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

这本书浪潮之巅,

上次说到了摩托罗拉,

在1963年再次震惊了世界,

这一年他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个长方形的彩电显像管,

而且迅速成为了行业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7年,摩托罗拉进而生产出了,

第一台全晶体管的彩色电视机,

这标志着摩托罗拉的产品,

开始进入民用市场,

但是并没有想象的顺利,

1974年,摩托罗拉又把这个,

彩电业务卖给了日本松下,

所以现在很少有人知道,

摩托罗拉才是彩电的鼻祖。

到了80年代,

摩托罗拉推出了68000微处理器,

这个我们之前也讲到过,

被IBM的场外小组采纳成为了,

最早的电脑处理器,

随后他在数字处理芯片DSP上面,

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给摩托罗拉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金矿,

直到今天这个金矿依然存在,

当然如果要说摩托罗拉,

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那还得说是他的,

民用蜂窝式移动电话,

也就是早期的大哥大,

这是在80年代初发明的,

摩托罗拉也就自然而然的,

成了手机的发明者,

1990年,摩托罗拉的营业额,

做到了100亿美元,

在IT公司中,仅次于IBM和AT&T。

但是此时欧洲和美国开始了,

移动通信标准之争,

欧洲用了GSM标准,

而美国则搞出来三个标准,

有两个跟GSM差不多,

还有一个是CDMA,

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当时摩托罗拉的模拟手机,

属于第一代通信技术,

他在这个里面占据了垄断利润,

所以很难做到自宫,

去做不靠谱的第二代技术,

即使研发了,也是进展缓慢。

相反当时像诺基亚这样的公司,

在模拟通信技术领域,

干不过摩托罗拉,

所以就绕道而行,

率先布局了二代技术,

当然一开始数字手机是很丑陋的,

甚至信号还远不如模拟手机。

大家一定还记得,

大哥大的样子,

超级大还有一个天线,

又重又笨,这是因为在摩托罗拉内部,

总是一种技术决定论,

他们觉得只要能通话清晰,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但这点恰恰在二代通信技术市场,

成为了摩托罗拉的致命伤,

其他品牌纷纷在外形和设计上,

进行突破,而摩托罗拉则反而落后了。

摩托罗拉的工程师,

甚至嘲笑诺基亚和三星,

说他们竟然把同一款手机,

换个彩色的壳子,

就当新产品卖。

但是没想到这个市场就是人傻钱多,

用户还真的买账,

另外,此时摩托罗拉掉进了,

三代接班的泥潭,

之前我们讲了摩托罗拉,

是个家族企业,

所以他的发展就比较随机了,

主要看继位者是个什么人,

而总体来说加尔文三世,

并不是个混蛋,

但也没有能力去管理,

一个十几万人公司,

他比较中庸,

所以他只能按部就班,

慢慢地坐吃老本。

摩托罗拉毕竟是个巨人,

他的每一个计划,

都是伟大的不得了,

1991年摩托罗拉,

联合好几家投资公司,

启动了铱星计划,

就是要发射77颗卫星上天,

然后形成一个,

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

1996年,第一课铱星上天,

当时引发了轰动,

但是这个工程,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钱了,

整个项目投资50几亿美元,

每年维护费就要几亿美元,

所以铱星的电话,

要卖到几千美元的天价,

而每分钟通话则高达3美元,

这么贵的费用让用户望而却步。

发展了10年也才20万用户,

还没有iPhone一个月的用户多,

拥有极高技术的铱星公司,

在2000年就不得不宣告破产,

整个伟大的计划也宣布失败,

而摩托罗拉也在这上面,

赔掉了十几亿美元。

但是,最倒霉的并不是赔钱,

而是赔掉了时间,

当全球都在搞GSM的时候,

摩托罗拉却把过多的精力,

和资金投入到了铱星上,

结果让三星诺基亚占领了市场,

此时还祸不单行,

摩托罗拉在芯片业务上,

也败给了英特尔,

被寄予厚望的苹果公司,

此时也因为内斗江河日下,

而微软扶持的英特尔,

成为了一家独大的芯片公司,

而在手机领域,

他跟德州仪器的差距也在拉开,

所以可谓是全线的溃败。

2001年还赶上了科技股崩盘,

摩托罗拉的股价,

从50美元跌到了8美元,

甚至加尔文三世不得不引咎辞职,

摩托罗拉也结束了家族的统治。

但新来的CEO,

也就那么回事,

大规模裁员并且分拆了,

半导体业务出去,

将公司的战略方向,

定位在手机之上。

但组织运转不流畅的问题,

并未解决,作者说,

三星几个月就能发一款新产品,

而摩托罗拉半年都发不出来,

而且他的设计成本极高。

但摩托罗拉骨子里,

还是有贵族的自尊,

他始终看不起三星和诺基亚,

这样的公司,

认为他们都是玩花架子的,

但也始终不明白,

自己的技术这么牛逼,

为什么消费者死活就不买账,

作者说,主要是因为全行业技术进步,

导致的边际效用缩减。

就好比,原来一台低价电脑,

和高价电脑差距巨大,

低价的电脑可能连游戏都运行不了,

而现在基本几千块钱的电脑,

已经可以通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摩托罗拉作为计算机芯片,

和通信行业的先驱,

但却没有走到最后,

反而到成了先烈,

经过几次被并购,

如今的摩托罗拉除了品牌还在,

已经是面目全非,

先被谷歌吃下去,

又吐给了联想,直到现在,

摩托依然没有做出一款复兴的手机,

而联想整个移动部门,

也是毫无作为,

所以两个弱者走到了一起,

还想逆袭?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摩托罗拉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

旧金山之所以叫这个名,

是因为最早的淘金热得名,

大家都到这里来开采金矿,

但是发财的不多,

有一个卖牛仔裤的到火了,

而100年之后,

这里果然出现了矿,

但不是金子而是硅,

对于美国的整个电子工业来说,

这里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在美国的百强公司中,

硅谷几乎占据了一半,

而全世界最大的风投公司,

也基本上都在这里出没。

加州贡献了美国GDP的六分之一,

而这绝大部分来自于硅谷,

目前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

也都来自于这里,

这里是创业圣地,

更是造富圣地,无数年轻人,

在这里年纪轻轻就有了数亿身价,

这样他反过来吸引着更多的全球人才。

但其实大家看到了贼吃肉,

而忽略了贼挨打,

虽然硅谷创造了无数的浪潮,

但是有更多的公司在这里失败,

成功的永远都只是极少数而已,

而他们在总结经验的时候,

往往会用到一个词叫做运气,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有的产品方向正确,

但就是太超前了,

也会失败,有的踏准节奏了,

但团队不行,

技术不对路最后也会损失。

只有全都赶对点,

才有可能创造神话,

比如你现在让马云和马化腾,

再创一次业试试,

即使以他们首富的身价,

也无法再造一个阿里巴巴和腾讯,

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硅谷的文化是不鼓励加班,

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是主动去公司,

甚至周末也经常跑去,

每周工作100个小时,

是很常见的事,

这个跟日本的管理完全不同,

在日本是有加班文化的,

即使你事情都做完了,

你也得耗在那里加班。

而在硅谷大家却有着做不完的事,

一方面是因为真的热爱,

另一方面是危机感,

这里的竞争太激烈了,

硅谷的失业率远高于美国平均水平,

甚至你在硅谷,

打出一个广告说合伙创业,

背后的意思就是没有工资,

这样竟然也能收到上百封简历。

所以作者说硅谷是一个嗜血的地方,

要想生活的有品质,

千万别去这里,

硅谷就是压榨你能力的地方,

有能力的人在这里可以获得,

非常好的机会,而没有能力的人,

在这里则会比较悲惨。

最残酷的现实是,

硅谷没有老本可以吃,

这里绝不论资排辈,

你如果干得不行,

分分钟就会被年轻人取代,

而且全世界的,

高技术人才都汇聚于此,

你要面临印度人,

墨西哥人甚至是中国人的竞争。

硅谷这几十年走来,

硅的含量越来越低,

也就是半导体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硬件和集成电路公司,

在硅谷越来越少,

反而是互联网做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

现在硅谷里面,

又开始兴起了基因和生物技术,

比如谷歌就在试图让人类变得长生不老,

而风投现在也越来越看好。

所以没有了金矿,

他依然叫旧金山,

没有了半导体,

硅谷也还是硅谷,

时代在滚滚向前。

下一章我们再来看看,

在硅谷的这几十年发展中,

还有哪些匆匆的过客,

他们虽然没有做到伟大,

也没有引领过浪潮,

但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

他们确实是很强大的公司,

有些名字甚至是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