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称,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智能健身镜即将现身。

智能健身这把燃烧着的火,似乎更旺了。

自2018年,美国健身镜品牌Mirror打响知名度后,国内外的跟随者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刻、咕咚、小乔体育、亿健等新品牌不断涌现,也吸引了互联网大厂的目光。

小米、百度皆有所布局,其中百度的落地速度最快。它旗下的首款产品已上市,售价4199元,旗舰版4699元。

巨头押注,玩家层出不穷,但健身魔镜真的有“魔力”吗?

让资本动心的魔镜

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智能健身镜企业,名为Fiture,诞生于2019年。

彼时巨头们尚在观望,资本已经抛出了橄榄枝。Fiture获得的第一笔融资,来自红杉。由于此前错失了被称为“健身界奈飞”的Peloton,在看到这个项目之时,它便果断注资。

得到明星资本加持后,Fiture一路顺风顺水,陆续融资4次,最近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估值已达15亿美元。参与注资的,还有蔚来、腾讯、Z1、金沙江创投等,堪称“巨星云集”。

在一众投资机构、投资人的热捧下,智能健身赛道,成为掘金的蓝海市场。紧接着,小米、百度“横插一脚”,正式入局。

截至目前,科技公司和传统健身玩家乐刻、咕咚成三足鼎立之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当然,科技公司的技术实力,具有先天优势。

拥有百度背书的添添健身在智能交互和多元服务上更胜一筹。尤其是搭配小度,它的产品不光能轻松实现人器交互,还能提供音乐娱乐、体感游戏、天气生活等服务。

专注提供跑步需求服务的咕咚,则更专注于硬件。

不过看似产品种类繁多,实则功能大同小异,现阶段的玩家们,仍然在拼“内力”。

真需求还是伪繁荣?

事实上,健身镜是智能终端的一个分支,最终能否赢得市场,靠得绝非硬实力,而是内容生态。因为只有后者,才能成为与用户的粘合剂,并且是会员订阅和企业增收的来源。

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价格都不便宜。以咕咚为例,用户除了支付4999元的镜子费用外,还要额外支付每月999元的会员费,Fiture价格更高。

诚然,其内容覆盖了健身各个领域的课程,但是否存在此类需求仍存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Fiture所说,健身镜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有健身意愿但没有能力的人,其中“没能力”特指运动行动力差和难坚持。

但网友犀利指出定位存在的问题,即能充分利用健身镜功能的人群不需要它,而下单的人未必能充分利用产品。

简单来说,健身镜的优势或许不足以满足真正有健身需求的人,而价格又比较“劝退”一般人。

下一个“奇异点”在哪里?

伴随着华为鸿蒙系统的介入,智能健身赛道的竞争定会愈演愈烈,将不仅限于硬件本身,还包括营销、内容、零售等。

换句话说,镜子仅是一种工具,未来的比拼将会延展到任何终端上。

本质上讲,智能健身可以分解为三个角度:一是以大屏为代表的视觉;二是人机互动;三是社交。

大屏技术门槛低,难以形成壁垒,算法和社交是重中之重。

结合市场的反馈来看,AI算法仍存在内置课程卡顿、交互不够稳定流畅、动作纠正提醒延迟、识别准确性不高等问题。

这些“痛点”不解决,很难说比起手机+电视的组合,健身镜有突出优势。

关于这个新领域的种种构想很多,但尚缺乏足够的数据验证。过了预备赛,真正的比拼才要拉开序幕。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健身镜的流行,是智能化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