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早上刷到杨坤发的一条微博,他说他曾经说我们的时代在进步,但音乐至少倒退了十年,现在发现“十年”这个数字都说得太保守了。

有采访截图为证,他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他当时炮轰流行歌曲,说眼下的这些流行音乐已经把中国的流行音乐拉回了15年以前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这些发言一被网友们翻出来,可以说是给这两天饱受吐槽的华语乐坛雪上加了个霜。

不少网友都表示:何止十年啊,差点都梦回大清了。本以为那个年代是华语乐坛的开始,没想到已经是巅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不说杨坤近几年的歌怎么样啊,他这个“至少倒退十年”的说法还是让很多网友狠狠地共情了的。

这事儿就得从前几天腾讯音乐娱乐盛典里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热歌的歌单说起了 ↓↓

第一眼看到这个榜单的时候,估计不少网友都跟员外是一样的反应,内心os:这都啥啥啥啊?没一个眼熟的歌名,怎么就年度热歌了??(发出王宝强的声音

然而一点进视频,这些歌副歌高潮段落的bgm一出来,好家伙,抖人的DNA瞬间被唤醒…因为都是些经常能在刷短视频的时候听到,但是一直没留意过叫什么名字的歌。

就算是不常刷抖音的网友,应该也在某些场合被动听过里面至少一半以上的歌,被这些旋律被动洗脑 ↓↓(比如高铁、地铁、公交车上有人公放刷抖音的时候,不愿再笑…

这个榜单一出,相关的评论区基本就炸了锅了。

有很多网友都忍不住表示“抄袭、土味、伪古风、低质量翻唱、裁缝五毒俱全,我们华语乐坛看样子是真的完蛋了”,还有人说“华语乐坛这是真的改姓抖了,这比流量明星占据榜单还离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看到有网友直言,人在现场的周杰伦听到这些歌都要连夜收回他曾经说“华流才是最屌的”那句话。

但是说实在的,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听吧,上榜的这十首抖音名曲能引起这么多人的反向“共鸣”,说明听过的人确实是挺多,很难说人家不火。

因为单就传播率、播放量那些方面来看的话,它们的确是火过,算是爆款了,能被评选进“年度热歌”的榜单也不奇怪。

之所以会让网友们直呼“华语乐坛完犊子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在很多人,尤其是80、90后这两代见证过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人的认知里,年度热门金曲榜单应该是这样的配置 ↓↓

周杰伦、SHE、林俊杰、蔡依林、王心凌、五月天…随便哪一首拿出来都是大家的单曲循环,能让大家随时跟唱出来下一句歌词的那种。

然而现实是,这些歌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歌了(不看还没意识到,时间过得有这么快

现在我们去KTV唱的可能也大多还是这些歌,当年的红是真的红得很长久。

不过说实在的,拿《七里香》、《江南》这种段位的金曲去对标现在的抖音那些热歌,未免也是有点欺负人了。

腾讯音乐娱乐盛典里有专门的“年度十大金曲”榜单来着,跟“年度十大热歌”不在一个门类里,金曲和热歌各评各的。

这些金曲虽然不一定每首都听过,咱也不知道这是根据什么评选的,但是榜单这种事就是各花入各眼吧,看到莫文蔚、蔡依林、吴青峰他们这些人的名字的时候还是有稍稍地欣慰了一下。

各种“年度最佳”的单项奖看上去也没太大槽点,大部分都是当下国民度很高的音乐人或者音乐团体,除了一些老牌歌手,像周深、毛不易这样年轻一代的“内地影剧ost大户”也值得拿个奖。

看到有网友感慨说,都2021年了,拿走各大榜单、音乐盛典或者颁奖礼压轴奖项的来来回回还是这些老牌的港台音乐人,这才是最让人梦回十年前的原因所在吧。

能成为经典的一定是热门的,但热门的可不一定就能成为经典,这个道理其实大家小时候逛两元店或者给手机选彩铃的时候就知道(提起彩铃,也是时代的眼泪了

那些年红遍了大街小巷的可不止有这些让大家百听不厌的港台金曲,还有许许多多土嗨又魔性的网络歌曲,比如《老鼠爱大米》、《香水有毒》、《素颜》、《QQ爱》,或者后来的《最炫民族风》、《小苹果》等等,存在感可不比那些港台金曲的弱。

就拿同时期的《老鼠爱大米》来说吧,这首歌当年也是没少拿奖,可以算是爆款口水歌的鼻祖之一了。它火的那些年没少被嘲土,但红也是真的红。

员外随手搜的时候,还在《老鼠爱大米》的创作背景里看到这么一句话,蛮有意思的。

说在网络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许多年轻网民只是将歌曲当成是他们上网过程中的背景音乐、舒缓放松神经的一种工具,于是像《老鼠爱大米》这种既能跟着唱又不闹心的“bgm音乐”就应运而生了。

代入一下现在一批又一批涌入大众市场的抖音热歌,是不是就get到某种相似性了?

说白了,从网络时代到大数据时代,其实只不过是传播的媒介和平台变了而已,大众的审美自始至终都没怎么变过,一直都(土得)挺稳定的(小声bb

变化最大的,或许只是这些年越来越式微的港台音乐制作公司罢了。

除了一部分“常青树”,我们都很难看到有新一代的优秀港台音乐人走进大众视野了,港台音乐的没落是肉眼可见的。

在网易云、QQ音乐、酷狗等等音乐平台出现后,数字音乐基本上已经取代了实体专辑,靠卖磁带和实体专辑为生的传统唱片公司很快就被挤压掉了大部分的生存空间。

再加上这两年短视频的兴起,很多人可能连听完一首5分钟左右的歌的耐心都变得越来越没有了,唱片公司的处境就更尴尬了。

像以前那样投入大把资金和精力去做歌吧?很可能就是血本无归。

因为大众不仅偏好朗朗上口的口水歌,还开始要求歌曲的“短平快”,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耳朵,它就会被直接刷走,然后消失在茫茫的市场中。

对于市场和喜欢“短平快”的用户来说,一首歌能不能红,也开始不再取决于整首歌的完整性或者艺术性,而是取决于它能不能在一出现的前几秒就给用户来个“开口脆”。

员外时常在想,对于一首歌和它的创作者来说,歌曲的旋律能被大众熟知是好事,可如果耳熟能详的只有高潮那一小段,还能不能算是件好事?

这几年开始,做音乐的门槛和创作成本都变低了很多,各大平台都有各种音乐人扶持计划,音乐人的水平自然就很参差不齐。

在这种情境下,我们的音乐市场上出现一批又一批听过但不知道歌名的歌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毕竟这年头都有人可以用算法写歌了,咱也没必要在这个领域还去纠结艺术价值了~

无论港台还是内地,好听的歌也不是没人写,优秀独立、思想深刻的创作者也并不少,只不过他们和他们的作品不太适合抖音的传播方式罢了。只要有心,总能找到自己想听的歌。

看到有人开玩笑说,华语乐坛之所以从姓周改姓抖了,主要还是因为昆凌,愿称她为华语乐坛终结者(被这个说法戳中笑点哈哈哈哈,周杰伦也是真的好久没发新歌了

当然了,没有说“神曲”就一定不好的意思,有人就是喜欢听轻松不费脑子的口水歌,有人喜欢听很“难”听的歌,这都没什么问题,自己喜欢就好。

毕竟当年唱着“烂大街”的口水歌的人里面也有不少人已经成功地从网络歌手转型成了现在华语乐坛的主流歌手,像许嵩啊、汪苏泷他们,现在发展得都挺不错。

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不仅见证了大众审美取向的变迁,也有筛选出一些真的有才华、有在认认真真做音乐的音乐人。

不过说真的,抖音神曲之所有活在很多人音乐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翻车率太高。

这里的翻车包括但不限于抄袭、拼贴、伪古风等等,抖音歌手的live也经常出现一些车祸现场。

像去年被杨坤激情diss的那首《惊雷》,就那首红极一时的喊麦rap,除了杨坤吐槽的“要旋律没旋律,要节奏没节奏” ↓↓

词和曲都被锤了抄袭,歌词部分甚至几乎是照搬了一部2017年连载的小说 ↓↓(抄到这种程度,《惊雷》的原唱六道还发声明说自己就是原创呢

前阵子还有首《简单的幸福》被扒出来副歌部分跟许嵩的《有何不可》很像,当事人罗聪那边就是一个死不认账的态度,还要反踩一脚许嵩,说许嵩没他红。

还有很多伪古风的歌就不用多说了,缝缝补补就当自己原创发了的抖音热歌可太多了。

员外随手一搜,好家伙,网红圈这些年可真是可着一个人薅啊,许嵩这些歌当年都很火的,诸位怎么敢的??

流行歌写得简单粗暴、烂大街、土嗨这些都不可怕,没必要一杆子打死所有抖音神曲。

抖音也好,快手也好,这些短视频平台走红的这些年其实也挖掘了不少草根出身音乐人,让他们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真正可怕的其实是劣币驱逐良币,一些劣币不仅要去抢占主流音乐的生存空间,还要成为主流。

如果在资本和市场眼中,传统音乐人们认认真真创作出来的音乐还没有某些三下两下拼凑出来的垃圾“值钱”的话,那我们的华语乐坛才是真的令人遗憾。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听众来说,与其年年都要看着热歌榜单感慨一遍“华语乐坛要完蛋了”,不如早点把自身的格局打开,跳出算法给你筛选好的内容圈,有喜欢的歌手就多关注TA的新动态、新作品,看到有态度有实力的新生代音乐人能支持就多支持一点。

大数据时代之下,当务之急是尽量保持住自己的审美取向,别让自己彻底活成算法的奴隶,这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也算是对那些被埋没的优秀音乐人们最大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