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需要经济、产业、人口、交通...不断完善。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杭州湾新区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同比增长6.8%;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97.6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4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04.34亿元,同比增长12.9%。新区以14盏绿灯的优异成绩位居宁波市“双底线”考核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商品销售总额三项指标增速居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方面,杭州湾新区争取到2025年,构建形成以两千亿级汽车产业为龙头,以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家电三大300—500亿级产业为支柱,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四个百亿级新兴产业为补充的“1+3+4”主导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区将围绕前湾新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8大主导产业,全力构建“1+3+4”主导产业集群。

“1+3+4”产业体系中的“1”是新区发展的压舱石——汽车产业。已达千亿级庞大规模的新区汽车产业,将在“十四五”期间再上新台阶,力争在2025年突破2000亿元。

在壮大“一极”的同时进行“多核”布点,是新区“1+3+4”产业体系的内涵。除汽车产业外,新区产业版图多点开花。“1+3+4”产业体系中的“3”即新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家电等三大支柱产业。

而“1+3+4”产业体系中的“4”,则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通用航空、节能环保等4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以集成电路产业为先导,重点聚焦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细分领域,推动芯片产品在智能家电、移动终端产品的应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争取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

浙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宁波常住人口940万,总人口即将突破1000万,将提升为1000万人口的城市!人口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副省级城市地位不断巩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7605689常住人口相比,增加1798594,增长近24%。

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宁波市人口增加约180万人,增长23.56%,居全省第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宁波所辖杭州湾新区的人口在过去十年中急剧增加。

与10年前的常住人口相比,杭州湾新区的常住人口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约30万。众所周知,人口的持续增长将促进城市的更新和发展,为城市增添新的活力,给城市带来新的变化。杭州湾新区外来人口的大幅增长和人口资源的积极流入表明,杭州湾新区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杭州湾新区已成为人口和人才的“强磁场”。

而在交通方面,最重要的则是通苏嘉甬铁路。其中沪嘉甬段是重点。

据了解,沪嘉甬铁路项目拟自嘉兴南站引出,途经杭州湾新区后接入宁波枢纽。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建设工期5年。

未来,我们能乘坐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铁从上海经嘉兴至宁波,不再绕道杭州和绍兴。上海至宁波的时间也将缩短至40分钟左右。

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指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第一步应该围绕“流的空间”中的核心城市——上海及其“1小时交通圈”来进行。

“这个‘1小时交通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和宁波包括在内,大概2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陆大道特别表示,宁波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要进入上海的“1小时交通圈”,而将宁波也纳入“圈”则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做的第一步,也是提高长三角一体化效率和竞争力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当然还有杭甬高速复线、杭州湾通航机场、宁波至余慈、杭州湾城际铁路等等。

有很多人说,投资杭州湾新区的回报预期基本上是五到八年。

1.从产业布局看,杭州湾新区发展的潜力上升空间非常大,过去几年的GDP及财税收入已经充分说明。

2.从城市融合看,杭州湾新区对于宁波而言,是另一座城市,与宁波城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浙江负责打造的这个新型杭州湾新区,至少需要十年。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除了在当地工作的人以外,还有多少人会住到杭州湾新区,作为第一居所或许以后成为常态。

3.杭州湾新区是「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但要注意,这个产城融合的「城」,不是指宁波也不是指慈溪,而是它自己新建的城市。

4.所以,杭州湾新区的房产价值,主要取决于杭州湾新区自身的产业规模及质量,能吸引多少人真正在这里工作、创业,而不取决于宁波的城市价值,对于目前杭州湾新区整体发展的趋势跟方向不难看出杭州湾新区正在朝着自己之前布局的目标一步步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