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著名自媒体账号“某哥量地球”发布一则新视频,到广东潮汕挑战蹭饭。一发就火了,短短几小时一下子窜到43万播放量,6287条评论,1.6万点赞。为什么火爆,因为话题很有趣又敏感,按海哥说法,“有人说,能在潮汕蹭到饭,简直不可思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某哥”,号称“中国蹭饭第一人”,这几年专门到全国各地蹭饭拍视频,几乎哪里都去了。从荒无人烟的山沟,到高大上的顶级酒店,一一“厚着脸皮”挑战。我平日偶尔看看,应该说,基本都很顺利,过程时不时有点小尴尬,可绝少全程黑脸的。到潮汕去,见多识广、三教九流都都应付得666的这位“哥”都怕了,因为“这是让陌生人腿抖”的地方。

我老家是潮汕的,看着有点紧张,生怕“胶地人”出啥洋相。可确实比较尴尬的是:一路下来,这位哥碰到的所有潮汕乡亲,一听蹭饭、一听要进门拜访,立马警觉起来,连个笑容都没有,更别说开门迎宾了。最后一点“温馨”处,就是在潮安一处小巷子里,这位哥碰上一群年轻人在开吃,一说来意都欢天喜地请他入席干饭。可这“温馨”都是更尴的,因为这群好客的年轻人,是贵州来的,根本不是潮汕本地人。“潮汕是中国最难蹭饭的”,这个判断似乎得到验证。后续还有一些自媒体跟进,同样是灰头土脸地以失败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看评论区,也有趣。大体是两队人马:外地人觉得“很寒心”,再度觉得潮汕人精明、冷漠甚至吝啬,连口饭都讨不到太应该了;而潮汕本地人,只觉得“很受伤”,只觉得严重受误解,有理说不出。我作为潮汕人,也觉得抱歉,但也以为确实需要论道几句。

潮汕人,肯定不吝啬不冷漠,至少不格外如此。但要说“蹭饭”,我也觉得估计真是全国最难之一,另一个就是上海。

眼前突然蹦出几个陌生男,抬着机器,衣着光鲜的,一开口就是普通话,还说要蹭饭,要上门坐坐,以我经验论,99%以上潮汕人家不但会直白拒绝,而且吓一跳,回头赶紧关好门,嘱咐家里小孩留神。在外地诸如四川湖南江西等地,碰壁自然也多,但概率上50%就差不多了。这个某哥多年视频也可以证明。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广东上海开放最早,内地什么“活久见”的怪事乱事,广东人都提前几十年领教过,对人的警惕心或许是最强的。而潮汕人的特点,又可说是广东人中最显著的,防范心要加倍。同属粤人,隔壁的客家片梅州兴宁大浦,就以“自来熟”式的热情好客闻名。记得10来年前我到梅县去,不说蹭饭了,人家是拉着我这陌生人吃饭,搬出最好的酒肉招待,还会礼貌问你不妨多住几天。这等事,潮汕人是不大会的。但又不能说是冷漠或吝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人们,几百年前就满世界跑,心思是够精明,世界级巨贾多的是;可偏地理位置又较封闭,可谓中国宗法社会最后的“堡垒”,平日就好抱团一致对外。如此,很自然给外地人留下一种“既精明又保守”的地方性格印象。比如我这样的潮汕人,和老家人比不算闷了,和北方人打交道,就给人内敛清冷的错觉。因为我话不多,酒不会喝,不大懂得怎么活跃气氛,更不擅长开玩笑,应酬能力很弱,呼朋引伴那种是干不来的。一位深交至友,就和我说过,当年刚和我接触那会,觉得我是那种“精明、冷漠的南方人”。我觉得,外界对潮汕人的误解,多半与此相似。

不吹不黑地说,以我观察,潮汕人的性格特征,其实是“外冷内热”。不仅是性情如此,行事风格也是如此:对陌生人冷,对熟人热得不得了。你说潮汕人不好客,可实际上,任何一户潮汕人家,都会把客厅做到最大、把客座弄到最好,再穷的时代都必备一副大茶座,上置一副好茶盘,顶好的“茶米”总要备几样,镇日开着大门迎客。

而且,除非实在不会做人,几乎每户人家,你从早到晚任何时刻拜访,都会发现高朋满座,齐聚一块呷着“鸭屎香”单枞茶,纵谈的热火朝天。我也算半个走南闯北的人了,别的地方从没见过这个盛况。

我上大学时,到湖北,某日去同学家做客,发现他们连茶几都没有,才知道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如潮汕人一样,把待客看得这么重要且家常。

听说南方某省一般不窜门,有来做客的,订好就是递上一瓶矿泉水,这在潮汕是难以想象的,客人只怕也会觉得受羞。我的母亲,一个50多岁的潮汕大妈,前两年给我打电话时,常说正在请一个外省陌生人吃饭。

一问,原来这“陌生人”是来推销饲料的,开头几次来以为是骗子直接不理,一来二去交谈多了、信任感有了,动不动就请人坐下来吃饭,“也是年轻人,和你一般大,跑来跑去怪可怜的”,这是我老妈妈的原话。她这种言行表现,也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潮汕本地人的待客之道,与对外心理。

所以,潮汕人在外,最不好打交道,又最好打交道。外省人拿捏不了那个分寸感,就很容易误解。比如,和潮汕人做生意,若以为约来喝个酒喝到吐,再慷慨激昂称兄道弟一番,就能十拿九稳了,那的确不好搞。多数潮汕人连啤酒都过不了3瓶,如何接你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的潮汕人,其实是公事公办,“闲间”坐下来先操弄一波工夫茶,备器、生火、倾茶、温壶、洗杯、润茶、刮沫、冲注、滚杯、请茶一番后,徐徐中把事挑明、把利弊说清、把难处讲开,当对坐频频点头时,这事就算十拿九稳了。

潮汕人一般不爱整花里胡哨的外务,精明是很精明,在商言商嘛!但实际颇有古风:谈判时斤斤计较,怎么挣钱怎么来;可一旦讲定,按合约来就好了,绝不暗地里做手脚,占你便宜。这叫投资绝少,后顾无忧。难乎哉?不难也!

当然,不好处,就是这种处世法,不免显得温温吞吞,不够豪爽。有时,不在节拍上,也看不懂你在想什么。

前几年,我一湖北籍好友,到深圳教书。某日家访,是一潮汕家庭。上得门,广东大夏天的热得慌渴得很,就盼一口凉水。家长呢,见是老师来,立即正襟危坐,严肃起来话也不多,马上泡茶,显然深得潮汕人尊师重教之传统遗传。

可这一泡不要紧,五花八门犹如杂技一般的程序,看得他眼花缭乱口焦舌燥眼冒金星呀!好不容易,终于等到那家长将茶杯毕恭毕敬“挑”到他手上时,起码半个小时都过去了。他眼一闭心一横嘴一张,那热水烫得他差点马上嘴角起泡,忍不住都要喷了。

回去路上,他就给我打电话,一通抱怨连连,“你们潮汕人真折腾呀,老子再也不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