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又双叒叕地登上了热搜,这次当然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近日,据天眼查App显示,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罚款30万元。

此次处罚的事由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小红书在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却没有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从而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

小红书回应称,该处罚系因12月份央视报道提及的未成年信息审核漏放问题。目前,该信息在未成年专项回查中已经被处理,并将启动新一轮未成年治理专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成年人网络伤害要保持“零容忍”

未成年问题无小事,该消息出来后,#小红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被罚30万#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榜首。

有网友指出,现在的小红书充满了消费主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方面:炫富和软色情。久而久之,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就会出现问题,这一点在未成年人身上格外明显。

据悉,在小红书的宣传海报中,宣传口号为“两亿人的生活经验,都在小红书”,这意味着,小红书至少已聚集了2亿用户。一旦未成年人不雅信息泛滥、四处传播,未成年群体将是直接受害者,这种无形的伤害总是潜移默化、不可逆的。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弱,有时遭遇不法侵害却未能感知,综合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渴望得到认同等特点,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熏陶”。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

因此,对未成年人网络伤害需保持“零容忍”姿态。好的一面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增加了“网络保护圈”,只有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大对相关产品的监管力度,对不良信息进行有效过滤,才能共筑保护未成年人的“同心圆”。

互联网大厂彰显出了未保的作为和担当

其实,过去一年,相比于小红书“未保”的缺位,我们也看到了其他互联网大厂在未保方面中彰显出来的担当作为。

除了短视频平台,游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互联网大厂联手筑牢未成年人防游戏沉迷“防火墙”。

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游戏法规颁布之后,2021年7月,腾讯就正式上线“零点巡航”。同时,成长守护平台上线“守护锁”功能。

腾讯技术团队在26小时内对腾讯在中国大陆地区运营的全部网络游戏进行了更新,严格落实未成年人时长时段、账号实名注册等规定。

据数据显示,今年9月,腾讯国内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下降至0.7%,而去年同期则为6.4%;游戏流水占比下降至1.1%,与去年同期的4.8%相比,显著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腾讯,网易于2010年率先上线了“家长监护工程”,并在网易旗下所有游戏产品的官网首页中设置了“家长监护工程”的入口,方便家长使用。

在互联网大厂的多方联动下,未成年游戏防沉迷效果非常明显。伽马数据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有四成家长显著感知孩子游戏时间变短,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

这也说明了腾讯等大厂未保的措施的实施,对于解决未成年人防沉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做到有效管控,也确实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

当然,除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范之外,最基本的还是应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养未成年人的批判思维、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管理控制能力、加强未成年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找准要害,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