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读过鲁迅先生在文章《自嘲》中有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师告诉我们,牛是最任劳任怨的动物,人类的文明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与牛的奉献是功不可没的。时至今日,人们开始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汝佳一首《黄昏放牛》,通过牧童的优美旋律,我们永远忘不了在夕阳下,牛群在草原自由放任奔跑的美景。

牛一直都是财富的象征,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牦牛也是如此。这种牛在高海拔草原上随处可见,其抗寒能力特强,平时就散养在野外,一般只有在需要补充盐分的时候才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青海玉树,一位藏民牵着两头白牦牛参加当地的节日歌舞盛会。白牦牛是中国及世界稀有珍贵的地方类半野生特有种群,在恶劣野外环境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有“高原白珍珠”的美誉。

在四川盐源,正在农地上歇息的耕牛。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原,只要是传统农业,农地里总少不了牛的身影。中国是个地形复杂的地方,即使是工业机械自动化逐渐普及的今天,翻地依然离不开耕牛。

在新疆那拉提,到牛圈中挤点牛奶供家人当天食用,是哈萨克族阿妈每天必做的工作,这也是传统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作为最天然的营养品,专家建议每天都能喝一杯牛奶,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西藏林芝鲁朗,做酥油、酸奶是每个藏族女孩自小就应该掌握的“家务”。在高海拔地区,将牦牛奶制成酥油酸奶,既方便保存,又能为寒冷的冬季提供充足的营养。

在安徽安庆桐城,摆在牛肉店旁的黄牛头。牛一直就是人类获取肉食的重要来源,而黄牛是诸多品种中首选的滋补保健肉食,味美气香,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在甘肃兰州,总离不开一碗“兰州牛肉面”。全国各地都有牛肉面,但是能把牛肉面做成街知巷闻的美食,非“兰州”莫属,当年我把旅行第一站放在兰州,完全是因为喜欢吃“兰州拉面”。

在广东潮州,一桌丰盛的潮汕牛肉火锅。牛肉一直就是火锅中的主角,而潮汕人又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精明的潮汕人将牛的各个部位进行精准分类,配以娴熟的刀工、制法,在高手云集的美食界中,硬是将潮汕牛肉火锅打成了铁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贵州贵阳,带皮牛肉是当地火锅的一道特色配菜。印象中,牛皮主要都是被制成皮革,很少被用于食用,当听到被制成美食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是否有点浪费了?

在贵州兴义鲁屯,在当地农贸集市,牛蹄是当地人餐桌上的美食。在肉食摊中看到这个,当时还特别好奇,还以为是少数民族特有的食物,就跟当地人的布依脆皮狗肉一般。

在广东河源新港,少不了品尝下当地的牛头宴。宴席除了常见的牛肉、牛杂,主角就是采用独门配方秘制的牛头, 鲜香弹韧。

在广东广州,一盘酱爆牛欢喜。第一次听说这道菜还是因为港剧《低俗喜剧》,郑中基饰演的暴龙哥不断的推荐就是这道菜。

在广东广州,可以品尝一下能够以形补形的秘制豪门牛鞭汤,不仅是福气,也是勇气。店家说,这锅汤是用牛鞭、牛骨,配以正气、补肾强筋、祛风除湿的滋补中药材:巴戟、杜仲、牛大力、蜜枣等,以柴火慢炖4小时左右。

在广西贺州,人们习惯来到街头巷尾,在入睡前吃一碗牛肠酸。南方人基本都喜欢吃牛杂,各种烹饪手法层出不穷,但基本只有贺州的牛肠酸将酸、辣、甜、咸集于一身。

在贵州黎平,在当地侗族人眼中是待客上品的牛瘪,又叫“百草汤”。从前,侗族人发现牛在生病时会自己上山去寻找草药医治自己,于是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再与牛肉、牛杂等一起烹制,这不仅味美,还能提高食欲,养身治病。

在青海玉树,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有机会品尝到的美食。每年6、7月份是牦牛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烹制前一晚由专业的师傅从回家的牦牛脖子处取出适量的静脉血,同时还不会伤及牦牛的生命,第二天一早,牦牛又可以自行出门觅食。将风干牦牛肉粒搅拌到牦牛血中,蒸个半熟,然后搁置在一边,等凉后结块就可以吃了。

在青海玉树,藏族人在“黑帐篷”前载歌载舞,欢庆佳节。牛皮可以制革,在藏区,人们会将牦牛毛收集起来纺成线后再编制成帐篷,不仅能遮风挡雨,还冬暖夏凉,因色黑,故取名“黑帐篷”,这里一直是当地人议事、聚集的场所。

在甘肃甘南合作诺乐工坊,工匠们将牦牛绒纺成纱线,再制成各种牦牛绒制品,成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牦牛绒的保暖性据说比羊绒和驼绒还要好,一个美籍女士将当地藏民组织起来,把牦牛绒打造成藏区奢侈品,其手工制品畅销欧美,世界顶级奢侈品指定贴牌制品。

在青海玉树,一只狗守在自家的牛粪堆前。粪一直就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而在高海拔地区,牦牛粪却是当地人最好的燃料,生火、取暖的主要原料,每次牧民都会将晒干的牛粪收集起来备用,这就难怪我们走进藏民家里时,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牛粪清香。

在云南德宏梁河勐养,傣族人会将当天采集的新鲜牛粪经过揉制后封装自己酿造的米酒,成为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牛屎酒”。无论听还是看,都有点重口味,甚至还有点恶心,但品过的人都说好,而且很奇怪,只有勐养的稻、勐养的水、勐养的牛粪才能酿出这种神奇的“牛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