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家与大众一样都在经历着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同时受到生态变化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环保也成为很多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主题。他们用自己独特的作品、丰富的媒介表达对环境和生态的认知,抒发内心情感,传递警示与呼吁,启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今天,巴塞尔艺术展就为大家带来5位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艺术家,他们曾用别具一格的创作为地球谱写了深情又刻骨铭心的情书,现在就一同开启……

尹秀珍

《洗河》(1995),尹秀珍,香港M+ 希克藏品(捐贈), ©尹秀珍,图片由艺术家及M+博物馆提供

从“可携带的城市”,到镌刻记忆的《衣箱》,再到回顾家庭关系的《补天》,艺术家尹秀珍曾创作了一系列话题深刻且能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其中,人与自然及环境的关系,是尹秀珍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她1995年的行为艺术《洗河》极为引人关注,也是她早期重要的代表作。当时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不少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那时候的成都府南河与其他很多城市的许多河流一样,污染严重。尹秀珍取出十立方米污水冻成冰块,堆放在河岸,然后以清水加以洗刷,并邀请过路的行人和市民参与其中。这场行为艺术持续了两天,最终在河边只留下一滩水迹,但尹秀珍的“洗河”之举却因此永远流入人心,无需过多言语,将环保与艺术碰撞,在看似荒谬却意味深长的行为中给每个人一记当头棒喝,环境污染的严峻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攜帶城市:北京》(2001), 尹秀珍,香港M+ 希克藏品(捐贈),©尹秀珍,图片由艺术家及M+博物馆提供

Tomás Saraceno

2022年,Tomás Saraceno在纽约The Shed的展览“Particular Matter(s)”展出的作品“Free the Air: How to hear the universe in a spider/web”现场,照片由Nicolas Knight拍摄,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Tomás Saraceno曾修读建筑学位,在德国学习艺术,还在 2009年参加过NASA的国际空间研究计划,这样跨领域的丰富经历,让他可以游刃有余地把艺术、科学、建筑等多种元素加以结合。他的很多作品都聚焦人类命运以及关心未来环境——有仅靠太阳和空气自由飞行的浮空世(Aerocene)项目,还有轻质材料和可持续能源技术制作的太阳铃铛(Solar Bell)。

《Solar Bell》(2013),Tomás Saraceno, ©Studio Tomás Saraceno,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今年春季刚刚于纽约The Shed举办的“Particular Matter(s)”特展中,人们在Tomás Saraceno用两层铁丝网打造的巨型蜘蛛网雕塑中小心行走,艺术家运用“蜘蛛”的智慧,将人类行为对各种生物及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可视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让整个网络中的人感到颤动。其实,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任何人类看似不经意的举措都有可能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不可逆的伤害。正如Tomás Saraceno所说:“同在宇宙间的我们,共同承担着责任。也见证了我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着他人。”

珍妮·霍尔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珍妮·霍尔泽在伦敦泰特美术馆投射的作品《受伤的地球》,视频由Peter Landers拍摄,版权归艺术家所有,视频由艺术家及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提供

2021年,在伦敦南岸区的一个寒秋之夜,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的标志性烟囱被一系列发人深省又鼓舞人心的真挚言辞所照亮——这是著名美国艺术家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名为《受伤的地球》(Hurt Earth)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这些投射出的深刻语句出自世界各地40多位气候领袖和活动家的文章、证词、演讲和采访语录,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际,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标志性创作,不加掩饰地邀请公众直面气候危机,呼吁每个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采取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霍尔泽说:“无数人因为本可预测的气候灾难而挨饿和流离失所,这是巨大且破坏稳定的残酷。”

艾格尼丝·迪尼斯

《未来很脆弱,请小心对待》(2021),艾格尼丝·迪尼斯,图片由艺术家及Leslie Tonkonow Artworks + Projects与CultuRunners提供

艾格尼丝·迪尼斯(Agnes Denes)是享誉国际的概念艺术家,她利用各种媒介来探索环境、科学和哲学等主题。为了抗议气候变化和经济不平等,40年前,迪尼斯在曼哈顿市中心的垃圾填埋场种下了一大片金灿灿的麦田,这是她著名的生态艺术作品《麦田-对抗》(Wheatfield – A Confrontation)。近年来,她向世人传递的信号更加强烈:2014年,她计划将皇后区洛克威半岛(Rockaway Peninsula)上近255英亩的填埋场改造成一片繁茂森林,丹尼斯说,如果该项目被实现,就能通过森林净化空气和地下水,并创造健康的生态系统,进而改善该地区的的哮喘病等公共健康问题。去年4月,迪尼斯还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升起了她的旗帜装置作品——上面写着“未来很脆弱,请小心对待”(The future is fragile. Handle with care),以回应对当下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可以说,艾格尼丝·迪尼斯一直活跃在生态艺术的前沿,不断为环境保护创造有价值、有意义的公共艺术项目。

《未来很脆弱,请小心对待》(2021),艾格尼丝·迪尼斯,图片由艺术家及Leslie Tonkonow Artworks + Projects 与 CultuRunners提供

陈貌仁

2018年,陈貌仁在纽约时代广场呈现的雕塑《Wake》,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你是否想象过,如果一个城市因为气候变化而被上升的潮汐所淹没,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曾获麦克阿瑟奖(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or MacArthur Fellowship)的美国艺术家陈貌仁(Mel Chin)就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将这样的末日景象直接呈现在人们眼前。他在2018年与HoloLens、纽约艺术机构时代广场艺术(Times Square Arts)、No Longer Empty、皇后博物馆(Queens Museum)合作,在纽约时代广场上放置了一个高达20英尺的雕塑装置《Wake》,与此同时,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进入沉浸式的多重现实(MR)作品《Unmoored》中——随着位置变化,人们仿佛置身海底,无数船只在城市上方穿梭、碰撞、堵塞在一起,随后还出现了海洋生物。这种充满了震撼和想象力的画面,揭示了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之后,人类即将面临的沉重问题,引发观众对气候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反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陈貌仁在纽约时代广场呈现的多重现实作品《Unmoored》,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以上哪一位艺术家对地球的“告白”最让你印象深刻?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很多艺术家为守护生态环境、倡导地球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文来源:巴塞尔艺术展 ArtBas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