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教育经(原创文章,欢迎 转载分享)

“双减”减掉了周末“补课”,让周末穿梭于各个补习班的孩子们终于脱离“苦海”。

然而,巨头教培机构却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自救之路——“周中培训”。如此一来,“双减”并没有得到“负负得正”的结果,反而让孩子和家长的周中压力更重。

双减后的第一个学期开始了,课后补习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你家孩子准备好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例

开学前,咏梅就接到各个补习班老师的电话,纷纷把秋季的周末补习课调到了周中。

咏梅开始为难了,孩子上了一天的课,放学后又要匆匆忙忙去上补习班,太累了。几经考虑后,她决定放弃阅读和作文课,把兴趣课调到周末。但是,新东方的英语课、学而思的数学课,仍然被安排在了周中。

做了调整之后,咏梅仍然处于担心和焦虑中。她认识的一些家长决定放弃课后补习,已经退了补习班的费用,还有一些家长在观望中。

咏梅开始纠结:“到底还让不让孩子上补习班?”

其实,“双减”之后,在国家的政策干预下,教培机构纷纷寻找“转型”契机,自此结束了周末培训的高热阶段。

一些教培机构却开始穿政策的空子,甚至钻出了新高度,直接将周末培训改到周中进行,或改变培训方式,从线下转到线上。

但是,各种小道消息也在不断传来,教育部或将再次出手,打击“周中培训”。不少家长陷入纠结和焦虑的状态中,到底还要不要让孩子上补习班?

对于众说纷纭的“周中培训”,哪些方面让家长不安?

实质没变,学生和家长只会更累

周中培训只是把时间改到周一到周五了,“补习班”的实质没变,基本上就是换了时间和说话而已。而且,孩子在学校接受了延时服务,真正走出校门的时间,一般在六点左右。如果孩子去上补习班,比如6:20上课,时间上就比较紧张。

若是孩子在学校没有完成全部的作业,上了补习班后,回家还要继续写作业,孩子的压力会更大。另外,孩子周中培训的时间节点,大部分家长还没下班或正在回家途中,送孩子上课也成了问题。“周中培训”只会苦了学生和家长,双重受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减负没减,教育改革没达到目的

教培机构将补习班的上课时间改到周中,“双减”就失去了意义,教育部等于做了无用功,并没有达到“减负”的目的,学生周中的压力反而更大。归根结底,教育部的政策有了漏洞,才让教培机构有了空子可钻。

教培机构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双减”也就没有意义了。家长纠结的焦点就在于,若是继续给孩子报补习班,政策却在不断变化,可能最后交了补习费,却上不了补习课。

若是不给孩子报补习班,其他孩子还在补习,孩子很可能跟不上别人的进度,从而拉开学习上的差距。

家长既想让孩子放松,没有压力,又唯恐耽误了孩子,所以才会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在“双减”的当口,“周中培训”俨然成了鸡肋,让家长深深地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周中培训”?这两点要谨记

视孩子实际情况而定,酌情选择

孩子到底要不要参加“周中培训”,家长应看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酌情考虑,做出理性的选择。比如,孩子的数学学习确实有短板,家长可以给孩子报一个合适的班型,让孩子打好数学学科的学习基础。若是孩子阅读能力差,家长可以适当报一个阅读班,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

选择资质齐全的机构,师资要好

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教培机构时,一定要选择资质齐全的机构,详细了解该机构的师资情况,选择师资力量比较好的机构,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学科弱项。若是教培机构的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教学经验,对孩子的帮助可能非常有限。

对于各个教培机构的“周中培训”,家长不必盲目跟风报班。只有孩子的学习真正跟不上了,确实需要“补课”加强,家长才需考虑适当为孩子报班,才能真正起到“补弱”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应从家庭教育着手,抓紧培养孩子的优良学习习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孩子的自律能力,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