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本情感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高尚,我们大概还要等至少两期,才能见识到刘畅这位博士强大的专业能力,及令人敬佩的格局和心胸。

这一点,刘畅是需要感谢高尚的。

这让我想起了苏秦的那句: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

因为,如果不是高尚的“小心眼”,激发了刘畅的斗志和背水一战的勇气,或许她还要继续在不知不觉依赖高尚的路上,走一段时间。

讲实话,高尚这一期着实让很多人咬牙切齿。

带教老师让刘畅和高尚二人,一同回访患者,并且要求做好回访记录,然后整理、归纳、总结,最后要做演讲汇报。

高尚之前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临床经验,这让他很快融入到医院的环境和工作中去,而刘畅在这方面却是零经验。

所以高尚难免在几次“夸奖”之后,有点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教老师布置完作业之后,刘畅察觉到高尚有故意撇开她,单独回访患者的想法,于是她提出了一起回访患者的建议,而这也是带教老师希望的看到的,毕竟他们是同一个组的。

但,高尚却坚持说:还是分开问吧。

有意思的是,事后带教老师就这件事批评了他之后,他却舔着脸说:我俩没沟通好。

明明是他拒绝沟通,而不是所谓的“没沟通好”。

这是高尚做的第一件“不高尚”的事。

第二件事,是高尚没有完整写出回访报告,被老师批评后,却把所有的怨气撒在了刘畅身上。

很多观众在这个地方,是有意见分歧的。觉得刘畅确实是把高尚的工作了,让高尚显得很被动,实际上很多人忽略了最重要的两点因素。

1:所有人,都是以“组”分配的,组与组、组员与组员之间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关系,医院这种地方,从来不提倡“单打独斗”。

他们本来就应该一起回访患者的,既不会让患者觉得轻视,相互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问出一些对方不曾想到的重要信息,这样才有利于之后的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何况,在一开始,带教老师就已经说了让他们一起。

2:从最后的汇报演讲就能看出,最终的结果是希望每个组都做好归纳和总结。

写3个,还是写2个,与刘畅是否有“卷”的心,毫无干系。因为要总结归纳,就必然需要弄清每一位患者的术后情况,不然,如何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绝的是,不仅刘畅没有“卷”,反而是事前就已经提醒过高尚,要写3组。

而高尚的回答是:要写你写,我写不完。

但事后被批评了,他却说自己不知道这件事,刘畅没有和他说过:“我不知道你写了3个,另外两个你写得有些多余。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高尚说完,还冲刘畅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这一下,换谁都要炸毛,刘畅忍不住质问他:“你这个男生,怎么这么小心眼。”

神奇的是,高尚居然回了一句:“你想什么我都知道,我只是不想戳破而已。”

我觉得刘畅用词有问题,因为说高尚“小心眼”,会让人觉得是她错了,高尚不该生她气的错觉,应该用“狭隘”更恰当一些。

简单来说,就是高尚觉得刘畅这么做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在老师面前显得更认真一些。

可事实是,高尚因为前几天的顺利,飘了,有点看不上刘畅这种一肚子理论,实践却一窍不通的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刘畅,好让这个竞争者不会有超过自己的一天。

而他口中的“戳破”,此时看起来,反而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狭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刘畅从未把高尚放在“对手”的位置上,因为她一直以来的“对手”,就只有她自己。因为,她已经不止一次,把自己熬成“大熊猫”。

一个科研型的博士,并且如今已经是在读博士后了,在世界级的论坛上,也发表过重要的论文,这一点,就连严主任都是高度赞扬的。

她只是无法在理论和实践的过渡中,快速平衡和适应,将理论回归到临床当中而已,所以,她也曾一度崩溃大哭。

在不欢而散后,刘畅回家了,眼角还带着泪,她觉得很委屈。

接下来,就在所有人都担心第二天的汇报,刘畅和高尚会不会破罐子破摔时,刘畅给了所有人一个情理之中,却又足够惊艳的答卷。

关于刘畅的应对,我们至少要给予刘畅3个点赞。

第一个赞:初心不改,迎难而上

一个人面对困境和误解时,最好的做法,就是用事实证明自己。

高尚的压力固然是有的,但这并不是他小觑和诋毁他人的借口。他用以释放压力的做法是将黑锅甩给刘畅,而刘畅则是冷静以对,一个人完成了汇报工作的大部分内容。

女生天生就比男生更加细心,能观察到男生一般注意不到的细节。

高尚的误解和排斥,使得刘畅连最后一个可依赖的人都没有了,所以,她要拿出一份合格甚至优秀的报告,就只能靠自己。

这对刘畅来说,绝对是一次蜕变,这之后,高尚将很快被刘畅远远地甩在身后,望尘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个赞:成熟的标志,不做情绪的牵线木偶

一个人成熟与否,就看他需要多长时间来平复自己的负面情绪。

刘畅回家后,没有接高尚的电话,因为她很清楚,无论怎么解释,也不能改变她在高尚心中的印象了。

但她并没有让负面情绪战胜自己的理智,反而化悲愤为力量,把所有的不甘和委屈,都化作动力,用在了第二天即将到来的演讲汇报上。

没有了心理上的依靠,她不仅没有无所适从,反而因为独自面对困难,找回了自信,那一刻她的眼睛里满是神采。

而她的文稿和演说内容,其深度、广度、专业性等方面,让一众主任、副主任医师都听得连连点头,满脸的欣慰,甚至还有带教老师听到精彩处,忍不住做了笔记。

最终,她带领自己的小组,获得第一名。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

第三个赞:格局和胸怀

虽然在矛盾之后,一直到上台做汇报,刘畅一句话也没有和高尚说过,但在她上台的第一段话中,还是向老师们说明了高尚在这份文稿中的付出。

换做一般人,不诋毁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会刻意提及高尚。这样刻意提出,并不是在变相讨好高尚 ,而是基于专业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的。

很明显,听到刘畅这么说,高尚的表情也显得有些不自然了。

作为一个男生,明明是自己的问题,却恶意揣测、诋毁女生在先,而后还是女生先表达了善意。不知道那一刻的高尚,是否觉得脸上一阵滚烫呢?

而后,刘畅演讲汇报结束,主任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生怕自己被忽略高尚,立马抬手示意刘畅让他回答,而刘畅并没有拒绝。

在我看来,这就是妥妥的以德报怨了。

看到这里,很多观众都忍不住说道:

“不愧是博士,这胸襟和格局,必须点赞!”

“这样一对比,更加显得高尚确实是小心眼。”

而在这些点赞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声音,很快就盖过了点赞的声音。

“读书果然还是有用的。”越来越多的人,这么说。似乎我们在觉得感动和解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刘畅的独特魅力。

有很多读者一直会问,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结合刘畅的做法,分享一个我认为最好的回答:

读书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可以不卑不亢地活着;二是能使人的心灵变干净。虽然大多时候我们看完书很快就忘了,就像竹篮打水,但竹篮经过“水”的一次次洗礼,就会一次比一次更干净。所以,即便我们读过书后都很快忘记,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想,刘畅就是明白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而她也确实给了她自己一份优秀的答卷,就像前几天,她给自己的鼓励一样:

“这次,我真的要拼一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