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特拉是俄语,黎明之意。

乌特拉行动,就是黎明行动。

《悬崖之上》电影海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悬崖之上》故事的核心。电影讲述了日本侵占哈尔滨时期发生的谍战故事,其中碟中谍、计中计,情节不断反转,十分刺激。

黎明计划,是某互联网大厂推出的创作者招募计划。

原本应该是一幅和气生财的景象,却让身处其中的创作者,在心理上体验了惊心、悲壮甚至惨烈。从而引发舆论风暴,并最终导致黎明计划搁浅。

这一事件昭示着某种结构性矛盾已经积累了太多压力,我们正身处大变革的前夜。从原本的设定来看,黎明计划就是一场闹剧,但从大的趋势考量,“黎明”二字似乎又是天启。

01

为何黎明计划成了谍战大剧?

黎明计划有三个主要角色:平台、MCN、创作者,他们的利益原本应该是一致的。创作者多一个发布渠道,多一份收入;平台获得内容;MCN赚取抽成。

但在很多创作者看来,却成了被MCN诱骗签署独家协议,入驻的平台没有流量更没有收入,退出又被重重设限。

最新进展是,涉事的互联网平台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终止了黎明计划,并且所有锅都让MCN背了。

为何MCN要诱骗创作者?平台又为何无法兑现流量和收入承诺呢?

不管平台推出黎明计划的初衷是什么,在执行层面上它就是一次KPI考核,入驻的创作者数量是考核的首要指标。

MCN原本应该是创作者和平台以及广告客户之间的中介机构,但现在已经异化为附庸于平台的寄生者。在黎明计划中扮演拉人头承包商的角色,收入也和拉人数量直接挂钩。

数量很重要,质量被忽视,为了鼓励MCN,每拉到一个有效创作者,可以得到800元到1000元的奖励,而创作者本身得到的只有200元入驻奖励。这极大地刺激了MCN的拉人热情,但也引发了鱼龙混杂和造假的现象。

创作质量审核不存在,“创造账号”撸平台羊毛不鲜见。虽然有在注册后15日内最少发文一篇的要求,但对质量没有要求,导致出现大量凑数的内容。

大平台难免会有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问题。拉人的部门,KPI完成就好,才不会管背后洪水滔天。创作者入驻平台后,创作收入是由内容审核部门发放的。面对大量低质内容,据说所有黎明计划的入驻者被丢进了黑名单,不给推荐。

最倒霉的是认真的创作者,没有流量自然也不会产生收益,之前允诺的大多成了空气。一些创作者愤而要求退出。MCN害怕创作者快速退出自己会被追责,于是又开始设置障碍,继续欺诈。

B站上有关黎明计划的视频

02

黎明计划背后的传播失衡

你认为这样就是“谍战”大戏的全部了么?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有一个关键问题陷入罗生门。让创作者签署独家协议的到底是平台还是MCN?平台是公开表示与自己无关,真是如此么?

另外,如今的互联网平台上充斥着搬运、洗稿,四处撸羊毛的人。他们用低劣内容,换取了200元入驻费,早已经全身而退,甚至还公开炫耀自己的战绩,并且因为平台和MCN成了众矢之的,还获得了不少的掌声。

最后,还有假借MCN名义骗取创作者信息的所谓代理,他们一方面赚取代理费,另一方面还会截留200元人头费。还有真正的骗子跟着起哄,借黎明计划的名头实施诈骗等等等等。

整个事件最受伤的是踏踏实实的创作者,虽然最终大多数人算是有惊无险,但被如此教育一番之后,自媒体的美梦算是彻底醒了。最关键的是,黎明计划只是众多互联网平台不合理现象的一次爆发而已,信息传播领域的整体环境并无任何改善,创作者的黎明仍未到来。

那么为何内容平台并不能保证内容创作者的利益呢?

为何大量低质、虚假内容充斥平台,而优质内容却流量稀少呢?

因为我们正处于信息传播进化当中一个极端失衡的瞬间,失衡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信息自动化(算法)权力太大,已经造成了众多负面影响。

2、互联网公司托拉斯化,为了依托流量赚取垄断收益,放任内容劣质化。

3、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处理、分类与监管严重滞后,编造、夸大、广告内容与新闻报道等真实内容混杂在一起,信息与现实产生了巨大偏差。舆论被误导、操控的次数和程度都在上升。

在这三方面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之下,创作者被边缘化、工具化,这才是黎明计划变成谍战大戏的根本原因。

03

信息自动化催生垄断

前几年共享经济大行其道,共享单车、长租公寓一时间风头无两,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简单、标准化,很方便通过网络系统执行高频管理维护工。其实它们的运行模式跟电脑内部很像,依据全息映射理论,这样构建的整个系统是最和谐高效的。

所谓信息革命核心目标不在于提高信息处理、沟通的效率,而是要把电脑的运行模式投射到社会上,改变社会旧有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在发展初期,信息自动化催生了一批新兴公司、行业。依靠自己的高效率,取代了很多传统行业。

在中国,互联网等新兴公司的发展还和资本相互促进,很快垄断开始出现。在资本的帮助下,互联网企业从充分竞争到寡头竞争,再通过合并形成托拉斯,全面控制相关产业。自建金融核心,跨行业发展的路径也有企业跃跃欲试,如果不是政府英明及时出手,康采恩恐怕也已成型。

这种简单、快速、模式化以高频操作取胜的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不论是ofo还是蛋壳都是警示,喧哗过后除了一地鸡毛啥也不剩。

租房从来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陷一:标准化成本不可控。前期符合标准的标的容易找到,而后面标差会越来愈大,改造、维护成本随之急剧提升。

缺陷二:相对于现实的复杂性,产品往往过于简单,从而呈现低质状态。如果要提升产品质量,就会导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从而此系统天然具有低质量、多数量产出的特性。

这两大缺陷,共同决定了信息自动化只能成为辅助工具,而不能成为主导。

信息自动化是一种古典的说法,现在似乎是怕这词汇会带来不好的联想,它被一个更加人畜无害、也更具科技感的词汇替代了,那就是——算法。

算法对人类社会介入最深,拥有最大权力的行业是信息传播领域。这其实是一场过于激进的实验,已经展现了太多的负面作用。

04

算法为何会鼓励低俗内容?

如前所述,算法(信息自动化)追求的是简单、标准化的标的,以便能够保持高速的操作频率。

低俗内容恰好兼具了简单、模式化、重复的特征,对于算法来说就是优秀标的,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分发到用户。而低俗内容也很容易获得用户关注,不管是喜欢、好奇还是厌恶,都会更容易贡献出点击、阅读时长、评论等数据。于是正向激励形成,更多的低俗内容被推送给更多的人。

优秀内容则正好相反,往往具有一定的阅读门槛,反套路、反模式、陌生化。对于算法来说太复杂、不标准,推荐准确度大大降低,相关阅读数据很差,于是更容易被打入冷宫。

低俗内容的制作成本要远远低于优质内容,看看充斥网络的保证月入过万的自媒体教程就很清楚了,抄袭、搬运、洗稿、一夜醒来的套路文、视频转文字、文字转语音等等秘籍,能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作者,又会制造出什么样的内容?

他们可以一天制造出几十上百条内容,再通过众多账号分发,辛苦劳作下来每天的收入也很可观,确实能达到月入万元水平。

而真正原创的作者,由于产出太少,一个账号的权重都提升不起来,更不要说多开账号了,一个月下来收入不满一千,妥妥的入不敷出啊。

于是平台上的低俗内容数量会远远超过优质内容,算法是需要大数据训练的,或者说会被自己处理的数据影响。而我们不可能指望经过大量低俗内容训练的算法,来识别、准确推送优质内容。

有人会问,这种局面平台运营方就不想改变么?

当然不是,虽然在平台发展初期,低俗内容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进入平稳发展之后,平台运营方还是很希望能够提升内容质量的。哪怕是充充门面也好啊。

可惜的是,在提升内容质量上,他们真的是有心无力。

05

垄断让平台对内容无能为力

内容创作和信息传播与工业品制造和商品销售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论是算法至上还是产业链垄断,对它们都有着更加致命的负面影响。

算法的负面影响前面已经有所提及,这里就不再展开论述了,总之,过度依据算法筛选、传播,会让内容不可逆地低俗化。

而一个垄断了创作、传播、运营、广告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也失去了筛选和准确分发内容的能力。因为,一个优秀的内容产品,一定是多方制衡下的产物,还必然是众多专业人员分工合作的产物。这两个方面,都与垄断有着天然的抵触。

首先,凭借算法(信息自动化)形成垄断优势的平台,管理扁平化,各层级以数量为考核指标、忽视质量。在这样的结构中,专业内容、优质内容都是被系统化压制的

其次,内容被粗暴分类,管理和审核人员不具备专业背景,多是缺乏经验的年轻人。这导致人工审核能力差,甚至对优秀内容有负面加成。优质内容根本没有通畅的筛选途径,反而是精心包装的劣质内容更容易获得平台奖励和人工推荐。

鼓励优质内容的青云计划无疾而终,根本原因就是这个。事实上,由于专业审核力量的缺失,任何平台的任何人为干预的激励计划,都背离了初衷,成为MCN等有心人钻漏洞、撸羊毛的圣地。有的平台甚至出现了明显内外勾结,套取奖励的现象。

结果就是平台投入了资金,但内容质量未见提升,大部分资金都被蛀虫消耗了。

第三优质内容无法在平台获得正反馈,反倒低俗化一些就会获得更多收益,这导致了优质内容低俗化的趋势。最典型的就是标题党泛滥,基本已经看不到严谨客观的标题。哪怕内容是严肃的,标题也要夸大、歪曲,因为如此才有流量。

“一觉醒来”简直就是流量密码

于是诸如“一觉醒来,X件大事发生”、“明明是XX更好,为什么YY更受欢迎?”等标题泛滥,甚至官方发布通告都用“XXXX刚刚上线了一个新平台,与你我都有关”这样无有效信息、诱骗明显的标题。

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经过这类海量信息训练的算法,会变得更加“低智”,也会对优质信息更加不友好。

最后,平台收入主要依靠广告,商业化污染内容创作,真实、客观、公正皆被削弱。创作者在平台上变现的主要途径是接商单,也就是广告。从这类交易中收取管理费也是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但这些广告内容没有标注,用户无法区分哪一个是广告,哪一个是正常内容。

既然是广告,客观立场就已经不存在了。广告平铺直叙是不会有流量的,也要有故事、有冲突。于是虚构、演绎就登场了。非客观、虚构的故事与客观的新闻报道在平台上共存,且对于用户来说是无差别的,这样就混淆了虚假与真实,而且凭借着更大的冲突、更曲折的情节,虚假比真实要传播的更加广泛。

而且因为没有标识的虚构情节的广告的存在,平台也无法对大量编造的低俗内容展开有效打击,毕竟不可能自封财路不是?长此以往,平台上充斥着虚假的编造内容,真实、客观成了凤毛麟角,民众习惯于追求刺激,而罔顾事实,舆论很容易被煽动、操控。

06

破除垄断已是当务之急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多数采编和运营是分离的,内容创作虽然也会受到商业化的影响,但内部的制衡与约束还是有效的。并且媒体各自独立,彼此竞争也会产生外部约束。再加上行业管理、监督完善,低俗内容并没有存在的空间。

信息自动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让新媒体迅速地替代了传统媒体,但是由于至今没有建立针对新媒体的有效监管,特别对于依靠新媒体占据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平台缺乏约束和规范,让信息传播以及大数据存储管理这类国家基础设施被商业公司完全控制,从而导致过度追求效率而失去了对质量、安全的把控。

互联网平台如今已成为挑战公序良俗、如何在底线上跳舞的策略试验田,一些有效的手段已经开始向传统媒体渗透。

比如某互联网大厂制作的综艺节目,密集展现了各种制造矛盾、鼓动舆论冲突的策略。这种行为,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警惕,此互联网大厂还因此获得了行业百草枯的名号。

现在的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商业公司不应该掌控完整的信息创作和传播产业链,特别是归于社会基础设施的部分,必须收归国有。只有这样,才能理顺关系,重新建立制衡,从而恢复信息传播秩序,鼓励优质内容的创作,恢复建设性的舆论环境。

具体应该归国家管理的有大数据存储和管理、互联网底层平台和内容监管三部分。当然这三部分介入和管理的方式并不相同。

大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和基础安全问题,应该完全由国家掌控,商业公司只能获权写入和调用,而不能自己存储。

互联网底层平台包括硬件基础和算法两部分,本质上与交通网络和电信设施一样,属于国家基建领域。这部分可以在国家控制下商业化,特别是算法开发应该集中国家力量,尽快取得国际领先地位,毕竟这是未来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重点。

内容监管则在开放市场的同时恢复牌照制度,国家管理的目标是牌照和机构媒体,而不是具体内容和自媒体。自媒体单独发布的内容传播受限,只有被机构媒体转载或者再发布后,才可以向全网推送。

这样可以有效地建立内容分级筛选与监控,分摊管理成本,并且可以培养专业审核力量,从而保证内容质量,压缩虚假、低质内容的生存空间。优质内容在机构媒体处会形成集中优势,有助于提升账号权重获得更多流量,并且提升推荐精准度。

机构媒体在获得更多收益后,反过来又可以回馈创作内容的自媒体,从而形成正向反馈。而自媒体也可以脱离僵化的分类限制,想写什么类别的内容都可以,只要向对应的机构媒体账号投送即可。

最关键的是,一旦有内容违规,可以保证追责有效,最大限度地保证类似问题不会一犯再犯。管理和监督会比现在更加有效。

07

个人旅游自媒体必须合作才有未来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建议,真正的执行并不会完全一样,但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历史的钟摆在向发展一端荡到极致之后,向质量方向的回摆不可避免。与此同时,自媒体,特别是个人自媒体的发展窗口关闭,以传统媒体在网上复兴为标志的,机构媒体大发展即将开启。

现在一人负责整个账号运营、创作的业余模式,将被分工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专业模式所取代。专业化会极大提升内容价值,最终引发内容产业大发展,助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于旅游自媒体来说,由于运营的成本压力很大,以往也是编故事的重灾区。有自导自演欺骗观众的,也有借负面新闻炒作,人为制造热点的。

例如,某旅游头部大V制作的在哥伦比亚雇佣保镖闯入毒枭巢穴的视频,被一名哥伦比亚当地人公开质疑,从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人物对话多方面指责他们说谎、捏造事实。

再比如,某旅游大V进入围栏踩踏受保护的丹霞地貌,被当地警方处理并引发舆论谴责。一年后当地政府聘请大V出任文化旅游推广大使,再一次成为舆论焦点。

虽然号称媒体,但最基本的专业性、对舆情的预见能力都不具备。如果上述大V在传媒机构中,大概率负面事件和舆情都可以避免。即使发生,事后的处理也会更加妥当。

这就是专业对于业余碾压式优势,当被边缘化的机构媒体因为破除垄断而重获活力的时候,专业的优势会得以发挥,不专业的大V和他们不专业的行为都会被迅速淘汰。那时,整个自媒体的环境都会发生彻底改变,个人自媒体独自生存会变得更加艰难,合作共赢会成为唯一出路。

多人合作的创作工作室、具有强大专业能力的机构媒体、服务于机构媒体的各类外包公司、创作培训机构(不是如今这类套路培训)都会获得大发展。一条视频爆红网络的草根时代将彻底终结。

旅游其实就是体验异时空的生活,是突破网络禁锢的最有效手段,未来发展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如今受限于分类狭窄和缺乏运营制作能力,在平台上所占的权重并不大。特别是疫情原因,发展受限、生存艰难。

而如果机构媒体数量上升,运营能力的提升会发掘出更多选题,整合更多资源,彻底改变旅游领域孱弱的局面。对于个人来说,尝试加入一个适合的机构媒体,或者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分工合作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都将未来可期。

注意:篇幅所限,上面很多问题并未展开论述,有兴趣的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