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安明,又名安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士,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画创作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艺韵阁书画院院长,北京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山水人文艺术中心主任。作品入选第九、十届全国美展等国家级展览,多幅山水画作品被中央直属机关重要机构收藏,作品入编《当代美术全集》第二卷,出版有《陈安明美术作品集》《贵有古意·山水画作品集》《师古图今·中国画名家档案陈安明卷》等个人画集。

1、瀑布翠壑60×43

陈安明,传统山水画实力派画家。1984年开始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90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届展获得铜牌奖, 1999年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美术作品展览和全国第十四届新人新作展,200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5年作品入选第十届美术作品展览,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秋高木影78×67

陈安明,从2009年至今,先后10余年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凤凰岭书院等机构研修学习师从龙瑞,得到龙瑞、王鲁湘、程大利、姜宝林、张立辰、许钦松、刘曦林、霍春阳、曹建华、张桐瑀、韩国栋等国画家、美术理论家、文化学者的指导,遵循龙瑞先生"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理论,研习宋元、明清山水画经典,师古人、师造化,不断精进。从陈安明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山水画传统笔墨、开合、气韵等等语境的亲切,也可以看到黄宾虹的“浑厚华滋”艺术审美的高度,也感受到笔墨相融、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的灵性。

3、晨山58×58

近年来,陈安明先后在北京荣宝斋、珍宝艺术馆、山水艺术馆举办个展,他的画是北京琉璃厂的硬通艺术品。在广东、江苏、陕西、新疆等地举办“浑厚华滋”全国巡回展,每一场巡回展览,还邀请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的专家学者,举办陈安明山水画研讨会,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得到了广泛好评。

4、红叶青山97×49

[每周画题]陈安明山水画(011)贵有古意

中国人 “崇尚古意”。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之三:“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古”象征着法则、权威、典雅,是人们效仿的模范。元代赵孟頫曾有著名论断:“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赵孟頫的“贵有古意”开创了元明时代的新画风;明清之交的董其昌:“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 董其昌的“师古” 、“师造化”,影响了后世画史;近代黄宾虹是实践“师古人” 、“师造化”的成功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泉声68×35

赵孟頫的“贵有古意”开创了元明时代新画风。

赵孟頫倡导的“古意”实质上是借古开创一种不同于宋代的新画风。赵孟頫说:“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而“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今古,故以为佳”,米芾“取顾高古”,因为是取法东晋顾恺之,所以境界就高于其他画家。他在《秀石疏林图》中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追求笔墨的形式美感,借鉴书法用笔以丰富绘画的表现方法,成功地将书法的笔墨语言引入到宋以后的山水画的造型中。山水画开始由描法转向了写法,点醒了元、明时期的写意风尚,开创了元,明时代新画风。

6、入云深处128×61

董其昌的“师古” “师造化”影响后世画史。

明清之交的董其昌,通过“贵有古意”的进一步演绎,借师古推出的南北分宗论,极大地推动了文人画的后期再兴,成为“四僧”和 “四王” 山水画的启蒙。他提出:“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他“师古”是自元入宋:“予少学子久山水,中复去而为宋人画。”而“师古”的具体方法则是,“日临树一二株,石山土坡,随意皴染。”他进一步提出,“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而以天地为师”,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师造化”中,将其与“师古”中融会贯通起来,是源于他的“师心”观念。他的《画旨》卷上云:“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画旨》卷下引杜东原云:“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董其昌力行的师古,师造化,深刻地影响后世画史。清时“四王”, “四僧”, 把董其昌与古人“不合而合”、“不似乃似”的师古与师心、师古人之迹与师古人之意、师其形与师其神、师古人与师造化发展到极致。

7、淡烟疏雨180×07

黄宾虹是实践“师古”和“师造化”的成功典范。

近代画家黄宾虹提出:“唐人画法,上接晋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精研深远,极其美备;而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尤多穷神尽变,灵气涌现。”“画法莫备于宋,至元搜抉其蕴,洗发其精神,实处转松,奇中有淡,以意为之,而真趣乃出。元代诸君,资性既高,取途复正,往往于唐法中,幻为逸格,绝无南宋以下习气。夫惟高士遁荒,握笔皆有尘外之想,因之用笔生,用力拙,有深义焉。”黄宾虹他认为“师古人”是根本的, 与“师今人”决不能本末倒转。他坚持提倡古人“终日伏案,不遑少息,藏焉修焉,优焉游焉”的临摹精神,同时批评师今不师古的现象:“偶阅时流小笔,随意摹仿”,而“古迹留传,从未梦见。……前贤所谓十年面壁,朝夕研练之功,三担画稿,古今源流之格,一无所有。”他甚至指出,“画不师古,未有能成家者。”在他看来,临摹是学习前人理法、“由旧翻新”的必由之路。“舍置理法,必邻于妄;拘守理法,又近乎迂。宁迂勿妄。”他认为作画“须入法度之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刷新趣, 由旧翻新可证。”黄宾虹关于“师今人”他说:“师今人者, 练习技术方法, 师古人者, 考证古今源流;……初师今人, 授以口訣, 继师古人, 重在鉴别。”又说:“师今人者, 食叶之时代, 师古人者, 化蛹之时代, 师造化者, 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当其志道之先, 朝斯夕斯, 终日伏案, 不遑少息, 藏焉修焉, 优焉游焉, 以至于成功, 其与圣贤仙佛无异。”黃宾虹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山水画史的一个里程碑,是他重笔墨,追求内美;重传统,寻找回归。黄宾虹一生, 用于师法古人的时间要比师法造化的时间多得多, 是实践“师古” 和 “师造化”的成功典范。

8、二月春风江上来123×93

只有“古意”犹存,才有其“新”的意义。

画史无比丰富,“师古人”要兼收并览,要有选择。黄宾虹说“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揽,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此可为善临摹者进一解矣。”“学者守一先生之言,必有所未足。寻师访友,不远千里之外,详其离合异同之旨,采其涵源派别之微,博览古今学术变迁之原。” 强调的不仅是“转益多师”,而且是“详其异同”“涵源探微”“博览变迁”的研究过程。“贵有古意”赵孟頫点醒开启写意,董其昌延续影响后世,黄宾虹广博兼收并揽。只有“古意”犹存,才有其“新”的意义!(文/志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行月有影180×97

【陈安明山水画艺韵阁书画院作品展】

10、惠风和畅104×70

11、嘉谷笼烟180×97

12、清晖流玉宇95×57

13、秋烟漠漠88×48

14、胜山图159×97

15、朔云96×46

16、天清江丹172×96

17、远岸秋沙88×48

18、嘉谷58×58

19、江南岸63×32

20、江上来58×58

21、柳岸晓风50×50

22、江月白98×49

23、疏雨间斜阳98×40

24、随舟行120×40

25、云月满船98×40

26、万簌300×35

27、山水情

28、水色清心2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