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刚久必柔,柔久必刚,交警执法导向亦不能出此理也!

早在2006年互联网文化方兴未艾之时,交通警察“敬礼式执法”就横空出世,在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的功力加持之下,不仅始作俑者晋级为初代“网红交警”,效法复制者更是百花齐放、亮点纷呈、各领风骚于一时,一时间敬礼次数节节攀升、上不封顶,以至于交警上路如果不敬一、二十个礼,自己都不好意思面对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弄潮儿顺势而为、突破窠臼,将交警敬礼成功升级为 “交警行大礼”——下跪式执法,以烁古震今的肢体语言填补了一项“世界空白”, 将人类交警文明执法理念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当文明执法蓬勃发展至2015年时,风向陡变——核心媒体突然开始对“教科书式执法”进行了遮天蔽日式的密集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由“柔”变“刚”之始也!

新导向之下,一线交警们又完成了 以“规范执法”为荣、以“卑躬屈膝”为耻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而爆红于2018年底的“李云龙式执法”交警则将刚硬执法推向了高潮,主角陶其冬中队长也成为了受官方认可的正能量网红交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李云龙式执法”的介绍与官方评论,请观看以下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微笑交警”、“7次敬礼”,特级优秀民警的工作方法该如何被基层复制?

3年过后,正当基层交警们好奇“网红交警”榜样为何持续没有“推陈出新 ” 时,2021年11月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出重磅推文,向全社会详细介绍了“ 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湖南省和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公安机关爱民标兵、长沙市劳动模范、长沙市十佳人民满意警察、长沙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获得嘉奖6次 ”的公安英模——交警刘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文介绍,刘辉同志被群众们称为“微笑交警”,曾面带微笑向违法群众敬礼7次,讲法明理,终将违法女士感化。纠正违法20多年来没有被群众投诉过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被投诉”是基层交警的噩梦——对于普通一线交警来说,“执法数量与被投诉数量的正比关系”似乎成了困扰基层的怪圈、难易破解的顽疾。而刘辉同志能做到20多年不被投诉,就凭这份工作能力,特级优秀民警的称号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决策层在此时介绍刘辉同志,背后的深层次用意基层同志们也是心领神会的——又一个由“刚”到“柔”的历史区间正式开启了!

对于基层交警来说,当务之急不仅是把“微笑执法”、“敬礼执法”的全套本领从箱底翻出来,而且学以致用、古为今用,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交警笑容的感染力、敬礼的亲和力成为拉近警民距离、赢得群众支持的有效途径。

没错,怎样温暖违法群众,这是摆在全国交警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在此“新风向”下,近日发生在浙江慈溪的违法女士咬伤交警案就值得我们对照剖析。

一名女士 跨越隔离栏过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违法行为被执勤交警发现后,女士不愿意配合交警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交警核实身份并告知罚款10元时,这位女士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图片来源:光明网】

沟通不畅后,女士勃然大怒,一口将交警咬伤。下面是执法视频。

“微笑交警”、“7次敬礼”,特级优秀民警的工作方法该如何被基层复制?

本案中的交警之所以会吃亏,显然是还没有跳出“李云龙式执法”的惯性思维,结果搞得一地鸡毛。如果再不转变执法理念的话,就算违法人员都被处理了,可是身体也承受不了每天被咬一口的职业风险啊,更何况还有没完没了的被投诉、情况说明、诫勉谈话……试问这样惊险的职业生涯又有几人能挺得住?

那么,如果本案换做刘辉同志现场处置,又会是怎样一副画面呢?

首先可以肯定,一定会比普通交警的处理方法更加艺术、更加人性,违法女士一定会幡然悔悟,实现“情理法的高度统一”、“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但是你要问具体怎样处理?小编水平有限也实在脑补不出来(这也不能怪小编哦,如果真有那水平,小编不也早成优秀民警了)。

因此,相信很多一线交警朋友也和小编一样,热切盼望“刘辉工作法操作细则”能早日公布并送教上门,让特级优秀民警的工作法成为大家可学习、可复制的执法模板,将公安英模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到最大,带动全国交警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出“李云龙”的思维定势,一起翘首期待新一轮春风的沐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