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好看还是不好看,你只能用两个字回答我”

“抱看”

最近这样的网络梗在短视频中十分热门,话题#没想到中文也有连读了#在抖音平台的观看量近亿次,诞生出多个经典的连读词句——“厉害厉害厉害”连读为“咧咧咧”;“北京中央电视台”连读为“装垫儿台”;“大家好,我是鹿晗”,连读为“道栾”;“大家好,我是李雪琴”,连读为“道略琴”。看了之后,让人不得不感叹网友们的创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Z世代经历了各种网络表达方式的流行与消逝,虽然总有下一个新话题的出现,但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其背后的流行机制和传播动因都有相似的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表达的狂欢

去年最流行的“郭言郭语”,指的是一种说话方式,来自于@迷人的郭老师在自己的视频作品和直播时说的话。她常常会说一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又引人发笑的话,再配上她的那些独特发音,形成了个人风格极强的“郭言郭语”。“郭言郭语”因其符号意义个性化、小众化,成为了人们进入某个社群的“入场券”,例如直接叫出了“集美”而不是“姐妹”,一下子就能让对方判定你或许也同为“郭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郭老师被封杀,她创造的一代“郭语盛世”也走向衰落。但短视频用户的创造性是不能被低估的,“郭语”退出主流,会有下一个流行“文学”的前仆后继。

有“网络黑话”之称的缩写就是其中一种,能否正确解码缩写背后的含义,可以帮助用户判断对方是否与自己同属一个社群。网络空间给予了用户移用和创作的权力,无论是郭语还是缩写的使用都被用户无限的延申,形成了一段时间内的网络盛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之后,网络“废话文学”悄然出现。“废话文学”不是文学,但确实是废话(这也是一句废话)。说起“废话”,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就是名人的“废话”[1]。由此可见,废话源远流长,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

网络上“废话文学”的兴起没有具体的出处,大都来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比如日常性的关心一个人,你会脱口而出“你出门穿厚一点,就不会那么冷了”等,在网络放大镜下这样的废话有了戏谑的空间。面对看不见的陌生网友可以侃侃而谈、毫无戒备,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思前想后、小心翼翼,人们在现实中畏惧表达,到了网络便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躲得了爱讲“废话”的人,躲不了“当代语言艺术家”,这就是变化之快的网络世界。当代语言艺术家,指说话时带有各种互联网口癖的人,把“狠狠、属于是、就是说、整个就是、家人们”等流行语杂糅进语句中,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事儿,愣是整成一大段话。

例如普通人形容无语:“真的太无语了”。当代语言艺术家形容无语:“今天就是说,咱就是说,整整就是狠狠无语住了的一个大动作,这属于是什么,属于是小刀拉屁股,咱们就是说开了眼了,咱就是一整个无语不活了属于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一年的时间,“网络文学”的流行几经变迁,往往还没理解这个表达传递的含义,新一阵旋风正慢慢袭来。用户在创造-分享的过程中享用着自己的成果,这场狂欢不会就此终结,而是正在酝酿下一场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梗文化”的传播机制

这些流行一时的网络表达本质上是一种“梗文化”的传播——那些大量重复的、能够获得一部分用户共鸣的内容,多被称为“梗”——“梗’作为一种现象,它经过网民的再创造,有丰富的表现方式。

与 Web2.0 时期起源于博客、论坛、贴吧等平台的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流行语相比,现阶段盛行于抖音、B 站等视频社交平台的“梗”,对权威话语体系的挑战、抵抗性质有所削弱,自嘲及玩笑的意味更浓,同时更具备建构身份认同功能及“暗号”“黑话”性质,解读起来往往需要一定的亚文化资本[2]。

饭圈作为亚文化的代表产物之一,“缩写文化”就流行于此。一开始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端和谩骂,只有圈子里的人才能正确解码,并且自娱自乐、享受其中,以维护在群体中的存在感以及在圈外人中使用小众亚文化的优越感。后来,有一些缩写成功“出圈”,比如dbp(对不起)、xswl(笑死我了)、yyds(永远的神),因其形式简略、易于复制而得以广泛传播,甚至延伸至日常交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模因理论认为,形式及语义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模因更容易长久地保留下来[3]。以社会语用模因“格局小了”为例,主要因抖音网红用户@狈总广泛用于其短视频作品中以嘲讽某种社会现象而走红,关注该网红的粉丝受群体认同影响,会自发地使用该梗及其变体进行互动评论,再因其结构简单朗朗上口、表意清晰,便于记忆、复制和传播,很快成为强势模因,甚至连微信上都出现一系列“格局小了”“格局打开”的表情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这些网络流行的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空间而产生的社会方言,是现实语言的变体[4]。不论是风靡一时郭言郭语、凡尔赛文学,还是废话文学、当代语言艺术、中文连读,即使事后会慢慢发觉是在迎合低俗趣味,但在内卷无处不在地的艰难生活中,我们看到时依旧会忍不住会心一笑,获得短暂性的放松与释然,并会对其进行效仿并随手转发传播。

用户在传播中感受到自由与愉悦,并想要参与和投入其中,正是在体验一场“传播的游戏”。传播的游戏并不强调规则,而强调人们在传播中的主观经验,即传播快乐。史蒂芬森认为在游戏性传播中,传播信息的人和接收信息的人将媒介作为自我表达和自我释放的工具,双方都是基于“趋同性选择”高度自由地进行传播活动,这种类型的传播使得人在传播中充分彰显自我[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警惕文字失语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具有现实性和象征性、隐喻性和反讽色彩、衍生性和推广性、蹿红快和周期短等特点。面对传播速度指数级增长的网络流行语,其可能产生的负向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学家伯格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装置范式”,是指把装置当成一种根本的生活方式的思路。在电子媒介时代,我们的表达和交流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这类的装置,这些装置已经深深嵌入日常表达中,甚至成为肢体的一部分,让人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前段时间的微博话题#长期不读书会造成什么影响#,让很多人意识到网络表达对日常生活的侵袭。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这便是“重视频轻文字”的电子媒介装置依赖带来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上传播”[6],其中一部分只关注娱乐、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和严肃性,容易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产生不利影响——盲目的跟风、低俗的戏谑、随心所欲的恶搞等对传统伦理观、中华优秀文化造成冲击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与大众生活相融合的结晶,也是网民社会生活参与度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固然幽默有趣,但不能让一时的流行吞噬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

当看到大漠风光,脱口而出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这景绝绝子”;享受平野的秋日之景时,记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绘;想评价他人“有钱,任性”,可以说“家有千金,行止由心”......总之,我们有很多有内容、有意境、有意义的表达方式,切忌仅让网络表达成为首选的通道。

参考文献

[1]《“废话文学”,或许无用但有趣》https://mp.weixin.qq.com/s/Veirrp8s_FYu67Sa8YZd9A

[2]郑富锐.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抖音“梗文化”的传播探究[J].新媒体研究,2021,7(13):83-85.

[3]凌云.模因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及其文化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8):234-239.

[4]《热点透视丨咱就是说,当代语言艺术家整个一梗词属于是》

https://mp.weixin.qq.com/s/rLTRbS1K1TcL1zTQSeUhew

[5]宗益祥. 作为游戏的传播—威廉·斯蒂芬森的传播游戏理论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

[6]骆昌日,何婷婷.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及传播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8-1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