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Lady格蕾丝

如果你对二战历史稍有了解,一定听说过莫辛–纳甘步枪的名字,这种武器由苏联研发制造,并在二战中成为苏军歼敌的主力武器。

不过提起莫辛–纳甘步枪是如何诞生的,在二战中发挥了怎样的威力,以及莫辛–纳甘步枪常见的型号和优缺点,恐怕大多数人都无法说清楚。

今天笔者就以这篇“莫辛–纳甘”的科普小传,来揭开这种在二战中大显神通的手动步枪的神秘面纱。

01 莫辛–纳甘M1891步枪

19世纪80年代末期,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黑海等地区展开了一系列战争,这令俄国意识到自身军队装备已明显落后,因此向外界招标新式步枪。

俄国陆军上尉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李昂·纳甘,分别向俄国军方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他们的设计各有所长,令军方难以取舍。

在综合考虑后,俄国要求本土兵工厂集合二人设计之优点打造出了莫辛-纳甘M1891步枪,该枪同时采纳了莫辛设计的3线弹仓式设计和纳甘设计的快速填装弹弹夹。

这种步枪从1891年开始投入生产,最初由图拉、伊热夫斯克等数家兵工厂负责,两年后为满足战场所需开始大批量生产,随即在日俄战争中大显身手。

一战爆发后,由于俄国扩充军队但生产能力有限,于是俄国曾先后委托法国、美国的兵工厂帮助生产莫辛-纳甘步枪。

莫辛-纳甘M1891步枪

02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20世纪20年代初,苏联对莫辛-纳甘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规模最大的一次改进发生在1930年,而改进后的步枪被命名为M1891/30步枪。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采用传统的旋转后拉式枪栓与弹仓式供弹的设计,整体弹仓位于枪托下扳机护圈前面,使用能携带5发子弹的弹夹,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弹夹填装,弹仓口有一个隔断面器,用于枪弹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子弹。

这款步枪的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是为了便于维护和大批量生产,枪机尽可能地简化,零件配备较少,但缺点是因拉机柄力臂较短,该枪枪机操作时不太顺畅,所需力量较大。

任何一种设计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综合来说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在二战爆发后,这款步枪成为了苏联红军的标志性武器。

不过二战后期,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显得有些过时,但由于数量巨大,仍大量装备苏军。直至1948年,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才在苏联全面停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

在苏联以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主力武器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开始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说来讽刺的是,在二战初期把这种步枪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却是一个芬兰人。

1939年冬季战争中,人称“白色死神”的狙击手西蒙·海耶平均1.5发子命中一个苏军士兵,开枪速度快到只需30秒,还能远距离射杀700米开外的目标,他在短短百余天内射杀了542名苏军。

海耶使用的是一杆芬兰国产SAKOM/28-30步枪,这种枪是老旧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的变形枪,既没有激光瞄准器,也没有.50口径的子弹,但海耶却能做到弹无虚发。

苏军千方百计想除掉海耶,派出了两队反狙击枪手,但都是全军覆没。直到1940年,一名运气不错的苏军反狙击枪手在一场近距离作战中射中了海耶。

有人曾描述海耶当时的惨状是“将近一半的头部不见了”,子弹经由下颚向上贯穿了他的左脑,经过数月的救治后,海耶奇迹般活了下来,不过由于后遗症非常严重,他自此告别了战场。

西蒙·海耶

03 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西蒙·海耶的枪法出奇精准,一是因为他天赋异禀,二是与他自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跟随父辈以狩猎为生有关。

海耶的经历给苏军带来了启发,苏军开始仿效芬兰的策略,大量招募职业猎人充当军中的狙击手,而随着狙击手人数的增多,应运而生的是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这种狙击步枪主要是从量产的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中选取的,并为其安装上瞄准镜。普通版本的莫辛-纳甘步枪拉机柄为直式,而为了避免瞄准镜碰撞,狙击版将原来的直拉式机柄改为下弯式拉机柄。

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苏军最早使用的狙击步枪瞄准镜是放大倍率为4倍的PE型瞄准镜,它的优点是可调高低、风偏和焦距,镜架系统适合安装在六角形机匣顶部对正枪膛中线的位置上,但缺点是这种中线型镜架不适用于圆形机匣,而且PE瞄准镜的生产较为复杂,苏联当时的生产水平有限,导致PE瞄准镜的密封性能差。

后来经过改良,取消了PE瞄准镜的调焦环,以简化生产工序和改善镜体的密封性能,这种新的瞄准镜被命名为PEM瞄准镜。

安装PEM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步枪是在1937~1939年间开始服役的,1938年后的镜架改为了安装在机匣左侧的形式,此外侧式镜架系统也便于装填和使用机械瞄具。

PE/PEM系列狙击步枪是苏军狙击手计划的开端,而且产量极大,即使在PU瞄准镜被广泛采用后,仍然有许多PE/PEM狙击步枪一直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E型瞄准镜

在二战后期,苏军狙击手多使用配备PU型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PU型瞄准镜很坚固,放大倍率为3.5倍,采用简单的欧洲式三柱分划。高低调整螺在镜体上方,瞄准镜架安装在机匣左侧。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量4千克,配用PE型瞄准镜后的重量为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型瞄准镜时,全枪重量为4.27千克。

第一批安装PU瞄准镜的M91-30狙击步枪在1942年底首次生产,但大多数的此款狙击步枪则是在1942~1944年生产的。

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也存在明显的设计缺陷,重量大而瞄准镜的倍数小,只适合600米内的狙杀,但以当时的条件,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之一。

PU型瞄准镜

配备PU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在二战后期的狙击战中被苏军狙击手大量使用,而提起这种狙击步枪,不得不提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

苏军在二战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狙击手,杀敌300人以上的就有数十人,瓦西里共击毙德军242名,而他名声大噪是因为射杀了德军的王牌狙击手艾文·科尼希,当时使用的武器就是配备PU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苏军为鼓励士兵们向狙击手学习,拍摄了一部瓦西里和科尼希展开生死对决的宣传片,这个故事后来被美国作家威廉·克雷格写成了小说,又在2001年被改编成电影《兵临城下》。

随着该片的热映,配备PU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许多枪支迷都想收藏一支,但现存的数量稀少,导致市场上出现了用其他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加上瞄准镜后组装的赝品。

左为瓦西里·扎伊采夫

写在最后

在二战期间,莫辛-纳甘步枪成为苏联步兵的标志性武器,后来为了配合战争的需要,又推出了适用于骑兵的步枪、卡宾枪及加装瞄准镜的狙击步枪等多种版本,并为其设计一系列的枪榴弹,以符合当时的潮流。

包括一战、苏联内战和二战,在20世纪的每一场战争中,几乎都能看到莫辛-纳甘步枪的身影,尤其是在二战中,配备瞄准镜的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更是令苏军狙击手跟德军狙击手分庭抗礼,毫不逊色。

到二战结束时,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了1700万支。尽管后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诞生于俄国沙皇时期的莫辛-纳甘步枪服役期长达60年,这杆老枪创造的传奇已然足够辉煌,更是难以复制的!

这篇关于莫辛-纳甘步枪的科普小传至此结束,不知道各位读者朋友看得过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