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我们的古代文人绝大多数,最终都走上了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的一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代文人是做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以及阅人无数。

以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为例,其宦海浮沉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可以说生活阅历极为丰富。因此,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我们总能发现他对社会的看法,及对人生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很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会转化为理性的反思,最终上升为哲理,极具启迪意义。如苏轼的千古名作《定风波》,就是把生活中普通的雨,比喻成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从而表现出了旷达超脱的思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首先,词的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便表现出了苏轼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即与“同行皆狼狈”相比较,苏轼并没有在意当时的雨骤风狂,而是照样在雨中徐徐行步,甚至放声吟咏,大有一种要挑战老天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紧接着就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即我有竹杖芒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一身蓑衣就可以在风雨中过完一生。从这几句的意思来看,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还是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苏轼都是敢于搏击、从容面对的。

词写到这里,其实苏轼已经表现出了他思想上的旷达,寥寥数语,读后俨然已经能让人心胸更为开阔。但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却是下阕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阕整体的内容很好理解,主要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即一阵微凉的春风,使得苏轼酒醒了过来,此时的山头上则出现了初晴后的斜阳,于是苏轼回头望了一眼刚刚风吹雨打的地方,就继续前行了,对于苏轼来说,他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由此可见,苏轼从自然界寻常的风雨和天晴变化上,获得了思想上的顿悟和启示。既然风雨和天晴的变化不过寻常事,那么我一路上的宦海浮沉、荣辱得失又算什么呢?如果说上阕是表现出了苏轼思想上的旷达,那么下阕显然表现出了苏轼超脱的一面。

当然,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也都知道《定风波》中的旷达超脱,不过是苏轼作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的美好寄寓。但它依然能够为我们带来思想上的启迪作用,开阔我们的胸襟,使我们能够淡然面对人生风雨上的各种坎坷。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