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傅作义将军发动北平起义之后,没有向主席索要任何军职,也不要求再带自己的嫡系部队。他在西柏坡面见主席时,唯一提出的想法是希望从事自己比较熟悉的水利工作,在和平年代发挥一点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主席非常高兴,后来任命傅作义担任新中国的第一任水利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作义之所以主动放弃军权,一方面是希望能够避嫌,毕竟自己曾经拥兵数十万,作为统治华北的国民党军政大佬,如果建国之后还保留军队,那么难免引来猜忌,对自己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另一方面傅作义想干水利,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基础的,他在早年经营河套,对不少著名的水利工程进行过主持和监督,建国后如果从事这一类工作,能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确实是对国家有贡献的,是一件好事情。主席也非常了解傅作义的心思,便给了他施展的舞台。

但是围绕水利工作,建国后却出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情况,不久之后被主席发现了。傅作义将军是真心想要治理水利,在水利部部长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但是却放不开手脚,原因在于有个别人给他下绊子,看不起所谓的起义将领。甚至有人在背后冷嘲热讽,说:老革命反而不如反革命了。这样的话无疑是不利于团结的,带有很大的偏见,缺少素质。这给傅作义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作为起义而来的将领,傅在建国初期选择了隐忍,没有和水利部内部一些反对他的同事发生冲突,一直低调行事为人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中后期,我军势如破竹,建国后一些军政部门的领导岗位,也是由原先的解放军干部担任。有个别人有一股傲气,看不起起义投诚而来的国军将领,觉得他们干啥也不行,即便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也只是一个“牌位”,不需要放在眼里。在建国之初,水利部的一些工作流程是错误的,很多水利部内部的重要文件,傅作义只是看了看,然后便把它们转交给副部长等其他工作人员。需要他审批的地方,基本上也都是别人代笔签字。换句话说傅作义在部门内被架空了,他没有实权,很多重要的工作方案和决策并不是部长本人主张的。

主席在批阅文件时,很快发现了这个现象。他认为水利部内部可能存在工作问题,傅作义是否受到了排挤?他让总理去核查落实这件事情。结果总理和傅作义等同志沟通后,确认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总理非常生气,他要求水利部的同志:以后没有你们傅部长签字的文件,就不要再往我这儿送了,送过来我也不会批!总理掷地有声的话,是对傅部长职位和权力的明确保障。见总理严肃发话,此后水利部内部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傅作义,转而对他毕恭毕敬。

傅作义非常感激主席和总理的帮助,这件事过后,他成了既有名、又有实的水利部部长。由于他热爱这个工作岗位,几十年来没有要求任何升迁、调动,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一线。他不仅仅是在北京进行水利决策工作,还经常会跑到一些水利建设的工地上进行监督指导、了解实情。我国在建国后快速兴建了大量工程浩大、质量过硬的水利工程,离不开傅作义的心血,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傅部长都会赶到重要工地现场,令下属十分信服。有了主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指导,水利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傅作义已经是一位老人了,但是为了工作仍然四处出差劳碌,结果在一处工地上突发心脏病,经过抢救才保住了性命。他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是:为了我,耽误大家工作了啊。可见傅作义是真心实意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傅将军在抗战时期积极打击日寇,解放战争末期保护北平古都也有不世之功,建国后的贡献也非常大。虽然在战争年代与我军有过交锋和摩擦,但是傅作义的功劳远远大于过失,历史已经给予了正确的评价。叶帅在1974年傅作义的葬礼上沉痛地念出悼词:人民不会忘记傅作义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