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从农村迁入城市,城市化逐步增长,同时由于充足劳动力产出在我国建设成果上看目前经济建设也在同步加快。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人是社会性动物,城市也必然是人们集聚共同发展的场地。

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英国也早已在18世纪60年代时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后世证明了:人口的流动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城市及经济的建设具有其重要意义。那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的人口迁徙又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是什么让当时的英国农村劳动力放弃世代生活的土地转而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呢?是挑战新鲜的刺激?又或者是迫于无奈的被动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截然不同的环境,一场有始无终的冒险?

早在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欧洲人民就为世界展示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和追求财富的决心。于他们而言,新的地点不仅代表未知的困险同样也是一场藏在冒险背后的珍贵宝藏。同样的,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劳动人民来说,不曾生活过的城市不也正散发着引人探索的神秘魔力吗?

但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中世纪的英国城镇内和农村之间虽然直线距离并不远,但一堵围墙隔起来的是两种近乎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城内繁华,城外部分家庭甚至难以维持生活;城内工作机会多,城外人均拥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城内安全,城外则时刻提防着简陋栅栏拦不住的危险;最重要的是,城内人民要求"权利和自由"时,城外甚至还在沿袭农奴制度。试问,如果结合以上情况,给予大家一个选择的权利,那哪一种会更得人心?

于是显而易见地,城内的生活的确引人向往。

但一个被坚硬围墙隔绝起来的地方又怎么会那么容易进去的呢?首先就城镇内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对来自农村的迁徙者表示欢迎,毕竟对于当时来讲城内资源有限,保障已有的城内人民利益有时更为重要。于是,在一些狭隘的城镇内同步出现一系列针对那些外来迁徙者的政策,与此同时一些默认的不成文规定也在城镇中得到传播。

例如,曾记载,外来商人不得在城镇内外购买羊毛、兽皮以及其他商品,除非是从本市市民的手中购买。甚至,在纽卡斯尔城镇内市民可以在城镇内外以及住处内外随意扣押外来人,并且不需要征得当地长官的允许。到了中后期,迫于生活压力农村向城市迁徙的人数不断增长,此时城镇内对于外来人的限制更为严苛,在城镇内对于外来人的限制更是比比皆是。

有地区规定农奴身份的外来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市民的义务同时需要缴纳各种费用用来购买城内市民的身份;也有地区直接规定只有自由人才可成为当地市民;更为严苛点的甚至表示,仅有城市行会组织成员才可以获得当地的市民身份。早在中世纪的英国对于"农村户口"改成"城市户口"的难度就可略见一斑了。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即使迁徙者知道迁徙的不易,但迁徙仍不可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回到迁徙者的故乡,共同看看不被轻易接受的“失败”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新环境的打拼失败并不影响回乡的重头再来,家乡是港湾更是重新开始的勇气的底气,但在当时中世纪的英国也同样如此吗?或者说,在当时农村已有的条件真的可以承担一个家庭生活的压力吗?很显然,依据目前的史料来看,答案均为"否"!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由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英国的羊毛出口量及纺织品需求量都大大增加,此时养殖业成为利润颇丰的行业,于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圈地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被赶走,新兴资产阶级以及新贵族强占土地,农村劳动力流离失所而地主圈地养殖获取巨额财富。

托马斯·莫尔也曾在《乌托邦》里这样写到:“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蛮横,甚至要把人吃掉……”

因此,此次的圈地运动又被后人称为“羊吃人运动”,可见影响的恶劣程度。虽然早在被封建制度统治时期,英国就曾出现过地主压榨农村劳动力的圈地运动,但此次规模浩大的圈地运动仍然是使农村劳动力的生活真正陷入危机乃至最终选择背井离乡的直接原因。

农村劳动力的土地份额在减少,但人口数量保持着增长的总趋势同时保持增长的还有谷物的价格,生活成本增长家庭生活重担也大大增加。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为了生活以及适应当时已有的条件,农村劳动力必须做出改变以求自保,因为当时无家可归的人数不断增长。要想活下去,那么改变势必要出现。

首先,多余劳动力的转移流动。人均土地份额在不断减少,但出生人口保持增长趋势,那么对于一些人来说,家庭中已有的农活可能不再需要他们付出工作,为了生活对外的流动无疑是重新获得工作的一种必然结果。

其次,如何妥善利用"季节性失业"这一时间段?在当时农忙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但到了冬季由于天气等原因,农业工作无法继续同时农村劳动力拥有长达一个季度的"无薪休假"时间。或许在今天放假是一件值得轻松的事情,但在当时没有工作无异于温饱难以解决。因此,冬季也逐渐成为"流动打工"最常见的季节,可见即使客观条件不允许农业发展但主观认识中不能松懈。

最后,农业生产始终具有其局限性,易受到多种影响,同时由于当时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农业发展道路受限。在中世纪的英国,农业属于典型的粗放型农业,虽然将耕作制度由两圃制变为三圃制,但限制农业发展的根源即技术无法得到改变。仅仅依靠着劳动力的投入,很容易就到达了当时"增长的极限",因此农业难以成为出路,如何寻求谋生方向也成为当时比较重要的一点。

基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当故乡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家庭的生活时,新的工作成为生存的关键,而流动则是成为获取工作的一种方式。于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城镇中和农村截然不同的高就业率成功的吸引了迁徙者的目光。

一场迁徙蓄势待发。

三、 矛盾中妥协,妥协中出现的最优化产物

新城镇的排斥,传统农村里的生活困境,对于那些背井离乡寻求新机会的迁徙者来说,似乎路的两边都被划上了大大的叉,上边还写着显眼的“NO”。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虽然面对着绝境但同样也可能是一个曾经未曾有过的突破。

对于当时来到新地区的迁移者来讲,迁移自身的难度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当时接纳新移民的城镇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新旧冲突间的矛盾和妥协?一场冒险,来自双方,一场平衡,最终受益同样也是双方。因此即使当时的迁徙者受到一些城镇内的法规针对,但在矛盾的背后随着一个小小机会的破冰定然能获得一片春意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英格兰西南诸郡以及东南肯特威尔顿等地区,由于农奴人身束缚较弱、劳役负担轻,人口流动较大,劳动力转移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也远超于当时英国的其他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后,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出口的纺织品数量增多,城镇内的工厂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所需劳动力大大增加,流动人口成为充足的“后备军”。

迁徙者从农村走入围墙内的城镇,获得工作,维持生活;城镇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远超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经济实力也随之不断提升,为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曾经的矛盾和冲突,不知不觉,双方受益。

结论:

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世纪的英国部分农村劳动力曾经经历了一场从农村到达城市的迁徙,过程并不简单,被进入的那堵城墙,甚至改变了往后城市的发展。在这场迁徙中可以看出城镇和农村的作用力都是相互的,城镇给予就业岗位给予机会但同时伸出阻碍试图磕绊住尚未成熟的"迁徙之路";农村给予生活的困境成为农村劳动力向外寻求出路的推动力,但又通过农奴等制度限制迁徙者的人身自由阻碍向外出走。

但同样的,正是二者的相互较量和妥协才最终形成了之后新城镇的模样。据统计,英国在农村劳动力迁徙的过程中收获了数以百计的新城镇,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同时更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