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魔鬼。周楠离开了人世间,二个父亲打起来了。骆士宾耳边还回响着儿子周楠的那句“爸”。他无法自拔,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不知道的是,这也是他今生今世最后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能带着幸福离去也应该是一件幸事。只是,骆士宾太不甘心,他怒不可遏地找到周秉昆,满是怨恨。他责问周秉昆为什么不早一点把孩子周楠交给他,他会安排的更好。如果早一点让周楠出国就不会出现如今的事情。骆士宾失去理性的责骂也激起了周秉昆的愤怒。更为侮辱性的是,骆士宾还恶狠狠地说:周楠是我儿子,正如郑娟是我女人一样,你(指周秉昆)就是吃我剩下的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的周秉昆再也无法控制心中的怒火,他揭露骆士宾说,如果不是他失去生育能力,他会在乎周楠这个儿子吗?他没想到,疯狂的骆士宾扯下最后的遮羞布的那张脸依然是那么丑陋。 骆士宾没有反省,自己一再告诉周楠,让他出国见一见外面更大的世界。周楠没有让他安排出国却凭借全额奖学金成了公派留学生。出国梦在骆士宾的促使下成为周楠的理想。而骆士宾却气急败坏埋怨周秉昆,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周家的贫穷的轻视。他的如意算盘是:认儿子,做继承人。他自始至终认为,他凭借财力,他的所谓商业帝国来征服儿子。在血脉亲情的背后,骆士宾显示出商人的势力和算计。

还在此前,他快乐地给周秉昆打电话,电话中骆士宾由衷的对周秉昆说了声“谢谢”。终其缘由,骆士宾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看待周秉昆这个父亲。而周秉昆听到那生谢谢后只是回了声哦,他的表情是似笑非笑。

此时无声胜有声。其实说什么都多余。试想,是该说不客气?客气了!应该的……云云,旁人都会感到尴尬。周秉昆养了周楠近二十年,他早已忘记周楠不是自己亲生,而是视如己出,疼爱有加。直到周楠离开人世了,这个父亲依然不想让他有一点委屈。他与骆士宾讲理,他要为周楠讨公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小在周家出生、长大成人的周楠早已刻着周家所有的烙印。包括他的品行。和周秉昆一样,周楠也是善良的温厚的。剧中对周秉昆所人设的展现就是真善美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周秉昆结交的弟兄为什么能为他“两肋插刀”,为什么能和马守长、曲书记这样的人成为忘年交的原因。这和骆士宾的为人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剧中骆士宾人设从一开始就是坏人。但他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剧中真实的再现了那个时代中一大批弄潮儿的发家致富史。他们勇于挑战,敢作敢为,能抓住机会有幸成为那个年代最早走上致富之路的人,成为人们羡慕的“万元户”。骆士宾就是这样一批人中的佼佼者。靠着聪明的头脑,胆大敢闯的劲头富起来了。此外,骆士宾非常清醒也有一些冷酷,在剧中对待身边女人的态度就足以看出骆士宾不仅不糊涂而且还精于算计。不得不说,骆士宾非常精明能干也是个成功的商人。在用人上,骆士宾也独具慧眼,将忠诚能干的彭心生作为心腹和干将,甚至将股权交付于他。

在商言利。骆士宾把商人的处事方式用在为人上,那么,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他毕生追求的。所以,在周楠的问题上看得出骆士宾的处心积虑,他希望得到最大利益效果。可是,他没有料到的是,周楠没能如他所愿。于是,恼羞成怒的他对周秉昆说出了羞辱他的话。但人算不如天算,骆士宾没有算计到自己同样会有意外。他习惯性的伤害别人最终将自己送了命。假如没有他的出现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而周秉昆是付出了自己的代价给他最后的教训。

尽管付出惨重代价,但周秉昆依然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骆士宾曾经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所受到的惩罚也该还清了吧?其实,分析其心里,他一直认为自己是“错误”而不愿意承认那是犯罪。也没有过痛心疾首的悔过。当看到儿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而且还那么聪明、有出息。何况自己又没有其他孩子。再者,自己辛苦奋斗的基业也没有人继承。所以,周楠的存在是他最大的投资项目,他会不惜一切代价要得到。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让他得逞,儿子不仅认了爹,日后还继承了他的家业,看似美好的画面其实细思极恐。过去难得真的就翻篇了吗?郑娟和周秉昆该如何释怀呢?

所以,最终的结局是,骆士宾“以死谢罪”,只可惜周楠成了牺牲品。他的“陨落”是对恶的控诉和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