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邬健敏师姐的第 97 期分享

作者 | 邬

开白,请后台留言“转载”

5月1日,小米在印度的子公司遭到印度当局的资产扣押处罚,涉及金额高达555.13亿印度卢比(折合人民币48.06亿元)!

这一闷棍,来得有点突然。

印度政府宣称,小米印度公司以“支付版权费”的名义向海外3家关联公司巨额汇款违反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所以必须扣押相应账户资产等待后续处理

小米印度则叫屈不已,表示,“特许权使用费和账单都是合法且真实的。小米印度公司支付的这些版税均用于我们印度版本产品中所使用的授权技术和知识产权。对小米印度来说,支付此类版税是合法的商业行为。”

当然,小米印度也表示和有关部门保持充分沟通,以澄清天大的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看措辞,小米是敢怒不敢言,有点憋屈的样子。谁让你在人家的地盘上做生意,还做得那么好?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霸榜印度智能机排行榜!

枪打出头鸟,老话真没错。

真是误会还是别有隐情或者是像很多国人猜测的阿三不地道又对中国企业下黑手

目前从公开资料看,外界确实无法获悉准确内情。

不过,这次的行动其实并非是针对小米的第一次。去年12月,印度税务部门就对包括小米印度在内的手机制造公司纳税情况开展调查。当时被调查的,除了小米印度,还有oppo和一加。

今年1月5日,印度税务情报局向小米印度发出通知,要求追缴2017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间所欠65.3亿卢比(相当于人民币5.6亿元)的进口税款。

当时认定小米印度欠税的理由是——无论是小米印度还是其合约制造商,均未将小米印度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金额”计入其进口商品的评估价值,此举违反了印度《海关法》与海关估价规则的规定。

而这次呢,干脆直接认定,小米你就不该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这是向海外非法转移资金。他们认为,小米印度就是小米品牌在印度的一家手机贸易商和经销商。小米印度是从印度的制造商那里采购完全制造的移动设备和其他产品那你还需要支付什么特许权使用费呢?

看出来没?这里面很关键的一点是,认定小米印度到底是一家贸易商、经销商?还是生产商、经销商?

如果承认小米印度是生产商,那么你确实需要向小米集团外购知识产权,付费是必须的,但是要调整产品的评估价值,以满足印度的有关海关法规。

如果你小米印度是贸易商,那你就没有必要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因为你采购的,是完全制造的移动设备和产品,那就违背了印度的《外汇管理法》。

这听上去,就是个两难选择题啊。

选择任何一边,可能都会触及相应的监管机制。不知道小米印度是否有充分的当地法规研究团队,这必须是熟悉印度法规的而且要业务精通的高手律师、税务顾问,才能帮小米答疑解惑了。

我相信,如果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的合约、法律文件,其实对小米印度的性质认定并不太难。

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很多就倒在对当地法规政策环境不熟悉上,很多时候是用人不当,被所谓的专业人士提供的不适当的交易结构和方案所害,还有冤无处诉。

最终的后果,必须是企业自己独力承担。

我们都会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话是没错,但你有没有选到合适的、专业的人,不好讲。尤其当你在海外市场,不像自己的母国那么游刃有余,更需要擦亮眼睛。

更麻烦的是,如果别人就想一步一步把你逼走,那真的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你也讲不清了,因为对方压根不想跟你讲理。

成年人都知道,成心要整人,找对方的小辫子,那可易如反掌。

也别说什么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看看俄乌大战开战以来,俄罗斯国家外汇储备就被美国直接冻结3000亿美元;众多俄罗斯富豪的海外私人资产也分分钟被西方国家没收的没收,冻结的冻结,价值近300亿欧元,包括不动产、艺术品等财物。

甚至一直以“中立”国家自居的瑞士,截至3月底也已冻结了价值约80亿美元的俄罗斯私人财产,这一数字未来还可能继续增加。

此外,欧盟国家还冻结了俄罗斯VTB银行、卡拉什尼科夫联合公司和JSC战术导弹武器公司等14家俄罗斯企业的海外资产。

到处都是冻结、扣押……这哪还有西方宣称的民主、自由的私权?

阿三是很精明的,俄乌大战别人民不聊生,它还混得风生水起,两边做生意,赚白花花的银子。至于这些“白拿来”的招数,肯定也是学得贼快。

大哥的榜样竖在那里,当小弟的,就算跟着做,也没啥不好意思的,也不觉得自己心里有啥愧疚之情。毕竟自己是小跟班,行动上要积极靠拢大哥。

更别说,阿三拿走的买路钱,也不是只针对中国一家。十几年前,欧美企业也没少被”打劫“,大家也都忍气吞声给了。

2007年,微软向印度政府缴纳了70亿卢比的税单;

2013年,诺基亚被印度罚税3.6亿美元;

2014年,三星被印度罚税2.07亿美元。

所以说,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最头疼的,就属小米了。

4月初刚公布靓丽的2021年年报,小米去年业绩相当漂亮。全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220意愿,同比增长近70%。尤其是海外上市,同比增长超过33%,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市场,是小米海外业绩支撑的第一大重点阵地。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早在2014年开始进军印度市场,3年逆袭,于2017年成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已连续四年印度霸榜。最高光时刻,小米一家占据印度市场30%的市场份额。印度每卖出三部手机,就有一部是小米的。

吓人喔~

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报告,2021年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小米占25%,排名第一;三星排名第二,占19%;ViVO占16%,排名第三;realme占比15%,排名第四;OPPO占比12%,排名第五。

也就是说,几家中国品牌合计占据印度70%市场,这个比例,简直让人惊叹。

2022年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3800万台,小米又以800万台的出货量稳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21%。

8年前,小米选择进入印度市场,那可是相当有眼光,有魄力的一招。

要知道,印度有14亿人口,手机市场规模几乎与中国一样庞大。而印度人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价格敏感,这跟本来就主打低价策略的小米,简直天作之合。

2014年,小米印度成立;

2015年,小米与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开设了第一家工厂。

发展得顺风顺水、独领风骚的小米,也和印度政府一度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合作关系。双方配合默契,7年时间,小米在印度一口气开了7座工厂,这称得上小米速度了。

7座工厂满负荷开动,小米品牌在印度基本实现了本土化生产,还创造了不少于2万个就业岗位,95%以上都是女员工岗位。

莫迪一直宣扬的“印度制造”战略,在小米身上落地了,实现了双赢。

可惜好景不长。

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2020年开始,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各种制裁,理由是“国家安全”。

阿三小跟班,马上积极响应西方号召,也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永久禁止59款中国APP,其中就有小米浏览器。

而当时,小米依靠中国式的聪明才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曲线救国!

小米在印度单独推出全新的MIUI系统,不预装任何印度禁止的APP,包括小米自家的浏览器。

这倒确实让印度政府一下子懵了,找不到发难的法律依据了。小米似乎得以闯关成功,

可你能高枕无忧吗?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山哪!

眼见的,小米在印度的高速发展,帮助小米实现了战略增长,也帮助印度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本地化,已然达成了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战略目的,加上时局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阿三也就顺势过河拆桥了。

要说这是个“杀猪盘”,也不无道理。

第一步,以庞大的开放市场引诱你;

第二步,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让你在当地投入资金开工厂,资产落地了,你就不好跑了,被套牢了;

第三步,以无比的耐心,把猪养肥养大,让你把全产业链都带进来,整整齐齐一个不拉下;

最后,开始找茬了,目的就是把你的好东西全搂到自己的口袋里。

妥妥地和杀猪盘一样的套路,不是么?

再说,印度市场庞大,和中国有的一比,一年能卖出1.61亿部手机。阿三哪甘心都被你中国人霸占?利润都进了你中国的腰包?

人家印度,也有最大财团——“信实工业”呢,也有手机品牌,就是没法跟中国品牌竞争而已,当人家是地头蛇,还与印度政府是铁杆,几乎掌控了印度所有最赚钱的行业。

打击小米,其实就是让你靠边站,让路给它的自己人。

所以,现在这个关键时点,最考验小米尤其是雷布斯的智慧了。

选择什么策略,如何进退?未来怎样定位与印度的长久关系?

这些问题都很复杂,有些方面也许更是超越了一个商业企业力所能及的程度,背后与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

雷布斯你可要拿捏好了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