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一期,惨烈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结束,苏德战争开局伊始,布列斯特保卫战成了苏军为数不多屈指可数的亮点。因为整个苏联的国境线上,基本就是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德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只有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斯克战役的战局。因为布列斯特要塞他最终陷落的时间甚至还晚于明斯克。如果苏联的千里国境线上的所有的部队都像布列斯特要塞那样顽强,并且有组织地战斗。那德军肯定是要吃大亏的,但是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从全局上看,战场上整个苏军,尤其是面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正面,苏军的西部方面军的表现,可以说是用灾难来形容都不为过。跟德军相比,德军在机械化战争当中前行合围纵深突进,把战争艺术发挥的是淋漓尽致。所以德军的进攻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进攻,苏军的表现跟德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在战前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最高层就出现了偏差。苏军统帅部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军盯着的主要方向是号称苏联的粮仓油仓和工业基地的乌克兰以及高加索产油区。其实这种判断是没有错的,因为一开始希特勒就是这么想的。希特勒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高明的战争经济学家。但是迫于总参谋部军官们的提议,他只能妥协。所以基于这种战略判断,苏联西南方面军一直是顶配,拥有58个师,其中16个坦克师,8个摩托化师,西方面军只有44个师,装备也相差很多。甚至开战以后西方面军的装甲兵指挥官觉得他们的坦克就是靶子,只能让德国人打靶用。所以这种判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战略失误。

从干部晋升的时候,也能看得出来,你要想进入最高统帅部,就必须要在西南方面军的基辅军区镀金。当时的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总参谋长朱可夫都曾经先后担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第一副总长瓦图丁也来自基辅特别军区。尤其重要的是西南地区是斯大林在20年代国内战争时期的龙兴之地。所以从主观上这帮人都认为西南方向的战略地位最重要。因而基辅特别军区在兵力兵器方面是得到苏军统帅部的特别关照的。

但是苏军最高决策者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纳粹德国进攻西欧国家的时候,德军总是以最快的速度闪击占领对方的首都。现在的德军同样要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拿下莫斯科。为此德军就要首先消灭横在德苏边界的苏军西方面军。因此这一定是战争爆发后德军的主攻方向。

接下来咱们看一看负责主攻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到底有多厉害,中央集团军群拥有50个师。包括35个步兵师,九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特别是他的装甲师数量几乎占了东线德军的一半。德军为了打苏联,总共组建了4个装甲集群,中央集团军群就有两个,指挥官分别是名将赫尔曼霍特和号称德国装甲兵之父的古德里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俩堪称是黄金搭档,后面多次默契地表演了装甲兵两翼包抄前行合围的战术。对于一开始的苏军看来,几乎是无解的。尤其是古德里安这个人,脑子里除了冲就是冲。由于波兰和法兰西战役创造的奇迹。这位公认为闪电战创始人的人拥有了越来越高的声望。但是这样的军人,他的耿直也让他越来越不可一世。尤其是在跟同僚甚至上级相处的时候非常不和谐。所以在同事之间,古德里安除了跟霍特关系稍微好一点,其他人根本就入不了他的法眼。尤其是后边咱们会说到他跟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元帅,俩人不共戴天。古德里安丝毫不懂官场政治,他也就没啥架子,愿意跟士兵混在一起,所以他深受麾下将士们的爱戴,有点像后来这个美国的巴顿将军。

因此,德军将士人人都以在古德里安将军旗下作战为荣,而且古德里安的部队所有的坦克上都用白漆写上了他名字的首字母,一个大写的G。可见这就上升到个人崇拜的感觉了。后来连苏军看到这个凡是坦克上戴着大白G的,就不爱抵抗了,要么跑,要么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攻的就肯定有守的。德军这边百战名将,兵精粮足,士气高昂。防守对垒的苏联西方面军司令就是有点浪漫的意式风情,带点文艺范儿的苏联英雄伊万·格里戈里耶维奇·巴甫洛夫斯基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成名于西班牙内战,回国之后委以重任,当上了装甲坦克部部长。他牵头做了一个非常可恨的逆时代政策,就是建议取消装甲兵团,让坦克给步兵当支援武器,以连营为单位,分散到步兵当中去。还好最后,他及时高升到了白俄罗斯,当西部军区司令,要不然苏军就退化到了一战水平了。为啥说他是一个文艺范儿的人呢?因为他是一个骨灰级的电影爱好者。1941年6月22号,德国进攻前,在空气里都能闻到硝烟味的时候,身为前方主帅的巴普洛夫大将,没有在司令部里,在俱乐部里跟他的副司令,参谋长这帮人一块津津有味地看电影呢。这时候前线的军情官打来电话说总参谋部指令,让加强防范对应德军突袭。结果司令的回应是胡说八道,子虚乌有。

在兵力部署方面,这位司令官更是浪漫主义至上,西方面军下辖四个集团军。第三、第四、第十、第十三,这位司令官直接把四个集团军中的三个集团军部署在离边界非常非常近的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位于白俄罗斯最西端,是突入波兰的一块弧形区域。南北宽度100公里左右,很难想象区区一个小小的突出部,竟然集结了苏联西方面军4分之三的部队。其中第三、第四、第十集团军分别位于突出部的北西南三面互成犄角,在进攻事态的时候,这种前出部署得当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苏联是被进攻方,所以这种排兵布阵就是给德军准备好了饺子馅儿,等人来包。早在1940年,刚刚晋升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大将就预感到西方面军部署成问题,提醒了巴普洛夫,巴普洛夫断然否决了朱可夫的提议,还严厉的批评了朱可夫。朱可夫不服气,就在西部军区举行了一场模拟的攻防演习,巴普洛夫扮演红军,朱可夫扮演蓝军,也就是德军。演习的结果同一年后战争的完整预演一样,巴普洛夫的三个集团军在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被朱可夫的机械化兵团在南北两侧毫无悬念的合围了。

但是巴普洛夫不认怂,硬币还有正反面呢,胜败乃兵家常事都有偶然性。再说你这是演习,红军杀敌的斗志没有被激发出来。真打仗的时候,我们绝对能做到一不怕死,二不怕死地难看。演习嘛根本没啥意义。可是打死他都没有想到,这次演习简直就是一年后一模一样的战争结果的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