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雪纷飞的11月,收到了9月下单的秋装”。自预售全面“入侵”电商平台以来,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

从前延时发货几天,消费者都要计较一番,如今只能默默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上“预售”商品随处可见,女装频道更是“重灾区”。10件大衣,5件发货时间待定。

为了降低库存风险,商家采取营销手段可以理解,但预售真能解决问题?

万物皆可预售

从前电商购物,消费者下单、发货、收件,全程不过3-4天,即便是偏远地点,多至5-6天,快递也能顺利送达。一旦商家患上“拖延症”,用户随时可一键取消订单。

预售,一般只发生在小众爱好群体中,比如汉服、洛丽塔、JK制服等的爱好者。由于衣服受众少,商家为了节省成本,采取“一手交钱,一手开工”。

但最近两年,这种销售方式逐渐普遍,甚至是双十一之类的大促,都变成了“教育”消费接受预售的重要环节。

一开始,或许大众尚能接受,毕竟双十一单量大,商家发货压力剧增,情有可原。

但自2017年,这个本来只有一天的节日,硬生生被拉长至20天。更夸张的是,今年10与20号,预售活动已经拉开序幕。

原来只要打上“预售”标签,商品的价格便会相对较低,时至今日,商家们似乎更“高傲”了,更不会因此设置优惠。

与此同时,预售的范围不断扩大。衣服需要时间赶制,可以理解。但酱油预售着实离谱,难道商家接单后才开始酿造吗?

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充斥了大量吐槽预售的帖子,可以说消费者“苦预售久矣”。

好一招“风险转移”!

事实上,商家延时发货,分为几种情况。

一是为了试探大众对产品的接受度。尤其是上新前,先小规模生产,再根据预售情况调整,能有效降低商家积货风险。

另外,受产能影响,商家无法短期内生产足够商品,但为了抢占市场,预售成为避免客户流失而采取的手段。

看似合情合理,但科技君认为,这些做法并不合理。无法如期交付货物,商家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只能是消费者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本就处于弱势一方的用户来说,既付出金钱,又付出时间,还要面临商家可能违约的风险,着实不公平。

除此之外,电商平台的规则也会影响商户的选择。

众所周知,为了防止产生纠纷,平台设有“超时赔付”功能。

只要超过时间尚未发货,消费者便可发起投诉,并获得赔偿。即便商家之后发货,赔的钱也不会退回。如此一来,卖家宁愿把发货日期延长。

归根结底,预售模式之所以盛行,是平台与商户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买家利益的选择。这也注定它不能长久。

“预售”绝非一劳永逸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预售开始仅4个小时后,“顶流”主播薇娅、李佳琦便迫不及待发布了“战报”。

销售金额之大,使得网友纷纷感叹“突然不识数了”。数据统计,李佳琦直播间预售额106.53亿元,薇娅82.52亿元。

天猫、京东等也陆续跟进,开启了“秀肌肉”模式:首日预售金额超过去年20天活动期;前4小时预售人数较上年增长40%等。

捷报频传的背景下,预售被包装成增长的利器,但消费者体验,谁来保证?

小红书上,不少网友表示,正在逃离电商。还有人认为这就是商家的“PUA”,必须抵制。

科技君认为,没了预售,或许还有其他营销手段出现。但最终活下来的商家,一定是为消费者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