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罗伯特·A. 福尔奇克

译:顾剑 朱任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 电影《猎杀T-34》剧照

坦克是一种复杂的武器系统,需要大量的子系统和车组人员才能正常工作,为车辆提供关键的特性:火力、防护、机动和通讯。坦克乘员的数量有多有少,一般为4—5人,但可能有战斗或非战斗减员(例如瘟疫或冬季寒冷引起的疾病)。只有每一名乘员都完成其指定的任务,坦克才能充分发挥威力。一名训练不足的装填手可能是车组中地位最低的人,但是如果他不能在战斗中迅速装填主炮炮弹,就会导致他的坦克在和更快的对手进行炮战时失利。同样,驾驶员在崎岖地形上机动以及利用掩护隐蔽接敌的能力也对车组的生存至关重要。1941年6月,大多数苏军坦克驾驶员,特别是装备T-34和KV-1坦克的营,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而大多数德军坦克驾驶员都参加过一次或多次战役。德国对坦克新驾驶员的训练也是非常完善的,而红军在这方面到1942年仍是一个弱点。

作为一名坦克手,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修和后勤。当坦克开过一段较长的距离后,履带和负重轮会受到来自大块岩石、树桩和各种战场残骸的严重伤害。履带是由长销连接起来的,会断裂开来,乘员必须不断观察它有没有损坏的迹象。大多数坦克都携带备用履带,但往往缺少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的销子。好的车组乘员只要坦克能停几分钟就会检查一下履带和车轮并及时上紧。如果不这么做,履带就会从车轮上脱落,坦克抛锚。在坦克排或连里,下级军官会命令车组进行日常维护——即使是在严寒、泥泞和战斗中也是如此。

摩擦是坦克的大敌,涉水会洗掉传动装置上的润滑油,很快让负重轮轴承烧坏。例如,一辆T-34坦克在干燥地面上每开行100公里需要至少1公斤润滑油,但如果涉水就要提前更换。所有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多少都会泄漏机油, 特别是在滤清器和垫圈老化时。德国坦克发动机通常使用橡胶垫圈,在寒冷的俄国冬季,橡胶垫圈容易变脆,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导致大量漏油。炮塔系统也需要检查,包括液压槽、光学和无线电系统,主炮在远距离移动和激烈战斗后需要重新校准(通常在炮口上用校正十字线以及校正靶),如果光学望远镜和主炮由于炮塔受到撞击或一路颠簸而偏离校准,那么炮手就很难击中目标。

车主每周都要检查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磨损情况(通常从发动机舱中的微小金属碎屑可以看出磨损过大),还有电池、板簧或扭力杆以及制动系统。经常可以见到有照片把车组人员用清洁杆洗刷炮管称为“困难”的工作(5—10分钟),但与之相比真正最困难的任务是更换一根折断的扭力杆,这需要卸下多个负重轮,费大量敲击捶打的工夫才能把破碎的机件取出来(典型的野战条件下,这要花费4—6小时)。如果坦克在一根扭力杆损坏的情况下运行,转移的重量会让另一根也损坏。不过苏德双方都会让处于“降格模式”的坦克继续运行,但这样的坦克差不多也就是一座固定炮台,战斗力不高。坦克营一级最重要的车辆就是回收车和燃油卡车,它们对维持该单位的运作至关重要。

坐在坦克炮塔指挥塔里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坦克指挥官,另一类是坦克骑手。1941年—1943年,德国国防军基本上可以把适宜的军官或军士长派到指挥塔的岗位上。一名坦克指挥官应该是个果敢的人,并通过训练能够学会利用装甲部队的冲击效应、火力和机动性来完成任务。相比之下,战争之初,红军在基层指挥员和军士的训练方面是非常欠缺的,很少有坦克指挥官表现出果敢的进攻性。坦克骑手则是那些被动的人、跟随者,服从命令但几乎没有主动性的人。不幸的是,斯大林的清洗扼杀了基层的主动权,助长了队伍中的消极思想,极大地削弱了红军坦克部队在战争第一年的战斗力。对于坦克骑手来说,一种常见的事故—除了突然死亡外,就是坦克在行进中让炮管撞到地面、树木或建筑物,因而损坏。直到1943年—1944年,红军才开始出现经验丰富、具有进攻性的基层指挥员,能够在战斗中出色地指挥小单位作战,而德军的下级军官战斗素养则在1942年后逐步下降。

在战斗中,车组人员是封闭的,周围只能看到短暂经过的友军坦克和步兵。德军车长在训练中已经习惯了打开指挥塔露出头来进行机动和战斗,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周围态势,但同时也令他们更容易受到炮击、狙击手和机枪的伤害。苏军车长在训练中被教导要采取“舱盖关闭”模式,只从车内观察,事实证明这是完全不够的。对于并不重视士兵生命的苏军来说,这十分奇怪。由于苏军牺牲了对战场态势的观察,使得少量的德国坦克经常可以击败占有数量优势的苏军坦克。

(上图)1942年中期,第14装甲师的一名坦克乘员正在注视步兵扫荡村庄。德国车长接受的训练是要尽可能打开舱盖露出头来作战,以便于观察战场态势。

许多赞扬德军坦克炮火有多么致命的说法都没有注意到“舱盖关闭”对杀伤力的影响。对态势更好的观察能让德国人抢先开炮,在苏联坦克还没有发现之前就对其造成巨大的伤害。在炮塔里,主炮的射击就像在房间里发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里面很快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氨气。一个好的车组会在开炮前打开炮塔鼓风机吹散有毒气体,但打过几炮之后,苏军新兵在炮塔里呕吐的情况依然并不少见。德国坦克在行进间通常不会开炮,因为精度太低;他们更喜欢寻找一个藏身之处,地形可以遮蔽车体,但炮塔可以向接近之敌开火。相对而言,红军在战前曾试图研制火炮稳定器,并鼓励车组在行进间射击。夜间很少发生坦克战,因为坦克无法射击100米以外的目标,除非有照明弹,但这将更有利于防御的一方。

除了维修和战斗之外,车组的其余生活都集中在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睡眠上。和步兵相比,坦克乘员非常想睡得舒服一些,这经常让他们做一些不谨慎的事。1941年10月,当埃贝巴赫战斗群(KampfgruppeEberbach)的坦克冲进奥廖尔时,第35装甲团第6营的一个排离开了他们的车辆,任其无人看守,只是为了可以在附近的房子里睡上一觉—入夜后苏军坦克进行反攻,冲进了城里,眼前的场景让他们大吃一惊。

苏军坦克手西蒙·L. 阿利亚回忆说,在1942年—1943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他的车组决定睡在一个农舍里,T-34 丢在一边没人管。第二天早晨,坦克被另一支部队开走了,阿利亚则被押往惩戒部队。

在一场长途推进中,坦克车组通常可以分到几天的口粮,这些口粮很快就会被吃完,但正常的后勤服务可能要等上几天甚至几星期才能跟上来。在机动中,德苏双方都不得不从当地平民手中夺取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在1941年6月26日的杜布诺战役中,苏军坦克第12师试图进攻德军据守的列什涅夫,但他们冲进了西滕卡河沿岸的沼泽地里,有3辆T-34因为陷得太深而被丢弃。注意位于前景位置的是1辆1940年型的T-34,安装了L-11火炮。另外两辆是1941年型的T-34,安装了F-32火炮。

坦克经常被要求在夜间行动以避免敌机的侦察,睡眠不足的乘员更容易发生事故。在夜间穿越森林时,站在指挥塔里的车长被划过脸上的树枝猛地惊醒是常有的事。在夜间行进时,车长不得不经常通过对讲机和驾驶员聊天,以免他打瞌睡。

在战斗中,被击中的坦克通常只有四分之一会着火并烧毁。双方都喜欢把每一次命中都称为“击杀”,但有很大的比例是跳弹或没有击穿。根据战后对双方记录的分析,德国人夸大的坦克“击杀”数高达200%,而苏联则是500%。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已经打瘫的坦克也常常可以修复,因为穿甲弹造成的伤害常常不是毁灭性的,车组人员通常只有0—2人阵亡,其余人员负伤。因此在战争期间,某个车组多次失去战斗力并不罕见。在战争初期,苏军乘员只要自己的坦克被击中就弃车而逃。红军最后发布了一项命令,不把坦克带回来的车组要被送进惩戒部队,以强迫他们不得放弃自己受损的座车。

本文摘自《东线坦克战1941-1945》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