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先祝大家新年快乐呀~

对于热爱电影的大伙儿,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必然要关注;

从首日的反馈来说,《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评价和口碑都不错,不少观众表示要比第一部来得更好看,也更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如何?

我们就先聊这部2022年首部拿到上映许可证、春节档首日票冠的它——

《长津湖之水门桥》

冰天雪地的野外,头顶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轰鸣的噪音袭来,几架飞机呼啸而过,随之而来的是极速下坠的几颗燃烧弹。

一边是冷到极致的冰雪,一边是热到极致的烈焰。

两种大自然中最原始、最猛烈的能量冲撞在一起,瞬间迸发出最惊人的破坏力。

更惊人的,是中间奔跑的那位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焰缠绕着他、冰雪拖拽着他,却似乎都无法阻止他向前奔跑的勇气与执念。

因为后面是战友,是需要保护和信任的战友。

这是一大早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下称《水门桥》)之后,电影给予我最深刻的印象。

前作《长津湖》在国庆节上映后,豪取57.7亿票房,晋升为票房榜排名第一

《水门桥》在4个月后的今天上映。

在前作「票房第一」的压力下,怎样的呈现才能跟得上、甚至是超越,成了《水门桥》避无可避的宿命。

看过电影后,这个问题立刻有了答案——

《水门桥》没掉链子,甚至超出预期。

咱先从故事说起:

「水门桥」在这场战争之前,只是一座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跨越两座山体中间、跨度8.8米的桥梁。

但在1950年11月30日后,桥的意义就变了。

彼时,长津湖战役打响。

美军陆战一师长驱直入,自负的麦克阿瑟意图打到鸭绿江,实现另一属于他的“壮举”。

结果一夜之间,就被疯狂打脸。

茫茫冰雪地里,不知从哪钻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打了美军一个迎头痛击。

多线出击,志愿军从南到北分割战场、逐个击破。

美军节节败退,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被称作“北极熊团”的加强团被全歼,从美军战斗序列中消失。

撤退,成了美军的唯一选择。

《水门桥》的故事由此开始,承接《长津湖》,

伍千里带领的七连刚刚执行完破坏机场的任务,立即接到指令,穿至美军后方的水门桥区域,与九连配合完成炸桥的新任务。

「水门桥」是唯一一座可以通行车辆和人员的桥梁,换句话说,这就是美军南撤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桥,陆军一师能活。

没桥,陆军一师可能就全都得栽在这。

志愿军跟美军都懂这个道理;

一方拼了命想守,一方拼了命要炸,极致的冲突面前,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本质上来说,《水门桥》镜头聚焦的场面、其实比起前作《长津湖》,是要更小的。

但战略意义更大、也更惨烈。

这是我觉得《水门桥》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长津湖》是一种超越的原因。

整部电影的感染力比起前作、要更猛烈,也更具冲击力。

《水门桥》观感上,比《长津湖》更「残酷」

志愿军缺衣少粮,作为穿插连的七连轻装上阵、更是带不上更多的衣物装备。

地面积雪深厚、狂风大作,

大风把冰雪吹到战士们的脸上、没过多久就结成冰渣。

「冷」是志愿军需要面对的第一重考验。

在此之外,是「饿」

不说吃上一口热饭,身上带的土豆冻得硬邦邦,就连在机场缴获的美军罐头、打开后也被冻得抠都抠不开。

就这样恶劣的后勤条件,七连都习以为常;

最残酷的,其实是双方的装备差距。

美军是被打败、要撤退的一方,但他们依旧兵强马壮。

单兵武装到牙齿,崭新的重机枪、榴弹炮、迫击炮一件一件配备。

地面有重装甲坦克、天上有不断呼啸而过的战斗机、轰炸机。

关键是,他们还占据着地利。

打不打得过本来是个该直面的问题,但对于志愿军来说,这不是思考的。

他们的问题只有一个:

怎么打?

伍千里带着七连抵达目的地时,九连已经“一炸”水门桥,但很快被美军修复。

两个连队再次集结,制作战斗计划,继续向水门桥的敌军发起进攻。

「残酷」在此刻体现淋漓尽致。

装备的巨大差距,导致志愿军要达成每一个战略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打掉一个制高点,需要穿过更密集的火力

打掉一个指挥部,需要顶着更猛烈的炮火...

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美军的支援却仿佛望之不尽。

前半段的「绝望感」,是看片过程中最深刻的体会。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是这种「绝望」的极致体现:

美军为了扫荡水门桥外的战场,寻求空中支援;

飞机高空飞过,燃烧弹掉落地面,瞬间一片火海。

转头又低空扫射,对着雪地里的岩石角落不断扫射。

而毫无制空手段的志愿军,只能尽量隐蔽、看着身边的战友倒下,却做不了什么...

银幕里的无助、痛苦,似乎在此刻瞬间传达给银幕外观影的每一个人。

这种情绪穿越时空,在某种时刻中,达成一种共鸣。

但在这个时刻,绝对不止「绝望」。

在「绝望」之外,是更动人的「希望」。

《水门桥》比起《长津湖》强烈的另一观感,是:

“燃”

场景调度、画面制作比起前作更加完善、是一次更全面的升级。

战术的编排和调度上更清晰、也更有条理,搭配上打造成奇观的战斗场面,所有大场面的“代入感”肉眼可见的明确。

即便双方装备有差距,但在战术的平衡后,依旧迸发出激烈的火花。

燃的另一方面,是情绪。

《长津湖》里最动人的,无疑是雷公牺牲的桥段。

这个平时絮絮叨叨的男人,在危机时刻,一人抱起炸弹,奋不顾身地开往无人处。

高温侵袭着他的身体,雷公却仿佛毫无知觉。

直到脱离危险,那声微弱的“痛”才说得出口。

《水门桥》里如此的动人地方,有很多。

惨烈的战斗免不了牺牲,相比《长津湖》里用大笔墨去塑造雷公个人的“奉献”,《水门桥》里的表达更宏观、更升华。

伍千里、梅生、余从戎、平河、谈子为、何长贵...

这一个个明确的名字,在电影里化作一种共通的精神、一种更崇高的身份。

他们目标一致、前赴后继:

只要美军修一次桥,他们就炸一遍,前后三炸,炸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气势与精神。

“桥还在,任务就在”

这句台词是电影的题眼、也是穿插七连自始至终的使命。

过程是沉重的、窒息的;

这场局限在一座桥的战争,某种程度上是人类几百年工业化的发展、与最根源意志之间的斗争

彼时的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

但我们有最珍贵的东西:

最可靠的战友、最崇高的目标、最想要保护的故土家人。

电影里,急行军到水门桥的七连休整过后,刚好天亮。

太阳从家的方向升起,暖黄色的阳光,照亮冰雪大地。

士兵们伫立,向着太阳的方向敬礼,口中默默说到:

“新中国万岁!”

这就是「希望」,是穿越72年时空也未能忘却的、最朴素却也最真挚的情感。

而这,也是我推荐《水门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