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已经更新到31集,也差不多要收官了,比较有意思的是,刚开始被喷得一无是处的槽点却接连翻车,导演预判了“口吐芬芳”大师们的预判,让他们之前骂得多狠,现在打脸就有多狠,实在太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女心理师》开始被集中炮轰的槽点,最后却反转成为伏笔,这样的影视剧不多。

这需要导演的功底足够硬,柯汶利不愧是《误杀》的导演,伏笔埋得又长又深。

那么《女心理师》又有哪些翻车的槽点呢?让我们一起来吧。

悬浮炫技

《女心理师》开播当天,某瓣里清一水的低分词就是悬浮。

大师们好像抓住了命运大门一般抓住这个关键词拼命地造作。

然而在其他观众眼里,这恰巧是一个加分点,况且这种拍摄手法还是国外用烂的技术。

由此可见,为什么那么多导演还是用传统的方法去影视剧,因为不敢瞒着被骂的风险。

《女心理师》开头三分钟的长镜头,把剧里涉及的关爱女性、产后抑郁、职场生存、原生家庭、死亡恐惧、暴饮暴食、夫妻关系、婚前焦虑等单元串联起来,如果不是长镜头,那么每个案件就存在着割裂,看起来非常不连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除了这个八个单元,这个长镜头还隐藏几个非常到位的细节,如果没有用点心真的很容易忽略,之前还是听一个剧评才想到,那就是前面那些案例都是由男二叶家辉串起来的,而叶家辉是主线里的关键性人物,有着非常深的心理创伤。

后面那个钱开逸飞车救下的女孩,就是女主,而那些脚上的伤痕及手腕上的伤疤,都说明她一路走来一直都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直到遇到男主钱开逸,而钱开逸救人后如释重负的笑容,也说明他一直看起来快乐的他,也有非常严重的心结。

在这三分钟的长镜头里,经历过这八个案例的叶家辉,驻足观望一脸茫然的女主在十字路口茫然若失,而就在这个十字路头,钱开逸救下贺顿治愈了自己,而叶家辉看到这一切之后,也慢慢打开心结,在这里,他们三个人同时都得到了救赎,和过去的自己的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长镜头就把这部剧的主旨点明,不得不说导演功底实在太厉害了,这也是我看过最完整的故事大纲。

关于剧情方面,有些人说ZS的人不会听你说那么多。

确实尤娜也不会真想死,否则她也不会打电话去干预中心。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而她之后的所作所为也印证这一点。

至于一首歌就能让尤娜放弃ZS,那是因为尤娜每次想死的时候,听听这首歌就好了,镜头还给了“娜娜社交信息”一个特写。

男主像蜘蛛侠,女主顺风耳

相信看了第一集,很多观众都觉得有点神话,但以为是漏洞,没想到却是伏笔。

男主的身手,女主的特异技能,都跟他们年少时的经历有关。

男主钱开逸的父亲是消防员,作为一个崇拜父亲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会一点消防员救人的身手一点都不奇怪。

除了钱开逸的蜘蛛侠这个槽点翻车,当看到在最新更新的内容里,女主特异功能顺风耳又翻车时,我不厚道地笑了。

贺顿之所以听觉灵敏,是因为她弟弟去世之后,有一段时间她失明了。

正所谓上帝关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为了告知外界,贺顿只能用耳朵去听,久而久之也练就敏锐地听觉,这应该不难理解。

刚开播有人吐槽贺顿面瘫,说话没有没有感情,台词生硬像是背专业课本。

在遇到钱开逸之前,贺顿因为心理创伤,很难与来访者共情,只能靠专业的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钱开逸相识相知相爱之后,贺顿整个人变得非常有温度。

这个吐槽不仅不能证明什么,反而从侧面印证了杨紫的演技,以及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精准把握。

披着职场剧的偶像剧

说《女心理师》是偶像剧真的好挑剔,这是这一部都市剧,又不是纪录片,有谈恋爱的剧情不是正常的吗?况且你见过哪部偶像言情剧,都更新到31集了,男女主才有了一场吻戏。

《女心理师》不是一部普通意义上的职场剧,是通过女心理咨询师这个视角,去看那些来访者身上的案例,而这些案例都是现实生活存在却容易被忽略的,很多案例都直到患者走上绝路后才发现。

《女心理师》对心理疾病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做好情绪管理与预判。

如果遇到情绪方面的困扰,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去寻找阳光能照进来的缺口,而不是默默忍受。

扑街剧

《女心理师》可能热度不如古装剧高,因为这个题材本来就比较新颖,受众市场小。但这部剧跟扑街剧肯定沾不上边。

如果不火为何剧还没有播完,光豆瓣打分人数就超过了17万,这说明这部剧还挺受关注的。

《女心理师》全体演员演技在线,所饰演的人物都不会让人出戏,即使再挑剔的观众,如果不是故意找茬,这些演员演技及格分还是有的。

当然实在不满意,那希望以后的演技烂的演员,都是原声配音,台词表演形态都不比这群演员差。

除了演员,这部剧的导演镜头语言也没有拉胯,编剧也会写,结构严谨剧情紧凑。

如果内地能多几个这样的编剧,少一点只会制造无脑剧情博热度讨好金主而无视观众智商的编剧,国产剧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女心理师》有一个点我个人非常喜欢,那就是不会为了热度而牺牲掉剧的完整度。

比如尤娜那个案件,孩子有心理问题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它没有刻意制造话题,比如出轨劈腿第三者等比较能讨论的问题,而是转到比较正常的原因,尤娜父母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有效的沟通。

她们,一个明明需要对方,却用刻薄的语言一味指责,一味地否定。

另一个却想用逃避缓和矛盾,没想到却适得其反,让家庭关系陷入更深的僵局。

这种追逃的相处模式不是现实生活里普通夫妻经常遇到的问题吗?

她们不是不爱,而是这种追逃式的相处模式让彼此很累,让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了尽头。

小莫的讨好型人格,小时候被同学取外号,父母从理性的成年人角度出发觉得这是个玩笑,以至于他遭受校园霸凌也没有告诉父母,养成讨好型人格,认为做得不好,拒绝别人,都是自己的错。

看完这个单元,估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触动,因为同学间的摩擦,我们觉得是小事,却不知道却是他这个年龄段的大事。

没有成年人理性思维的支撑,他们又该如何消耗这种不良情绪,没有缺口,没有理解,只有默默承受,久而久之,伤害越来越大,看到成年的小莫与幼年时的拥抱那刻,眼泪真不值钱。

产后抑郁的詹露,也没有放大婆媳矛盾去引战,而是寻找更深层次的原因。

还有蒋静母亲,难道她不爱蒋静吗?不,她任何人都爱她,所以才拼命以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认为的好东西都强塞给她。

从而忽略了蒋静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与想法,蒋静妈妈就是大多数的母亲的缩影。

总而言之,《女心理师》如果不好,也不会有这么多业内人士支持,主流媒体也不会发声支援,专业人士也不会说把里面的案例拿来当教学案例。

尤娜、荀总、蒋静、小元、小莫、詹璐,他们不再仅仅是角色名,他们是千千万万个正在被心理健康问题折磨的普通人。

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早就让他们不堪重负,连对贺顿倾诉的声音都是颤抖的。

另外,几位主角的互动感也很微妙,有迟来的歉意,有隐藏的恨意,有亲密的情谊,有患难的友谊,这几种立体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也促成了贺顿、钱开逸的CP感,叶家辉、姬教授的神秘感,以及汤莉莉对妈妈的负重感……

问题串珠式抛开,吸引着大家去揭开谜底,而导演也不会只会挖坑不埋,后面都会一一回应,让开头的一个个槽点变成了惊喜,希望下次“大师们”口吐芬芳时,要看完电视剧再来掰手腕,否则连吐槽都没有吐到点子上。

《女心理师》是女心理咨询师耐心倾听来访者的故事,并给予合理温暖的回应,适时引导,给有心理疾病的人们一个情绪的宣泄出口,再根据倾诉者所讲的内容抽丝剥茧,找出郁结所在,然后协助心理疾病患者战胜情绪困扰,而治疗的最主要的手段是患者自救,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