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看到教育部一篇新闻,挺有意思的,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发言说:家里藏书量20本以下和100本以上的学生差异明显,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我自己成长到现在儿子的成长过程,我家的书是最多的,随处可见都是书。

在我小时候,父母并没有特意给我买那些少儿读物,更多的是大人们看的故事会和杂志类,还有成套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现在想来,很感谢这些武侠大家,不仅写那些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都有遵循历史痕迹,让小小的我,在读得不能自拔之余,掌握了大量优秀的遣词造句以及历史知识、地理知识。

还有故事会和民间故事,以及一些短篇长篇小说,那时候我每天放学后写完作业就会拿本小说优哉游哉地看,夏季时还会搬张床在后院,我家后院种了很多果树,抬手就可以摘到樱桃、李子、杏子和一种类似桑葚一样红红的小果子,超级甜美。

现在想来,那时候虽然经济上没那么富裕,但这书香环绕的氛围,还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我的爸妈在教育方面也比较开明,而我们学习也都很自觉,从来不需要父母操心,一路成长起来,书让我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的文采变得斐然,小作文经常被当作班里范文,而我们却是从没有人辅导过作文。

有了儿子之后,我开始大量地买各类儿童读物,从最早的最简单的布书,撕不烂的书,塑料材质的书,到后来买成套的各种儿童绘本,儿子也是书香环绕中长大的,所以从小认字方面我从来没特意教过他,都是他在书中自然学到的。

记得他很小时,就能把整本书都复述出来,自己念念有词,特别好玩的绘本,会让我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百听不厌。

原来,我以为这是一种非常稀松平常的家庭氛围,直到有一年去了南方的亲戚家,南方的亲戚家,家家都是3层小洋楼,住得非常舒适惬意,但是这么多房间,更多的是空着或者是电视机占据整面墙或者只是有床、桌子和电脑,没有一间是特意开辟出来的书房,这让我又羡慕又遗憾:为什么没有一间是全部洒满阳光的大书房?

羡慕归羡慕,家里有没有读书的氛围,的确非常影响孩子从小在书香萦绕中成长的孩子,读起书来自然专注又热爱,儿子和其他孩子出去玩时,只要有一本他喜欢的书,就能一直坐着不动专心致志地读,但很多孩子就坐不住,看一会就会到处跑着玩去了,所以有时候和其他妈妈一起聊天时,别的妈妈就会奇怪儿子怎么能那么心无旁骛地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从小给他灌输什么兴趣,他自然也就养成什么兴趣,从小没有书的陪伴,等孩子大了,再要求孩子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是属于本末倒置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阅读敏感期的,也就是阅读黄金期的。

0到6岁,属于孩子的阅读黄金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喜爱读书,对读书也充满了渴望与好奇,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引导,可以受益无穷;

7岁到12岁,则属于阅读白银期:很多孩子之前不认识字,上学认识字以后,也开始对阅读有了兴趣;

到了12岁以后,则属于青铜阶段了:12岁以后的孩子,接触的事物更广泛,特别是现在电子产品的盛行,孩子的兴趣很难再聚焦在阅读上。

因此,在孩子阅读黄金期,也就是孩子阅读敏感期,父母要及早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养成好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