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讲了布列斯特要塞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按照德军总参谋部战前的构想,距离边界只有一俄里远的小小要塞,大概一个冲锋就可以搞定。6月22号凌晨,布列斯特周围和国境线其他地方一样的寂静,夜晚就几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布列斯特要塞里原本是驻扎着苏联西方面军的两个步兵师。但是不巧的是,主力部队开出去训练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团部直属分队以及非战斗人员,比如工兵、通讯兵、医务兵、内务部队,甚至还有军乐队。就两个团,而且还没有重武器。

6月22号是礼拜天,苏联人还都沉浸在这个夏日轻松愉快的生活当中,战火硝烟如同传说,虚无缥缈,遥不可及。很多中高级军官跟往常一样,坐着火车到明斯克或者维尔纽斯度假去了。而河对岸磨刀霍霍,随时待命的德军距离他们只有一俄里(1066.8米)。

凌晨2点,德军四十五步兵师第一线突击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地潜伏在布格河西岸,预定攻击位置。很多德国士兵感到非常惊喜,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了一列从德国开来的火车隆隆驶过布格河铁路大桥,进入布列斯特火车站。这是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根据条约规定中,德国要向苏联提供的物资,其实也是德国故意迷惑苏联的。这列火车缓缓驶进布列斯特车站,开始更换列车的底盘儿,这样才能走苏联的宽轨轨道。一般这个火车的轨道是1.2米,苏联是1.4米。此时此刻对岸熟睡的苏军绝对想不到,一小时后战争首先从这就爆发了。

6月22号凌晨3点半,随着猛然轰鸣的炮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苏德战争爆发了。布列斯特要塞,对岸德军集中了12个炮兵营和攻城重炮,对要塞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炮击。同时德国空军经过战前周密的时间计算之后,也准时越过边境,对要塞和堡垒狂轰滥炸。大名鼎鼎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带着恐怖的尖叫向下俯冲投弹,经过持续一个半小时的火力集袭,德军密集的炮火集中轰炸了要塞的大桥、城门、炮台、军火仓库、医疗救护站、食品仓库、军营、军官宿舍。轰炸期间每隔4分钟持续10分钟齐射。就是说中间休息的时间只有4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德军的炮击下,苏联的军需仓库被摧毁。更重要的是,各个堡垒的供水系统遭到破坏,丧失了功能。很多苏军官兵在睡梦当中就被炸得粉身碎骨或者不省人事。在德军强大火力的支援下,45步兵师发起了第一轮攻击,仅仅用了4分钟强渡到了布格河对岸,5分钟主要由工兵突击部队组成的第二攻击波也渡过了布格河,两个分队互相配合,经过短促战斗,迅速穿越了布列斯特要塞区西面的要塞进入到南面的要塞,直扑指挥部所在的中心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到达中心堡垒的德军被眼前的景象闪瞎了钛合金狗眼。刚才各种口径的大炮轰了这么半天,难道打的是假炮吗?这个中心堡垒仅仅就被蹭破了一点点皮,几乎是完好无损的。即使是亚当夏娃这两门卡尔臼炮,吐出的2吨多重的炮弹对堡垒造成的迫害也只是啃掉了块肉,根本没有伤筋动骨。隆隆的炮声剧烈的爆炸声把守卫堡垒的苏军从睡梦中唤醒,迅速进入到战斗岗位。

2010年,俄罗斯拍了部电影,叫《布列斯特要塞》,有这一段情节在电影当中被演绎得非常真实。德军顺利地通过了一个城堡的大门,然后乘搜索阵型从西往东走,德军正在前进,突然之间营房大门,苏军发起了标志性的乌拉冲锋,乌拉就是万岁。全世界冲锋的时候喊口号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这个苏联,一边冲一边喊乌拉,再有就是小日本万岁冲锋。班灾、班灾就是冲锋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种各样的兵种,各种各样的制服,甚至只有很少的人拿着枪,因为当兵的睡觉时候,枪弹是分离的。德军直接就蒙圈了,之前在西线法国打仗是顺风顺水,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基本上在这种状态下,法国那些少爷兵直接就投降了。然后到战俘营里泡德国女人去了。所以德国人特后悔,怕俘虏。我们跟前线浴血奋战,这帮人在后方搞我媳妇儿,这算啥事儿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见过这种傻横傻横的苏军冲锋,德国人一下子被打蒙了,一下把德国兵打的是抱头鼠窜,苏联士兵是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拿着手里的随手抄的拖布,扫把,门栓等武器放倒一个德军,就捡起德军掉倒在地上的步枪射击。仅仅百十来人的冲锋一下就把德军先头部队冲成了两截,一部分德军退到了中央堡垒的教堂里据守,德国人都晕了,我是来进攻的,怎么变成我防守了。另一路直接掉头往原路跑。红军这次冲锋是德军开始进攻以来,布列斯特要塞的第一次反冲击,收到了奇效。于是第一批攻入中心堡垒的德军很快被清醒过来的苏军实施的逆袭挫败。守卫者是一举把德军赶出了中心堡垒,这个时候的德军终于知道了眼前的这些敌人,真的不像波兰人和法国人似的那么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