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订费用高达千万元,中国科学院宣布暂停与知网的14年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术垄断

知网是什么东西?

翟天临“博士”一句发问,曾掀开高校学术不端的遮羞布。

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知网是每个本科生、研究生都逃不过的文献检索、查询平台,是国内文献收录最丰富、最著名的学术文献数据库。

一通介绍下来,你以为知网是知识储备丰富学术咖?

实际上它是只想割你韭菜的生意人。

针对个人用户,知网论文的收费标准是5毛一页,硕博论文则在7.5-9.5元/本不等。

一个本科毕业生,写一篇论文最少要参考下载10篇文献,一篇10页,加起来要花50块钱。

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900万,单本科生来说,知网一年就能挣4.5个亿。

学校不忍心学生花冤枉钱,所以会统一买下部分数据库。

但架不住知网涨价太高,学校实在买不起了。

连中国科学院都无法忍受千万元的费用,更别提其他高校了。

2013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从40万涨到70万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服务费6年涨幅20%,宣布暂停使用知网

因涨价离谱,超出图书馆预算限额,连北京大学都发公告要停用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停用知网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学校和学生。

高校“停用知网”事件,最终都以高校让步,恢复使用知网为结局。

知网凭啥这么硬气?

因为知网垄断了众多论文期刊独家版权和独家网络信息传播权。

知网前身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掌握着最全面、最强大的知识库,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批准,成立最早的一批学术平台。

知网签下的期刊有8000余种,独家和唯一授权期刊达到2300余种,实现核心期刊独家占有率90%以上,这是其他学术平台无法比拟的。

数据显示,知网2017年度营业收入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2018年上半年,知网营业收入5亿元,毛利率58.83%,一年的营收就能超过10亿元。

原本是为了中国学术发展,没想到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从学术界那里获取的资源,被知网高价卖给学术人。

高校和期刊想获取资源,就必须交出作者的授权。

毕业生在提交论文时,也会被校方要求签订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把论文授权给知网。

知网不生产论文,只低价甚至免费搬运囤积论文,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无知网不论文”的认知,就很能说明知网的垄断地位。

天下学子苦知网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知识付费

知网一边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噱头收割用户韭菜,一边又白嫖着作者。

为何作者们不站出来反抗?

因为知网不仅学术垄断,还和学术评价挂钩。

例如高校教师的职称评比,会参考论文的影响因子,这些数据都要依赖知网。

学者也要吃饭生活,知网拿捏着人家的经济命脉,自然敢搞店大欺客。

一旦出来反抗起诉,现有作品不仅会被下架,还要担心未来作品该何去何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的退休教授赵德馨,就发现自己 100 多篇的文章,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知网收录。

作为创作者没收到一分钱也就算了,下载自己的文章,还要另外给知网交钱。

于是赵教授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最终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

知网败诉之后,把赵教授的论文全部下架,不再收录人家的文章了。

这不就是玩不起吗?

赵教授已经退休,敢于和知网硬碰硬。

那些还在职,还要评职称的学者教授,谁不得先考虑一下后果?

即使像赵教授这样维权成功,也要面临学术霸权,把你的文章全部下架。

美其名曰是知识付费,实际已经在走向知识垄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去论文写作,需要文献参考这类学术性创作的需要,社会对知识付费的兴趣越来越高昂。

愿意对知识花钱投资,体现出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

但事实上,很多人不是在为自己的智商税买单,就是陷入知识付费的陷阱。

在知识付费行业监管不完全的情况下,大部分的知识付费就是一种逐利的商业行为。

一门《前沿课·元宇宙6讲》的课程卖29.9元,上线10天卖了160万元。

李国庆在网上以9990 元的价格,卖他的商业计划书课程,美其名曰教你成为贾跃亭。

当知识和金钱利益挂钩,免不了会被资本腐蚀。

知网建立初衷是公益性的,为让学子们获取知识更加便利,打破学术围墙,推动教育发展。

如今,公益性的知识平台变成牟利工具,拥有资源优势的知网不再以知识传播为导向,而是利用一家独大的地位进行资源垄断、学术霸权。

怎对得起千千万万个为学术呕尽力血的学者?

曾有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说过:技术让知识越来越便宜,而垄断让价格越来越贵。

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该打着传播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幌子去牟利。

知识可以付费,但不能垄断。

倘若所有的学术平台都以盈利为目的搞知识传播,寒窗苦读十几年的贫家学子,哪里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用物质把知识与公众隔离,只会造成知识与财富的双重垄断。

2017年10月,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膨胀宇宙的属性》发布到剑桥大学开放获取数据库,供公众自由下载。

不到24小时,论文被下载近6万次,网站一度崩溃。

霍金为自己的行为给出了解释:

这不仅是我的研究,而是每一个伟大的、具有探索精神的研究。

对于任何人来说,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应该可以自由不受阻碍地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