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李叔同 《送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高寺山门

古道、长亭、旅人,都是非常有古风的场景。但这些元素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就总与离愁别绪连在了一起。

在昆明,也有这样一个地方,悠悠古道残存,只是没有了送别的长亭。但383前的一个伟大的旅人,却用他伟大的《游记》,为我们留下了明末老昆明的一幅送别风情素描。

这位伟大的旅人就是徐霞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霞客

古道残存:昆明周边唯一的原生态明清古道

在昆明西北郊,妙高古寺东麓的密林中,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古道。

鲜为人知到什么程度?连名字都没有!有的驴友称为山华山古道,有的游客称为妙高寺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道

但就是这样一条在昆明周边硕果仅存、一直保存着原始风貌的古道,不说官方没有挂名“文物保护”单位,就连妙高寺也没有太重视。

这条长约200米的古道,饱经风霜的石头上马蹄印清晰可见,路基、路面、路中引马石完好,标标准准的原生态明清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道

为什么这么笃定呢?

因为,383走过这里的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这样记载:

(妙高寺)正殿左右,俱有官舍,以当富民、武定之孔道故。--《徐霞客游记》

所谓“孔道”,是指通往某处必经的关口。

也就是说妙高寺旁的这条古道,正当通往“富民、武定”必经的关口。所以,在妙高寺才会有“官”舍。

可见,在明末徐霞客来到这里之前,徐霞客来到这里之时,妙高寺作为老昆明通往富民、武定,乃至明代建昌路离开昆明的第一个关口,有着重要的地标性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道

而这一切,除了妙高古寺之外,就是因为这条残存的古道。或者,应该说有了这条古道,才有了妙高寺。

而在老昆明谚语里,有这样一句:先有妙高寺,后有昆明城。

此间深意,值得慢慢品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高寺老照片

长亭不见:不过古道边曾有独具云南特色的茶庵

长亭,是古时设在城外路旁的亭子,多作行人歇脚用,也是送行话别的地方。

妙高寺旁作为昆明西北郊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口,应该有“长亭”才对。

没问题,因为徐霞客也告诉我们真的有!不过不仅仅只是一座亭子,而是”茶庵“:

” 瞻眺久之,念行李当至,因出待于茶庵侧。“--《徐霞客游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道

没有长亭而有茶庵。“茶庵”是什么东西呢?

旧时建于路旁施茶或作供茶用的佛寺或草棚。佛寺的茶庵以尼姑庵居多;亦有建供周围居民朔望献茶敬神者,多数用于暑日备茶供路人歇脚解渴。以茅屋称茶庵者,性质和茶亭基本相同,主要供施茶用。--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称“庵”,但茶庵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施茶或者说舍茶。“施”也好,“舍”也罢,总之是供给商旅之人免费歇脚解渴的地方。

由于附属于寺庙,又是行善举之所,云南古道旁类似于长亭的地方,有茶水长期免费供应,所以就叫“茶庵”了。

毕竟,在云南,普通的茶叶,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高寺途中

可惜,路径妙高寺古道旁的茶庵,已经不存。推测大概的遗址,当在残存古道尽头垭口前的敞朗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