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可以称王的人有很多,像什么铁帽子王,靠山王,这王那王的很多。当然了这个王是臣子的王,不是君王的那个王,那俩档次不一样,皇帝还是比较小心眼的,君王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剩下的王你们才可以去争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王,最开始是对天子的称呼。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殷周时期,这个王是天子才可以自称的,其他人得靠边站,比如商纣王,周武王等等,你不是天子还想称个王,那得掂量掂量自己抗不抗揍了。再者说了,你没点本钱也不好意思自称王啊,就如《六书 故疑》中描述的:“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没两亩地,地里没几头牛还真不好意思自称王。

关于“王”这个字,有必要解释一下字形的含义,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个王是天地人集于一身的,具体怎么表达一句话的意思呢,建议度娘吧,总之就是很高大上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下边的小弟各个发展得都不错,像什么齐桓公小白啊,秦穆公啊,自己当地主,家里的余粮多啊,整天吃吃喝喝的也不是个事,就想整点啥事,这不,看着自己的大哥周天子越来越弱了,想着,我现在比你厉害了,我也想整个王当当,好家伙,直接不给大哥脸了,自己也称王了。周天子打又打不过,骂又不痛不痒的,对此一点招也没有,真的是好气啊,最后没办法了,我打不过的人你们称王啊,我惹不起,躺平。

就这样,只有天子才能自称帝王,诸侯也可以自称了。王的地位立马就掉价了。

秦始皇一看这不行啊,我好歹也是第一个一统中原的风云人物,不能再用王了,得换个叫法,秦始皇这小子是个愣头青似的,他自己觉得自己比三皇五帝还厉害,从三皇五帝中取“皇”“帝”二字,从此,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不再是是“王”,而是“皇帝”,王用了称呼下边小弟就行了。

秦始皇还想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没想到被一个叫项羽,一个叫刘邦的人把江山给抢去了,而且刘邦还坐上了自己的位子,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皇帝。那些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兄弟们想要个王当当,好光宗耀祖,刘皇帝大手一挥,封了很多的王,而且很多还是异姓王,就是不跟自己是一个姓的王,这些王都有自己的封地,活脱脱的一个小诸侯啊,还是自己封地里的绝对王者。刘邦后来不知道怎么滴,把那些个异姓王给招惹了,异姓王们反了,把刘邦给揍了一顿,好在刘邦实力不错,成功实现反杀,荡平了异姓王叛乱。

这一次的叛乱把刘邦给吓得不轻啊,就想着法地把异姓王的王这个称号给拿走了,不再封你问王了,今后王这个称呼只有自家人才能封,才能叫,并且还告诉他的后代,非同姓不得封王。

大汉王朝创始人刘老板的想法固然不错,自家人当王就可以安稳了,但没想到啊,传了几代后,自家人不认识自己人了。发生了同姓王叛乱事件,好家伙,直呼好家伙,自己人打自己人,这可把皇帝整郁闷了: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你们怎么还揍我了呢?这件事就是西汉大名鼎鼎的“七国之乱”。西晋也觉得不够刺激,又给整出个“八王之乱”,而且又是同姓王的叛变,应该叫窝里斗。

玩归玩,闹归闹,别把皇帝当软蛋,自己一个姓的也靠不住,最后皇帝们也精啊,同姓的王我还是照样封,但我不给你地,我只给你赐爵位,但不赐封地,这样就没本钱来找我这个皇帝的麻烦了。从此以后王就成了封建社会赐给宗室最高的封爵了,直到大清亡了为止。

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总会出现几匹黑马,皇帝不给异姓的封王,那我就自己去争取一个,比如曹操,把皇帝接到自己的底盘上来,皇帝一看这完犊子了,先封曹操为丞相,紧接着又封曹丞相为魏王。曹老板的儿子曹丕更厉害,不想当王了,想当皇帝,直接威逼利诱汉献帝,把位子让给自己,自己成了皇帝,而正主皇帝被封为山阳公,连王都不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