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儿子任平读大学时经常把华为驻合肥办事处的车开出去玩,任正非知道后飞到合肥,对办事处负责人说:你要是敢再借车给他我撤你的职!

办事处的人知道任正非军人的作风,再也不敢把车借给任平了,也不敢再搭理任平的任何要求,再借车给“少爷”自己就真的要卷铺盖走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任正非跑到学校,把任平训了一通,要他专注于学业,生活艰苦朴素,严格自我要求。做完这些,仍不放心,回深圳后央求自己看重的华为元老郑宝用多关照提点任平,收任平为学生。

任正非作为一家高速成长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每天事情焦头烂额,为什么会对儿子这么一件小事大动干戈呢?因为他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唯一的儿子爱之深责之切,他比普通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感情更为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缺席孩子的成长,离婚后孩子跟随母姓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进部队,工作忙经常不着家,女儿和儿子都照顾得很少。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不顺,遭遇诈骗,被单位开除,欠下了巨额债务,家庭矛盾也比较多,和妻子孟军离婚。女儿和儿子都选择跟母亲一起生活,负气改了姓氏为母姓孟。

任正非对于两个孩子始终是心怀愧疚的,即便他们对自己埋怨,任正非还是努力尽做父亲的责任,探望关心孩子,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父子无隔夜仇,慢慢地女儿和儿子的心结也解开了,也逐渐理解了父亲的不易和苦衷,儿子孟平又把姓名改回了任平。

2. 爱之深责之切,一辆小轿车引来雷霆之怒

虽然对孩子都十分疼爱,心有愧疚,但是吃了很多苦的任正非更懂得“惯子如杀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绝不娇惯溺爱,凡事严格要求。

任平在青春期十分叛逆,贪玩不爱学习,任正非心急如焚,一有时间就做任平的思想工作,给他请名师辅导,最终任平度过叛逆期收心学习,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

正当任正非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又听说一件事气不打一处来。原来任平学会了开车手痒痒,周末没课的时候经常借华为驻合肥办事处的车出去游玩兜风。

任正非从深圳飞到合肥,见到办事处负责人,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任平只好老老实实上学,还得时不时接受老师郑宝用从深圳过来的考核指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家人子女永不接班

女儿孟晚zhou和儿子任平都是大学毕业后,在其他单位工作了几年后进入华为,一进华为就是在一线,是最普通的办事人员。

尤其是女儿孟晚zhou,进入华为的时候,华为还在初创阶段,条件比较差,孟晚舟最开始做前台、文书和接线员,由于低调又姓孟,除了几个元老,别人都不知道她是老板的女儿。

孟晚zhou接线员的工作一干就是好几年,后转到会计岗,一步一步经历近20年成为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zhou个人能力强作风低调,颇有任正非的风范,在她被提名进入董事局的时候,全票通过。

任平在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悄悄进入华为基层工作,和姐姐孟晚舟一样,埋头工作不事张扬,同事们也不知道他是任正非的儿子。他先后在行政部门、市场部门、客户服务部门等多个岗位工作,稳步历练自身的本领。

任正非创办了华为,又带领着华为员工将一个皮包公司发展成业务遍布全球、有22万员工的高科技企业,外人看到的是风光,但个中复杂滋味,他自己明了。未来把华为交给谁是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接班人这个问题,他曾经有很多挣扎,从人性的角度看,华为是他一手创办,肯定是想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是任正非在2014年就公开表态:家人子女永不接班。

一方面,华为是一艘高速前进中的商业巨舰,对掌舵者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是一个万里挑一的商业奇才,才能带领华为健康发展并发展壮大。这方面华为和任正非都曾经有教训,李一男的阴影犹在。

另一方面,执掌华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处不胜寒,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强大如任正非,也曾经因为巨大的压力而患上抑郁症、癌症,家人子女若无非凡才能,推上掌门人的位置,对他们自身和华为都是一种摧残。

4. 传奇复杂的一生

任正非创立“轮值总裁”制,几位高层元老轮值当华为总裁,避免权力向一人集中,凡事民主集中决策。又宣布家人子女永不接班,接班人由zui合适的人来担任。

推行人人持股制度,华为员工满一定年限,均有股份,人人是华为的主人,华为员工与华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这就是任正非看做人做事的通透和智慧,早已放下了对权力和金钱的执念。同行又是同龄人的柳传志多次表达对任正非的欣赏,表示任正非是一个真正的强者,“我挺佩服任正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正非的一生堪称传奇,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是一个普通人的极致。他将传奇复杂的一生经历都写入了《任正非传》一书中。

少年贫困艰辛,从贵州大山走出到重庆读大学,受父亲牵连学会蛰伏。再进部队做技术兵,服从命令脱军装进企业,遭受社会捶打被除名欠下巨债,离婚。

中年失业失婚,找不到工作,无奈“干个体”创办华为,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必定是人前显贵人后受罪,华为好几次走在了危险边缘。经历荣耀也经历屈辱和磨难,经历拥戴也经历背叛,经历高峰也经历低谷。

他的一生的经历是别人几辈子也不会有的,看待问题的格局和视野更是别人所不能比,智慧而通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读这本书吧,读后你对人生、对工作、对生活的理解会截然不同。关于创业、管理、经营、人际关系处理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人生正迷茫或者工作进入瓶颈期,读这本书,一定会让你茅塞顿开,获得力量。

一位77岁的老人,还在苦苦坚守在一线坐镇,直到等到自己的女儿晚舟归航,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