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西美食,绝对少不了过油肉,号称“三晋一味”,也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名菜都以跟皇家沾边为荣,好像是一种加持,又好像告诉别人:诶,你现在吃的就是当年皇帝享用的。

比如,洛阳的牛肉汤有光武帝刘秀的故事,所以称自己是“御汤”;安徽的浇汁锅巴据说灵感来自康熙,还得到“天下第一菜”几个大字;还有毛血旺之于明朝皇帝朱允炆竟有救命之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油肉也不能例外。

据说,光绪26年,光绪和慈禧太后西逃,从阳明堡来到原平镇,在一富裕人家休息。主人邢士廉不敢怠慢,赶紧让厨师做了过油肉呈上。慈禧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缺水断粮,过油肉的色香味一下子打开她的味蕾,只尝了一口,连连说“真好吃”,还不忘催光绪一块品尝这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慈禧回到宫中,仍忘不了过油肉的味道,多次夸赞说:“这都是先祖赋予儿孙后代们的珍馐,切不可随意忘怀。”而过油肉经皇宫厨师改良,又被叫作“抓炒里脊”,成为“四大抓炒”之一。

过油肉算是一道古老菜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关于过油肉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在这本书里,贾思勰指出过油肉来自北齐二阳,即晋阳、平阳,并详细描述了它的做法:猪肉切五六寸,置于存有酒、脂油和盐的釜中,缓火慢煮后,再入油瓮腌渍,食时捞出,水煮再熟,拌以新韭菜或炙烤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过油肉还叫北齐奥肉,已经是山西的经典美食。之后变成历朝历代的宫廷菜式,制作方法也被不断改进;到了明代,竟然成了御膳美味之最,因肉过了热油之后特别美味,菜名也渐渐变成“过油肉”。之后,随着明朝的陨落,才又回归到民间。

如今,在北京的便利蜂也能吃到这道山西名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便利蜂的过油肉,除了木耳,还加了少许洋葱、蒜苔,油而不腻,肉是“杏干儿色”,吃到嘴里鲜嫩味美,还原上好里脊肉的绝佳口感。配上一碗米饭,是对正宗传统过油肉的最大尊重。你们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