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可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心脏,维持血液循环,适用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近日,人工心脏技术再次迎来大突破!

最小“中国心”成功植入人体,58岁大爷重获新生

今年3月,年近6旬的储先生在“嗡嗡”声中重获新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董念国教授为储先生注入了全球体积最小、质量最轻、技术领先的“中国心”,将储先生从死亡线上拉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枚“中国心”是一种磁悬浮离心式Corheart 6人工心脏,仅有核桃大小、重量90g。据悉,这是我国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拥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并已取得中国和美国多项专利,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58岁储先生植入这枚90g大小磁悬浮人工心脏2小时后,心脏开始正常“跳动”,顺利脱离体外循环辅助,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换心手术的圆满成功,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人有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活下来。

目前,这种心室辅助装置疗法已经在国际医学界纳入医学指南,逐步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标准化治疗手段,临床治疗也表明现有技术已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0g大小“中国心”,或挽救100万人生命

数据统计我国心衰病人人数保守估计在800万左右,等待心脏移植的人超过了100万,但每年仅有600余人能够接受移植,心室辅助装置可以暂缓移植时间,是解决“心源紧缺”的关键突破口。

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指搏动(气动)泵;第二代是轴流滚动泵,与第一代相比体积缩小,耐久性好;第三代是离心泵,采用磁悬浮和液力悬浮技术,移植后并发症减少的同时高能电池微型化提高了能源的便携性,Corheart 6人工心脏则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被称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

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速度早已超出预期,许多领域都已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老年群体人数的激增也让抗老化等细分赛道迎来新进展,延缓老化速度、提高老年期生存质量成为重中之重。

对此,哈佛医学院教授辛克莱倾尽所有时间与心血研究年老,最终在2013年一项试验中发现了一种名叫NAD前体(艾木茵补剂关键成分)的物质,它能够加强人体内细胞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联系,实现生物体生存期延长、提高人体机能。

辛克莱也因此入选《时代》杂志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一百人。遗憾的是,迫于技术壁垒这类物质最初价位高达2万每克,直到2017年中国科学家、基因港创始人王骏攻克美国“长寿酶”生产技术,利用酶工艺将“艾木茵”合成并规模化平价量产后才打破“富人专属”局面。

2022年1月,国内抗老科普团队“时光派”在上海举行第二届抗衰老论坛,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多次提及9大年老标志,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老化等被视为人体年老最主要因素。而补充上述提到补剂后这几项主要指标均可得到逆转。

科研加持下其市场环境也积极响应起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京&东等主流消费渠道上“艾木茵”补剂呼声只涨不衰,甚至推出女性专用、老年人群专用泡腾片等新型品类,价格也从早期单瓶上万到如今仅需千元,累计数万好评,辛克莱所向往的老而不衰或将成真?

人工心脏有望突破最长工作时间11年

跟人体年老不同的是,心脏是一种复杂的人体结构,而心室辅助装置恰到好处的将人工心脏卡在“心尖”,也只有更小、更轻,才能占位更少、卡的更牢,这样对心脏压迫小且对胸壁损伤更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国目前已有的三款“中国心”研发都经过了临床不断验证并彻底打破国际垄断,2018年10月以来,武汉已有12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在协和医院完成植入手术,案例数位列全国前列。此项技术已经实现与世界“并跑”,甚至实现部分技术“领跑”局面。

人工心脏临床应用主要有三种:桥接治疗、永久替代治疗和人工心力治疗,除了永久治疗外,其主要目的都是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等待合适供心,目前世界上人工心脏在人体内工作时间最长的是11年。

虽然人工心脏植入身体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心脏移植争取时间,最终还是会面临移植,但在生命面前这都不算什么,毕竟在科学技术的推进下像“艾木茵”补剂从万元跌至千元的景象都已发生,且我国目前已经有心脏移植术后排异药物纳入医保的举措,加之未来技术不断发展,人工心脏在体内工作时间会不断增加,同时更加先进高效的治疗方法也会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