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美] 丹·汉普顿

译 :王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打人类第一次尝试在战争中使用飞机,地面上的人就开始想方设法要把天上的这些家伙给轰下来。早在美国内战时期,就有人用载人气球侦察敌人的动向,但显然当时没有太好的方法来对付这些气球。但仅在5年之后,普法战争期间,德国人就在马车上装了一门小型的加农炮,为的就是给法国人的气球开个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地面防空能力也在逐步提升。1914年12月,英国皇家空军开始对德国人的轰炸机感到忧心忡忡,原因很简单,德国人的轰炸机理论上是可以飞到伦敦进行轰炸的。于是英国人开发了一款37毫米口径的“砰砰炮”(Pom Pom Gun)。1917年6月,14架德国“戈塔”G.V(Gotha G.V)轰炸机以80节的速度在伦敦上空投弹,造成了包括46 名不满10岁儿童在内的共162人死亡,这证明皇家空军的担心不是多余的。而37毫米“砰砰炮”也发挥出了它应有的能力。一年之内,德国轰炸机被击落了28架,德国人在遭受巨大损失后停止了空袭。这场空地对抗,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双方的力量都是微弱的,但却标志着战略航空力量的首次使用与防空时代的来临。

(上图)陈列于博物馆的在1915年伦敦首次空袭期间使用的37毫米口径的“砰砰炮”(Pom Pom Gun)

随着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改进,那些用来对抗它们的系统也变得更加致命。旧时那些仅能击落以80节速度缓慢飞行的木制轰炸机的防空系统, 已经无法应对二战中速度越来越快、机动性越来越强的新式飞机。这意味着防空系统必须装备更精确的瞄准系统来攻击目标,于是英国人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套自动化防空火控系统—“克里森”射击诸元解算仪(Kerrison Predictor),虽然它最初是为了对付轰炸机而设计的。

随着瞄准系统的升级,武器系统也有了长足进步,而稍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两款最好的防空炮却都产自中立国家。瑞典的博福斯公司(Bofors) 制造了一种40毫米口径的轻型速射炮,将其作为防空炮使用再合适不过了。博福斯还不分敌我地向各路武装力量出售武器,以此体现自己“商业中立”的立场。顺便说一句,把博福斯从钢铁厂转变成兵工厂的人是炸药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瑞典制造的“欧瑞康”(Oerlikon)20毫米炮在战争中被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作为近程防空武器。有趣的是,这款炮的衍生产品则装在了轴心国两款最出名的战斗机—日本三菱生产的“零”式战斗机和德国空军的“梅塞施密特”Me 109战斗机上。

德国人还研制了“飞拳”(Fliegerfaust)系统,虽然很简陋,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套便携式地对空导弹系统。它由很多管子组成,看起来像一门加特林炮,实际上却是手动瞄准的20毫米对空火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德军“飞拳”单兵肩扛式防空武器

“瀑布”(Wasserfall)则是大名鼎鼎的V-2火箭的衍生产品,它有一套无线电控制瞄准系统,由操纵人员手动瞄准并控制它撞击目标。该系统用来应对数量庞大的美军轰炸机机群,但在实战中遭遇惨败。

在朝鲜战争结束和越战刚开始的这段时间里,飞机和防空系统的能力已经远超二战时期的水准。这导致空中作战任务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近距离空中支援和高空精确轰炸等作战方式。像U-2这种高空侦察机,飞行高度超出了任何战斗机的升限,就连地对空导弹也很难对它造成威胁。

1960年4月9日,一名叫做鲍勃·埃里克森(Bob Ericson)的美国飞行员证实了这一点。他驾驶U-2侦察机从帕米尔山脉进入苏联,此时米格战斗机、防空炮,以及成千上万知道他在哪儿却只能干瞪眼的苏联人的诅咒都对他无效。他毫无压力地飞越了苏联最敏感的4处目标,其中就包括了在萨雷沙甘(Saryshagan)的地对空导弹测试中心。

但仅仅几周后的5月1日,另一名U-2侦察机的飞行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Francis Gary Powers)突然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这对一名侦察机飞行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惊讶地发现,他的飞机是被几枚俄国人称之为S-75的地对空导弹击落的。值得注意的是,北约为了混淆视听,宣称击落U-2的防空系统名为SA-3“果阿”(Goa),但实为SA-1,其被部署在莫斯科周围,用于抵御美军B-52轰炸机的侵袭。

(上图)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间谍之桥》便是以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被击落为故事背景展开的。

长达35英尺,直径达2英尺的SA-2(即S-75的北约命名)拥有超过3马赫(3倍于音速或时速2600英里)的极速和80000英尺高的射程。如果被这根5000磅重的飞行电线杆击中,那你的飞机不太可能会有几块完整的地方。

加里·鲍尔斯的侥幸之处在于,SA-2的雷达制导系统虽然不是那种不靠谱的新设备,但离彻底完善还有一段路要走。那时是电子管年代,还没有现在的微型芯片和超级计算机,所以要瞄准一架在7英里高空飞行的喷气式飞机, 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不过加里·鲍尔斯驾驶的是一架大型侦察机即U-2,它与战斗机不同,体积庞大且笨重,飞行轨迹容易被预测,这确实有助于3枚SA-2 导弹击落他的座机。所幸,他最终活着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随着苏联人不断努力,美国飞行员的命运也变得越来越黑暗。另一名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U-2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少校(Rudolph Anderson)就没有鲍里斯的运气。1962年10月,他在古巴被SA-2导弹击落并阵亡。

这些事件最终逼迫五角大楼开始认真地考虑飞机上的电子对抗系统是否需要与时俱进。这些系统包括雷达告警接收机、箔条和热焰弹。雷达告警接收机能告诉飞行员自己是否已经被地面的雷达给盯上。干扰导弹制导的箔条可以让飞机暂时从雷达上消失或者难以分辨,热焰弹可以掩盖喷气式飞机那灼热的尾喷口。不过上述措施仅仅满足自保需求,能够干扰对方雷达的攻击型干扰吊舱才是掌握主动权的装备。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有相关设备都相当原始甚至尚未出世,但是U-2的频繁损失让五角大楼下定决心发展对抗地面防空导弹的能力。

本文摘自《F-16“蝰蛇”飞行员:震撼人心的现代空战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