在原地彷徨”。在如今内卷焦虑不断上升的社会语境中,韦神的精神生活无疑如一股清流。对习惯“躺平”的年轻人来说,他的追求提供了一种行动思路。

韦神再度翻红,专家却希望大众不要过多打扰他,给他一个单纯的学术空间。

因为真正的学术研究,需要保证不被外界的嘈杂干扰,远离公众关注的焦点。过度的关注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困扰。对于精神世界富足的人来说,物欲已无足轻重。

大众需要收起对他的好奇心,保持一定距离,守护好他的精神世界,在榜样力量的激励下成长,避免“韦神”重蹈图灵的覆辙。

同“韦神”一样,艾伦·麦席森·图灵年少成名,早在1931年,图灵就凭借非凡的天赋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回到剑桥,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在破解Enigma期间,图灵另辟蹊径,超越人类脑力,开发出半自动的计算机器,为电脑建立了原型。他也因此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苹果公司“教父”乔布斯视他为偶像,连苹果的LOGO都来自他的故事。电影《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以他在二战时期的传奇经历作为主线故事,围绕他的天才与悲剧,书写出一段荡气回肠的人生故事。

天才常常与孤独作伴,超越普通人的智力水平,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逻辑,令天才常常被孤立排挤。聪明的人太少,而凡人往往嫉妒或惧怕天才的存在。

图灵从学生时代起就备受孤立,几乎没有朋友,这让他不具备正常的社交能力,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惯,孤傲的性格,常常令人生厌。

二战期间,英国尝试破解德军的密码信息,但要破解密信,必须突破Enigma。Enigma会随机生成破解顺序,依靠有限的人脑计算能力,几乎无法在短时间内破解密码信息。

在1942年之前,装备了英格玛的德国潜艇部队一共击沉了盟军舰船1000余艘,盟军在北大西洋的军事补给线面临着灭顶之灾。

图灵在军方支持下,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包括数学家、围棋大师,还有符号学家等。但图灵从一开始就不对人脑抱有希望,他花巨资打造了类似“电脑”的机器,依靠机器来算出密码。

输入指令,等待机器计算,图灵的超前思维,为电脑和人工智能打下了基础。但由于过于超前,他没有得到团队支持,连军方也对他逐渐失去了信任,甚至要拆除他的机器。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对于天才的误解与排挤。他遭受来自朋友、亲人,周边人的多重排挤。虽然在数学研究上屡获突破,但一直难以融入正常生活。

《模仿游戏》不仅呈现了他二战时期的传奇经历,还深刻揭露了图灵悲剧的来源,即对边缘人群的压制与警惕。

影片中,警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逮捕了图灵,可当图灵把自己的传奇经历一五一十的告诉警探后,警探却对逮捕图灵表示愧疚。图灵问他,“你觉得我是谁”?

数学家,伟大的天才,还是一名性颠倒罪犯。大众对他的身份认同猎奇,严重耽误了他的科学研究,为了保住自己的机器,图灵接受了治疗,吞下后遗症严重的药物。到最后,他不堪药物折磨,吞下了泡过氰化物的苹果,终年41岁。

乔布斯以被咬过的苹果作为公司LOGO,就是致敬了图灵,敬佩他对人工智能的奠基者身份,同时对他的悲剧性人生感到遗憾。

被咬过的苹果,是上帝对天才的宠爱,也是凡人不能承受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图灵不被大众打扰,不被历史问题折磨,也许他的成就将更高,甚至将人工智能科技成熟运用的时间提前。

二战期间,军方给了他暂时不被打扰的独立研究空间。战后,他的生活曝光于大众,噩梦就此开始,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直到2013年12月24日,在英国司法大臣克里斯·格雷灵的要求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才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

为了避免重蹈图灵的悲剧,校方也开始保护数学天才韦东奕不被外界过多打扰。天才不需要在意别人给他贴上的各类世俗标签,他沉醉于研究中,向内探求、反求诸己。不被外界意见裹挟,在专注中获得快乐。

所以,凡人就不要去打扰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