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电公司做“运动员”,又要当“裁判”,乍一看着实“辛苦”。一方面,它需要不断地应对来自国际层面的舆论压力,确保排污工作得以平稳有序地展开;另一方面,东电还要尽可能地满足当地民众对于环境安全性的硬性要求。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东电公司协同福岛县政府,开展了名为“反应堆报废-污水-处理水对策”的评议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中新网报道称,根据评议结果,福岛周边的年辐射量最高为0.00031毫,远低于普通人可承受的上限。东京电力公司就此作出认定:福岛核电站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极其轻微”。对于这一结果,当地民众似乎不买账,他们提出了异议,认为东电的环评结果缺乏公信力,因为并没有第三方监督和公证,相关数据完全是东电自己拿出来的。

而根据日本筑波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北冰洋和太平洋在内的相关海域,已经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核元素,这与福岛核电站当初使用的核原料相符。此外,据一些参与福岛核电站善后工作的工人称,自从参与相关工作后,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东电公司公布的相关数据很可能经过了造假,手段颇为低劣。这般做法只能导致一个结果:福岛周边的核物质越积越多,最终会影响到人与海洋动物的生存。而仅为了恢复经济,日政府就意图制造“福岛食材和旅游绝对安全”的假象,这是否等于“间接谋杀”呢?

目前已知的是,为了消除福岛核物质泄漏造成的不良国际影响,日本曾斥资数亿美元,建立了所谓的“公关机构”。但凡对福岛核事故给予正面报道的媒体,都将获得不定额的资助。如此的金钱攻势,自然让不少个人、机构乃至国家为日本大开绿灯,美国作为日本最亲近的盟友,同样不例外。

包括白宫、国际原子能理事会在内的国家和组织,都对日本在福岛核事故上的“善后举动”给予了正面回应。它们的口径几乎一致,即福岛核事故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任何威胁。因为有了美国的背书,日本才敢表现得如此肆无忌惮;因为国际社会缺乏对应的监督机构,日和东电公司才可以一再篡改数据、遮掩真相。一个巴掌拍不响,日本了规则和制度的漏洞,而这种漏洞的出现正是人为所致。

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的“环评会”不过是一群政府雇员和东电公司自导自演的闹剧,其无法从根本打消众人的疑虑。很显然,日未能从事故中汲取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如果其始终不愿意正视核污染问题并彻底予以解决,恐怕该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获得周边国家的信任与认同。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