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0后的早班车,现在也已经32了。

经历过儿时被评价“垮掉的一代”,少年时被嘲笑“叛逆的非主流”;青年时被指责“只顾自己的自私鬼”;到步入中年时,又在年龄焦虑、精神内耗中,被房价、婚姻、生育、裁员压得喘不过气来…...

似乎我们还未完全长大,却又被匆匆赶到时代的浪前,担上了属于我们的责任…...

他们说你要考上好的大学、一定要考个研、最好再读个博士。但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一路拿到博士学位,一样会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一样会被质疑是不是在浪费自己的学历、是不是就是眼高手低、是不是空有文凭没有本事…...

一样会被嘲笑......

于是有了985废物、有了小镇做题家、有了一群自嘲躺平的青年,更有了一堆没有光环、挣扎在生活中的普通的我们。

但在这些负面影响的背后,难道就没有一丝被治愈的瞬间吗?答案是肯定的。

以下是当代年轻人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一起共勉。

你是清华的,你就不要当歌手了。 你这个不正经啊。你就是“学媛”啊。 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孩子赚钱了,你还在读书。 她觉得她自己很牛X,她就是爱表现。 为什么每次说的时候。都要带上北大,带上双胞胎。

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歌手潘超

你是清华的,如果你要做这一行,可能要放弃一些对于他们来说很珍贵的东西,一个孩子对这个行业会有很多的幻想,但你成为一个职业的歌手之后。可能这些幻想会破灭,你就不要来当歌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津数学博士朱朱

我一下子变成博士生这个身份以后,大家会觉得你是博士生了,那你应该也有一个学者的样子,你这样子是不是不符合博士生的定义呢?

@北航直博生斤三金

对于博士来说,同龄人都已经结婚生孩子赚钱了,你还在读书,读这些书到底有没有用。

@初入职场的我们选手王玥

铺天盖地的恶评朝我涌来,说我爱表现,说我很讨人厌,难道在职场上就应该什么都不说嘛,就应该闷头做事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作家苑子豪

有的人就会说,为什么每次说的时候都要带上北大,带上双胞胎。这个标签真的很沉重,别人会有不一样的反应。 你哪里不好,哪里不如我的期待,我希望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喜欢你这样,你要作为一个商品一样被别人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迷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航直博生斤三金

稀里糊涂地报的这个专业,觉得这个专业跟我好像不是很相关。

@清华歌手潘超

没有想好要干什么,所以就去念个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入职场的我们选手王玥

就一度地怀疑自己,一度觉得我是不是应该收一收,是不是应该就像大家说的,就要默默无闻?

@北大作家苑子豪

我甚至还段时间很发疯,就跟他们交流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我可以去听,我可以去改,就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真的过得很痛苦。

@牛津数学博士朱朱

在20岁出头的时候就已经是年薪百万,但是呢并没有让我觉得有一种特别开心或者是特别有成就感的那种感觉。

@清华歌手潘超

从小到大就是这样的,只要你学习成绩够好,你就可以拿到奖,然后你周围的人就会夸你,在这个评价体系里就会被当成是一个不管是榜样也好还是什么角色,但真正让我高兴的事情是什么?我自己那个内源驱动力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作家苑子豪

上初中的时候是因为自卑而爱上了写作,不管是写日记还是写文章、写小说、写诗歌,没有任何人会踏进来一步去嘲笑你。好像在那个时候,我找到了一扇门。一个开关,它可以让我走进我自己的世界,我还是要写真正能打动我的文字,不了解你的人,不懂你的人,他本身就不喜欢你的人,他们的声音其实你可以忽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华歌手潘超

我每次不开心的时候,我在学校找一个小的房间,然后把自己关进去,一唱唱两个小时的那个时刻。我足够快乐,学校总说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你是要持续发光发热的,不是一瞬间。 你既然要有持续发光发热的能力,一定是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找到你那个充电的开关,你要在工作当中有那个成就感。

@牛津数学博士朱朱

不是有个说法吗?什么财富是一个零,美貌是一个零,家庭是一个零,那你要找到你那个一,你找到那个一,你才是一百一千一万一亿。我觉得我生命里那个一就是数学。

@北航直博生斤三金

读博还是需要一定的毅力的,就像那个小鸡孵出来的时候,啄一下,如果没有戳破的话就要一直地啄。如果真的到三四十,我不能说,因为我赚不到理想的工资,或者找不到对口的专业,然后我就不工作了,不要自暴自弃,这样子得不偿失。

@初入职场的我们选手王玥

我觉得爱表现,会表达自己是一个我的一个优点,我也完全不避讳这个事情,我就要走,就走到那个时候,比我以往的自己都长大了,都成长,就ok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牛津数学博士朱朱

当你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你可以爆发出无限的潜能。就会让你整个人的生活状态都变得非常好,整个人都闪闪发光。

@初入职场的我们选手王玥

我每天都收到大量的私信,玥玥我看你记录生活,从你的生活中获取到了力量,然后我就觉得我只是在记录自己正常的生活,我的生活真的是这样在过的,真的是在努力,在家人都不在的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好好照顾自己,让家人放心,但是没有想到能给到那么多人能量,就觉得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航直博生斤三金

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看似有点痴呆的视频,他们会从中获得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如果我的视频能够帮助到别人的话,算是意外之喜?是一个小小的动力吧!

@清华歌手潘超

当时可能会很自我。音乐是一个我的事,但是这几年,你在平台上唱歌,你的音乐发布出去,你就会受到很多的反馈。曾经我是那个被治愈的人,然后今天我用它去传播我的力量,去治愈别人。

@北大作家苑子豪

其实我跟读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他们会觉得你的故事很励志,你的文字很温暖,很有力量。在那个时间,我发现写作不只是我自己一个的事情。它变成了我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其实读者也在不断地给我灌输能量。谢谢他们点亮了一个很普通的男孩。人是这样的,是可以通过你身边很多人的能量,给你一种牵引,能够让你更好地往前跑,好像每个人都拿出一个电筒,每个人都给对方去照路,然后你就发现你们身边并不是一道光速,而是一片光亮。

好了 最后

谢谢你看到这里

如果你有啥想说想聊的

留言,或者搜索视频号【青年TALK-yiyouth】

B站【青年TALK】告诉我们

最后记得点击视频号关注我们哦~

策划|有数青年观察局

采访|周琼玉、王甸宇

编辑|刘沁

剪辑|王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