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今天来说说: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为什么长三角盛产院士?有四大关键。

首先,地理原因:据说人类起源于东非,非洲智人为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大约7-10万年前,智人开始走出非洲,历经了漫长岁月,智人自西向东开创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华夏四大文明区,均为大河农业文明,均创立了各自的象形文字系统,均为温带地区北纬30度附近,均要应对诸如春夏秋冬等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饱问题,于是更能调动人体及大脑储备功能,于是智力开发水平更高,根据进化论和用进废退理论,子孙后代的智商也会越来越高,于是人类95%以上的发明创造均出自温带地区。

长江中下游包括江浙地区均位于北纬30度附近,有山有水,地貌丰富,特别长江出海口地区又有海,再加上四季变换,风花雪月,于是更能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灵感,于是盛产人才。唐初的山西人王勃从洛阳出发前往岭南的交趾(今越南境内)探望父亲,一路坐船到达南昌时即兴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随后,王勃又去了岭南的广州和交趾,鲜见佳作。韩愈、柳宗元、苏轼都曾流放到岭南,都在岭南鲜见佳作。尤其苏东坡曾三次先后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苏轼在此留下《赤壁赋》等数篇千古佳作,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儋州却鲜见佳作。

其次,物产原因:长三角江浙地区物产丰饶,食物丰富,营养全面,或许是因为海产更能益智。人类祖先古猿原本只吃水果,由于出现严重地质灾害导致丛林突然消失,于是被迫下树来到草原直立行走,草原上很难吃到水果,于是只能改吃植物根茎、虫子、肉类等成为杂食动物,也可能因为营养更全面有利于大脑发育,于是脑容量大增。

第三,历史原因:古华夏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达到世界最先进、最精致,人口长期雄居世界第一,由于农业生产令人口暴涨,于是生存资源非常紧张,于是人与人之间竞争激烈,于是大家都希望拼命读书出人头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令国人的智力水平从遗传基因上得到了迭代优化。再加上古代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外族扰攘,致使大量中原文明人南迁,由于江浙紧邻中原,于是成了中原文明的承接地。东亚人的智商位居全球第一,不像欧美人大多属于海盗、游牧民等野蛮人的后代。后来,为什么西方能够发展出工商业文明主导当今世界,可能因为象形文字的缺失而失去了根祖信仰,再加上字母文字更抽象,更有利于逻辑思维的产生。

第四,江浙地区自古富庶,衣食无忧才有时间和机会学习和创造,比如欧洲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是富二代,比如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有了余粮,并且学会了用盐保存肉类,于是不必像动物那样天天忙于找吃的,于是人类开始学习和探索。

人类的智力水平原本是一样的,智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用智方向和程度,比如世界史上温带人看似文明和先进,但最后几乎都被寒带人所征服,因为寒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于是专注于掠夺和攻占,比如南宋和罗马帝国的结局等等,所以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唯GDP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