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0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今天和一家做宠物连锁的老板聊天,聊到了线下业态的一些变化,我们都觉得大型商超的流量在减少,线上流量在减少,线下社区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流量端口,随着流量特点的变化,大家的打法也在变得越来越精细化,之前都是开100㎡的大店,最近几年又开社区商场的60-80㎡的中小门店,现在大家都在想开20㎡的中岛门店:100㎡的大店死了一批,60-80㎡的中小门店不死不活,20㎡的中岛门店活的还行。

似乎店要再小一些,离社区再近一些,客单价再高一些。

这样的变化很有意思。

还有一些变化也很有意思,最近几个月看到了几篇报道,第一篇是关于宁南山对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招工的报道,产业转移的这个趋势在我刚回成都的时候就写了篇文章叫做成都正在发生着什么(1)来预测分享,没想到1年时间没到,这个趋势就这么猛烈的爆发在了公众资讯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篇是咖门对于小型社区咖啡店的报道,社区咖啡店这个形态,在这篇文章发稿3个月前,我也观察到了类似的业态,并感到很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现象都在暗示着2021年真的起了一些变化,不管是社会的心态、社会的组织以及人们的心流,都在变。

我记得前几年,看许知远采访项彪的时候有这样一段关于“附近”的陈述,采访是在2019年进行的,这段表述当时听来觉得十分有道理,但是2021年末的现在听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把这段采访中关于“附近”的讨论,做一个节选:

项飙:但现在它有个断裂,一个自己纯粹原子性的个人,有的时候是关心(自己),然后有的时候他一下子就跳出的,对很大的一个事件做很宏大的评论,但是他的中间这一层对附近,对这个附近他没有兴趣的。他只对他家里头,或者全世界(感兴趣)

许知远:对,两个极端。

项飙:然后这个是附近的消失,是一个问题。总体地来讲,现代社会它是都有一种趋势,就是消灭附近。我对新自由主义这个词我不太喜欢,但是新自由主义这个意识形态我觉得是存在的,认为市场是万灵的,是一切的解决之道。市场是附近消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认为附近是一种障碍,交易应该是没有摩擦的。

我是怎么样理解这个事情的?

其实从中国的一些商业聚集形态来说,这个推论在2019年看来是很对的,往前推算,从乡、到镇、到市,商业的交易场所其实一直在变,在现在的一些地方,我们其实还能看的见所谓的”赶集”,赶集其实就是最原始的商品贸易形态,因为只不过因为供给的稀缺,和通讯的不便,大家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来到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商品交易,一场赶集里,卖什么的都有,服饰和小吃交杂在一条街,金银珠宝的铺子就在卖萝卜黄瓜摊子的后面,这种心态的商业更像是胡乱的一锅炖,不会有品类之分,不会有客群之精准划分

而当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的乡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制化的城市,城市里有街道,有住宅,有工业用地,有商业用地,商品交易开始因为人群财富的分化而有了业态划分。

以早年为例,大致是2000年-2010年期间,三线城市的一处普通社区的购物习惯大致是,小区外面有菜市,有饭店,以及有普通的超市,菜市聚集的是普通的个人商贩,超市聚集的是各种日常消费品(米面粮油零食日互用品等);个体工商户有可能会在社区周边开设一些小店营生,比如不知名的女装店等等。而这期间商场也开始出现,比如雅戈尔或者七匹狼这样的牌子,不会开在你社区周边,而是开在这个城市中心城区的商场里,而在过去,由于商场的密度还没有2021年这么高,对于一个二线及以下城市来说,整个城市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只有寥寥几家,而当人们希望购非日常用的商品时,往往需要专门开车到城市的购物中心,甚至麦当劳肯德基也只有购物中心里才会有。

当到了2010年-2019年,中国的商业中心开始遍地开花,商业中心的密度开始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房地产的发展,商业中心+住宅的形态越来越常见,商业中心里的门店类型,也逐渐开始连锁化和标准化,人们开始熟悉的穿插于各个商业中心之间,最近的商业中心离自己的生活半径,车程大约会在半小时以内。而随着互联网对于周边生活的改造,外卖、快递对于消费习惯逐渐入侵,如果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想买一瓶洗面奶,一个选择是去周边商场店的屈臣氏,还有一个选择是通过叫屈臣氏的外卖。

而今天,也就是2019年-2021年,几乎在一个成熟城市的任何一个社区周边,都会有一个商业中心,并且同等定位的商业中心内的业态,并无太大差别,招商全部标准化了,头部商家纯粹变成了商业中心全国化拓展的稳定供应商,比如北京的优衣库和成都的优衣库都差不多,深圳的星巴克和长沙的星巴克并无太大差别,好像每个中高端商场里面都会有一个屈臣氏或者NIKE,商业中心在今天并不是一个很令人惊喜的东西,除非这个商业中心里出现了一些另类,比如泡泡玛特,比如调色师,比如BA饰物局,比如活体宠物店等等在之前的招商供应商中没有出现过的物种,换句话来说,商业中心并不能通过商业中心本身,来获得周边用户的青睐,而必须要通过店,来获得青睐。人们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越来越少的人会因为周边开了个商业中心,就感到惊喜,大家更多是说“又开了家XXX”来带过,并且更想去看看这个商业中心里具体有哪些新店,商业中心的门头是不是有了新的设计(商业中心也会越来越卷,不管是靠庞大的外立物来吸引顾客,或者是靠IP联动来吸引顾客)。

更有意思的是,在过去,去商业中心是需要精心打扮的外出活动,而现在,随处可见社区周边的年轻人像是刚睡醒就穿着居家服出来逛商场——逛商场已经从一件需要额外花费注意力的“事儿”,变成了日常行为。当然,现在同样会看到许多人打扮的非常隆重的逛商场,但比例渐小了

而于此同时,同样是买洗面奶,今天真的不一定要去大的商业中心购买了,以普通的男士妮维雅洗面奶来说,货已经铺到了我楼下的711店,我不必叫外送,也不必去商业中心的屈臣氏,除非我是想要买一些更高端或者小众的用品。

商业中心越来越变成了一个普通人闲逛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猎奇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娱乐的地方。当BA饰物局、KKV、调色师,泡泡玛特,频繁以超多SKU,超闪亮的门店装修进行呈现的时候,消费者进店的那种探索猎奇感,会自然的为这类门店带来更多的客流,而以老老实实铺陈井井有条的卖货商户,真的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丝高潮。

而商业中心之外,还有一类商圈也在过去这十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社区商圈。

很多报告都在讲中国的连锁化率相较于美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话不假。连锁化业态和每一个中国人的距离,其实是在越来越近的。

在30年前,我们社区周边是很少有连锁店的,大多都是夫妻店,不管是餐馆也好、超市也好;过了十几年,连锁店开始逐渐兴起,各个业态的都是,药店、烘焙店、餐饮店,当然夫妻店仍然占据了社区业态的绝大多数;最近几年,社区连锁几乎随处可见,711、钱大妈、紫燕百味鸡、一心堂、成都的红旗连锁等等,而且社区和商业中心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社区周边越来越开始被各种细分品类门店占据。

同时,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当一个星巴克开在的商业中心周边就有一个配套住宅的时候,这个星巴克究竟应该算商业中心的店,还是社区店呢?至少我现在所在的社区周边,就有了两家星巴克。

当商业中心和社区的商业界限逐渐模糊,就会发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些本来应该开在商业中心的点,开始开往社区。比如社区咖啡店就是一个例子,比如社区药妆店就是一个例子,往前倒腾到2000年,怎么可能会预想到这两种业态会开在家楼下呢?不管是从供给层面,还是从需求层面,都是不具备条件的,而现在,这个条件非常具备了,至少是在二线以上城市。

话又说回到项彪讲的“附近”的问题。

是的,没错,站在2019年疫情之前,大型购物中心+互联网的高度流通,让社区,这个附近在消失,但是站在购物中心普及和互联网流通的更底层,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供给端的极大丰富,让2019年之后,附近正在重新出现。

以我楼下的咖啡店为例,一个商务区附近的社区咖啡店,白天卖咖啡,晚上卖酒,户外野营门头,吸引了不少社区里的年轻人来消费。老板同时会举办社区活动——应该不能叫社区活动,听起来很过时的词汇——召集顾客们假期到店里聊天聚会,社区里陌生的年轻男女通过一个风格匹配的咖啡店,变得熟络起来。

这一代年轻人建立邻里关系不一定是通过互相借锅碗瓢盆,而是通过一家咖啡店。

附近正在出现。

同时,商业中心的门店,可能会一步步开进社区业态,尤其是那些低客单价的高频消费品(比如化妆品护肤品),而留下更加猎奇和稀缺的店满足周边消费者的娱乐和精神需求,既然咖啡,和化妆品都走进了社区的街道,那么未来有没有可能是书店?全国连锁的西西弗书店或者言又几有没有可能开进比较年轻化的社区街道?至少烘焙店我观察到最近几年从商业中心走向社区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了。社区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类机会迸发。

而确实,年轻化很重要,有的时候经常喜欢拿中国的现状做时光机器去类比某个国家过去的某个阶段,最像的就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这是从平均状态来说,北上广深可能已经到90年代,但二三线城市可能还在60年代徘徊,北上广深的户均人口可能已经只有一点几了,二三线城市的户均人口可能还有三点几,我不止一次的听人说,中国只有一座一线城市,就是上海,未免有点地图炮,但是从各个经济指标来看,城市感官的差异背后其实是有数据支撑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就让城市与城市之间,产生的套利机会,这和几十年前照搬美国模式在中国创业的逻辑差不多,只不过今天中国城市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比那个时候高多了,这种套利机会更少且不易,但是我在最近也看到了很多用顶层思维+下沉打法的奇葩事件。

比如我在最近因为上了一下奇绩创坛的活动信息窗口,就开始疯狂收到这家机构的出资推销,某日我怒了,准备好好和电话的小哥谈谈心。我问小哥你们的投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他说很简单,您填报信息之后参加面试,面试通过就可以拿到投资;我问你们的LP都是谁,他说有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我想一个正常做股权投资的人,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这些信息,我遂断定,这家机构是在用电话销售的方式找投资标的,而且这个电销极其有可能是外包的,甚至和保险公司用的外包公司是同一家?

但这个方式对于早期投资来说,是非常明智的。

奇绩创坛近年也开始走下沉市场,在各个新一线城市做宣讲活动,对于早期投资来说,就是要最大程度的撒网,一万条鱼里,捞到一只锦鲤就够了,那么电销这个方法其实是非常聪明有效的。

只不过当我听到电话那头的小哥对我说:我们可以给您30万美元投资的时候,总感觉这个电话不太对。

当然,下沉的不仅仅有投资端,募资端也在下沉,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讲到说现在二三线城市以及乡镇,都开始做LP了,而且数量惊人,动不动就是几十个亿,几百个亿的成立基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成都今年开始已经活跃了不少一线投资机构,和成都本地的资源人士合作,通过政府出资,一线牌子,来做基金。

这些变化,真的很令人惊喜。

这是下沉带来的吗?不,这样说的格局太小了,是带着鄙夷的眼光俯视得出的结论

站在更广阔的的角度,这是共同富裕带来的。

共同富裕的本质是什么,是经济水平的全面提高,他不是单点的提高,不是区域的提高,而是全国,全面的提高,山峰与山谷之间综合的沟壑将有望逐步被填平。这将带来太多的机会。

共同富裕的力量就像是地球的板块挤压在塑造出高原,而仅仅是山峰,带动的不是点的提升,而是势的提升,在权利的游戏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混乱是上升的阶梯,势能起伏越大的地方,流动性越大,流动性越大,机会越多,这种流动性的发生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是物理性的,就像水从上往下流,温度从高向低扩散。

城市的发展和这种势能的变化紧密相关。

这种势能的变化最开始兴起于一线城市,几十年前,政策在一望无际的平地上主动创造了势能差异,创造了流动性,成千上万的人涌入深圳,流动中摩擦出机会,沿海和内部,国内和国外,巨大的势能起伏产生的这种流动性创造出巨大的机会,而这也让一个试点变成全国试行变成可能。而看看今天的城市人口流动,依然代表着势能的起伏。

同时,疫情对人类的影响,真的比我们想象的大,并且更加潜移默化,势大力沉。

2022年疫情的影响一定会更加的深入,外表的打击都是浅层的,对普通人心流的改变才是最致命的:宠物店的老板将不敢再激进的拓店扩张,高歌猛进将变成保守治疗;心理类目的平台规模越来越大,壹心理、knowyourself这种在10年前,绝对没有投资人看的懂的创业项目,也渐渐被更多资本青睐;人们都在着急出海,服务人们出海的人,将变成赢家;为了逃避线下转到线上,进而又为了逃避线上公域,转到线上私域,但人们逐渐认识到私域也并不是一劳永逸;中国考研考公人数再创新高....这远不是一个内卷,就可以将这些现象概括

共同富裕+疫情,一个从经济上,一个从健康上,将在2022年塑造每一个中国人,一个是钱,一个是健康,还有比这两个更令人费心的事儿吗?

2022年,我们都将在疫情之中走向共同富裕。

说的很乱,而想说的还有太多,就此打住,时间会见证一切。

新年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