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码确定个人位置信息主要靠手机卡定位,小程序搜索你手机连接过哪些基站(打电话、收发短信、用流量),以此判断你在某地驻留的时间长短。根据你扫描健康码的位置来判断接触人群。必要情况下,通过行程码筛查确诊人群接触者,为我国有序、高效抗疫创造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行程码定位这一技术功不可没

个人行程码轨迹判定主要依赖基站定位,基站定位有4种计算方法,定位精度最高的是时间差定位法,用一个监控基站作为监控站,根据其他两个基站接收到移动设备信号的时间差进行计算,精准定位出手机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据信号衰减模型来确定出手机位置的信号强度分析法,因为误差较大用得不多。

还有一种到达角度定位法则是根据两个基站进行定位,利用信号入射角度测算出手机所在位置,但天线系统很复杂,并且因为角度误差会直接导致定位失准,应用并不是很广泛。

在人迹罕至、基站稀少的山区,依然可以进行手机定位。移动通讯网络铁塔布置并非随心所欲,在所有信号辐射范围内,均有座铁塔覆盖出一个正六边区域,多年前,也被形象地为蜂窝网络。更厉害的是,所有铁塔都有名有姓,在运营商系统里面一独一无二的ID命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机SIM卡一旦与基站连接,便能通过基站身份证和对应地址查找到手机所处位置。偏远山区多采用此种定位方式,但误差较大。有网友分享过,家里面老人在山区走失,警方就靠老人手机进行基站定位,找到他所处位置,成功帮他回家。但遗憾的是,基站定位偏差也为警务人员搜寻带来了考验——实际位置与系统测算位置偏离了十多公里。

行程码使用过程中,网友也遇到许多困扰,有人担心只是途经某个中风险地区,行程码会不会显示你到过这个地方?

为此,官方的解释是:

系统判断的是你在这个城市停留时间是否达到4小时,低于这个数值,则不显示,超过则有显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种情况,被网友吐槽的比较多

住在两市交界处,因为两地基站信号发生重叠,行程码便会显示两个城市。有些朋友所在地低风险,但隔壁城市是中风险地区,从而莫名躺枪,多做了数次核酸检测。不过嘛,疫情当下,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唯有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了。

手机定位技术除了基站定位以外,wi-fi定位和GPS定位也一直围绕在我们周围。

Wi-fi定位得益于手机操作系统中的位置服务模块,只要手机无线网开关打开,不管你连不连或者网络是否加密,都会留下自动扫描信息,跟你走在路上的脚印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机根据WI-FI的Mac地址(理论上全球唯一,有的是区域唯一)发送到位置服务器,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检索出每一个路由器的地址位置,并利用专有算法,就知道你小子在哪里了。

Wi-fi定位法中有两种算法比较常见,一种是根据已知多个路由器的位置,利用信号衰减模型估算手机与各个路由器之间距离,以手机和多个扫描到的路由器为半径画圈,多个圆圈交汇的地方就是手机所处位置,该种算法也叫三角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精度更高的算法跟机器学习算法很接近,街景地图取样车将定位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和取样点,并操作wi-fi接收设备对多个取样点挨个采样,获取相应位置的信号强度和路由器位置,以上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我们经过定位服务商所采样过的地点,定位功能便会自动获取当前的网络信号强度和路由器地点,经由服务器比对,通过神经网络,估算出当前我们所处位置。

GPS定位原理就复杂得多,可以先放在平面上理解,你是一位投身江湖学艺的少年,颇受掌门器重,某天老人家得了场痢疾,身败如山倒,临终前把你叫到床边,悄悄告诉你个秘密:“徒儿,为师有本武功秘籍,是我习武多年的独门心法,学会此术,一月内必然制霸武林,秘籍藏在铁头三通住处15里位置。”你乍听,心头狂喜,但细细思量,猛然惊觉,师父给自己出了道难题,如果真要去找,得绕着铁头三通家15公里的距离上绕一圈,走下来,怎么也得有90多里路程,恐怕一辈子都完成难以实现。等回归神来,掌门已经驾鹤远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在神伤之际,暗恋你多年的小师妹突然提了一嘴,师兄,我记得父亲生前跟我说过,有个宝贝放在距离飞毛腿四牢家20里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值得托付终生的人讲。你才听完,立马来了精神,拿出地图一看,好家伙,以宝物分别与两家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得到两个交叉点,马上来了精神,看来武林盟主唾手可得了,立马带上小师妹前往可能的藏宝地点,展开搜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达现场,彻底傻了眼,一处是百丈悬崖,一处是奔腾大河。想找到武功秘籍,难度也不小。

后来,师娘又抛出一条线索:“老头子生前说,在包打听五折家33里处藏有一宝,让我机会恰当的时候说给未来女婿听。”接着再一定位,宝贝位置立马确定,它就在那条大河沿岸某个山洞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在现代,该怎么找到那本武功秘籍呢,假如那套书已经打包成电子书,放在一个智能手机里,首先天上一颗已知位置的卫星测算出与手机之间的距离(光速乘以信号传输时间),接着又是一颗卫星,再次测算,以各自距离为半径画圆,找到两个交叉点(手机可能位置),再来一颗,立马确定手机唯一所在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别忘了,手机上的时间精度跟卫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进一步导致时间误差,最终导致计算出来的手机位置偏出十几公里也未可知。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还需要第四颗卫星,把时间误差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气象条件影响,出现不可控定位误差,人类想的办法是,在地面建一个基站,它本身位置确定,用4颗卫星定位,计算出理论基站位置坐标来。计算值和确定值相对比,中间差值就是误差,基站随时把误差告诉卫星,动态修正,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坐标。如果这种技术放在武侠时代去找武功秘籍,没准年轻掌门与小师妹早就生出一炕娃了。

02.健康码是如何工作的?

健康码作为一种个人风险等级和健康度展示的电子证明,背后所依赖的还是定位技术。只要你用着手机,所去过的地方,停留的时间全部都被统计起来了,某天你陪女朋友去某商场看电影,门口有扫码设备,你几点几分进入这个场所的信息就会上传到数据库,由于定位精度的问题,系统只知道你来过这里,至于你在里面做了些什么,见了几个人,并不清楚,甚至几点出门也是个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如有人确诊,尽管你们所在处的楼层并不一样,她在2楼买衣服,你带着女友在4楼看电影,大家之间八竿子打不着。唯一有关联的是,大伙在同一天去了这家商场。数据库还是会立马通过后台把当天所有进入过商场人的健康码颜色做个变动,可能是清洁工,可能是销售人员,也可能是闲逛的顾客。随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你所填写的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找到你,做核酸检测,集中隔离十四天,核酸正常,隔离时间一到,健康码再次变为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有这个非常便捷高效的电子健康证,确诊人员接触者的筛选调查工作量就特别要命。假如某阳性患者早上在早餐店吃了早点,接着乘地铁去上班,中午又跟同事在公司楼下某家餐馆吃饭,下午茶时间还跟其他部门的同事聊了会天;下班时分,挤公交、骑共享单车回家。没过多久,朋友约着去烧烤摊撸串。结果喝到下半夜,几人去洗浴中心潇洒。第二天恰好是周某,又约了一帮人坐高铁到周边景区游玩。

在健康码还没出现之前,这个人的行踪、接触人群信息,统计起来,就是无数块碎片,而无意中接触的陌生人群查找难度更大,筛选人员得挨个看监控,线下走访。与他同乘一节车厢的人该怎么查访也是个巨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1位的接触人群调查起来都这么麻烦,要是其他陌生人又被他感染,又在陌生社交场合传染给他其他人,还是按照传统的人力手工的方式去筛查,必然是场灾难。

有健康码就不一样了,首先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申报健康状况,扫码确定行程轨迹,精准实现疫情防控可视化、高效化,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就算是确诊,就算是密切接触隔离,全由国家买单,试问,其他国家做得到吗?那些各种不配合防疫政策,想着法子耍个性给大伙添乱、秀优越感的人,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下了?疫情之下,能在中国是你最大的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全球,我国的健康码,更像一大世界奇迹,全国一盘棋,全民听指挥,将抗疫工作做到世界霸主抄作业也抄不了的地步,难道不是一种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