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也是“讨好型人格”吗?

第一次听到“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是从“天才作家”蒋方舟那里。她在一次节目中说,因为自己年少成名,喜欢的东西也和同龄人不一样,“十分另类”。

所以自己的少女时代,只能用“寂寞”两字形容,因为同学们都有意无意疏离她。

为了能让别人喜欢自己,蒋方舟变得“谄媚”,这就是她自认为“讨好型人格”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豆瓣上有个专门的“讨好型人格治疗所”小组。这个小组创建于2018年,截至目前已经有112209人加入。小组介绍是这样写的:

希望,这里可以为你带来拒绝的勇气。
“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这是我看《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感慨最深的一句话。在这里你可以吐槽,你可以帮助他人,有什么过不去的呢,学会拒绝,先讨好自己,一切都会治愈的。

这个带有几分疏离气息的“自留地”里,收录了各种小组成员的心情写照,也赋予了“讨好型人格”一词特别的含义。

也许有人会说,知道自己喜欢讨好别人,那就去改变啊!在这里矫情什么。

其实,让自己停止讨好远没有这么简单。

就像我在初中的时候,因为不爱说话,虽然学习好,但是朋友寥寥。后来好不容易交上了个朋友,却发现她和我交往的目的,是我的“矮搓不自信”,恰好可以衬托她的“美丽又大方”。

从那时候开始,我和人交谈之前,总会担心别人不喜欢我而字斟句酌。时间长了,心也累了,却仍旧没有什么人喜欢。

所以,想改变“讨好型人格”真没这么简单。

自甘委屈、唯唯诺诺的背后,是保护那个脆弱无助的内在小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幸上大学之后,我鼓足勇气,重新找回了那个真实的自己。但是改变的过程,不亚于一场鲜血淋漓的自我颠覆之旅。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也曾为“讨好型人格”而烦恼不已。那么这本《停止讨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你不妨读一读。

有意思的是,本书作者迈克·贝克特尔博士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专家,但也曾长期身陷讨好模式不能自拨。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他发现讨好行为的背后是内心的恐惧在作怪。

所以这本书和其他同类书相比,不仅具有理论性,更具有实操性,因为都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走进人际关系的真相:

“越让自己幸福,就会越使别人高兴。”

02 习惯讨好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我需要人们喜欢我,所以我要让他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一直快乐。”

想要终止“讨好-被嫌弃-讨好”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要知道,讨好别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孩子小时候都是依赖父母的,他们也会随着父母的喜怒哀乐而转变情绪。

健康的成长过程,能够帮助孩子明白,要关注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外在的评价。

而如果没有完成良好的蜕变的孩子,就算长大之后,也会依靠外界的眼光来评价自己。

父母对自己好,是因为自己好。父母对自己不好,是因为自己糟糕。

因为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接纳和认可,所以他们的内心被不安围绕,从而忽视了自己的真正需求。

所以,讨好行为的背后是内心的恐惧在作怪:

1.因为担心被拒绝或被误解而选择撒谎(害怕被拒绝)
2.就算不是自己的错,也会选择道歉(害怕起冲突)
3.工作中早来晚走以博得上司的关注(害怕被忽视)
4.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害怕自己不够好)
5.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小心翼翼害怕得罪人(害怕自己不重要)

就像之前的自己,“内心戏”丰富,精神内耗严重。别人一个眼神,我就会自省:

“是不是自己那个地方做得不好?”

每个人都想给别人施加影响力,变得“受欢迎”。而和我一样的讨好之人,采用了一种最不恰当的方式。

03 停止讨好,从此刻开始

“你的过去不能代表你的全部。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难道只有放弃善良,才能停止讨好吗?

绝对不是!虽然我们没必要燃烧自己去温暖别人,但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只会让生命更加充盈。

停止讨好,不仅仅是一个行为,而是要拥有自我价值的10个要素

1.积极互动:承担个人责任
2.维持交际:运用人际关系的价值。
3.树立信心:正确看待你自己。
4.培养真诚:坦诚地面对生活。
5.加强沟通:掌握沟通技巧。
6.培养好奇心:保持求知欲。
7.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
8.锻炼照顾自己:寄希望于自身。
9.学习感恩:寻找生活中的积极面。
10.秉持全面视角:接受现实。

概括地说,就是相信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随外在的声音随波逐流。

艰难,但是有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在最后:

停止讨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但并代表我们可以放弃善良,变得自私自利。

从“不健康的讨好者”到“健康的讨好者”,衡量的标准,就是你的内心是否真正感觉愉悦?

希望大家每天默念100遍:

我们不会为了让自己的感觉好一点,才去对别人好;
我们对别人好,是因为我们本来就自我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