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战火纷飞的时候,有很多孩子就已经可以提枪上战场了。他们的样子虽然稚嫩,可不能否认的是他们拥有着不输于大人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奋战的决心。

向轩就是投身革命的小战士之一,他七岁时便加入红军,九岁便跟着大部队过草地,翻雪山,许多大人都没有熬过来的坎儿他咬咬牙坚持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身份并不简单,他是洪家关贺家的后人,贺龙的外甥,向轩是注定会成为战士的人,因为他的身体里流着烈士的血。

一、坎坷幼年,两次丧母

向轩的生母贺满姑是贺龙的胞妹,也是最早一批投入革命的女战士之一。向轩还在娘胎里时就跟着母亲一起革命。可能是这样的“胎教”培养出来一位果断勇敢的小英雄。

1928年,贺龙在湖南桑植发动武装起义,本来一切顺利,可在收尾阶段贺龙被上级派往其他地区进行武装斗争,贺满姑和姐姐贺英留在桑植继续守备,没想到敌人看贺龙不在,就往红军驻地发起猛烈进攻。

在这期间贺英跟贺满姑两人的队伍冲散,贺英在得到妹妹消息时贺满姑连同她身边的三个孩子已经被土匪抓进监狱。抓贺满姑的人是痛恨贺家姐弟的反动团小头目张恒如,之所以活抓贺满姑,就是想从她的口中逼问出贺龙和贺英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敌人低估了贺满姑,尽管她在狱中饱受折磨也没有向敌人透露一个字,可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终于有一天贺满姑买通监狱里送饭的一位大婶,让她给自己带鸦片,希望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果可以活下去谁不想活下去?可如果活着的代价是背叛革命,那么死亡就是伟大的。

贺满姑吞下鸦片,她的生命结束在美丽的30岁。敌人对贺满姑的死十分恼怒,就想拿她的三个孩子出气,可当时向轩兄妹三人已经被贺家的远亲掏出重金赎出去了。

敌人盛怒之下,便拿贺满姑的尸身出气,处以凌迟之刑,他们用了两百多刀,刀刀见骨,最后砍下她的头颅,挂在城门上。一是示众,二是为了找出贺龙和贺英的踪迹。

贺英看到自己的妹妹连全尸都没有留下十分悲愤,但理智让她不敢轻举妄动,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一些看不过去的百姓们在夜幕降临后,将贺满姑的尸身和头颅偷了回来,进行安葬。

百姓的眼光是雪亮的,红军对他们的付出他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所以在红军遇难时他们也愿意伸手去帮一把。

安葬完妹妹后,贺英将年龄尚小的外甥和外甥女送回家乡,由族人照料,自己亲自照料向轩。

向轩被大姨接到身边后,得到她的悉心教导,他失去的母爱在大姨身上重新出现,面对贺英的照料,他好几次都脱口叫出“妈妈”贺英看着小外甥稚嫩的脸庞十分疼惜,在跟贺龙商议后,就让向轩彻底改口,叫她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轩自小就看长辈们打游击战,用手枪,自己的生母更是经常双枪扫敌军,所以向轩一直缠着贺英想让贺英教自己用枪,如果是一般的家长可能会以孩子太小为理由拒绝,可贺英却觉得向轩的这个要求很符合贺家人的作风。

从贺龙堂祖父贺廷壁那一辈起,贺家的孩子就没有一个孬种,不论男女,个个都是心怀忠义的志士,再加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他们奋战在游击战场,背后树敌不少,贺家多一个人会使枪,就多一份安全。

所以当其他三四岁的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向轩就已经跟贺英学习怎么用枪,这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会在日后保住向轩的性命。

贺英并没有因为向轩年纪小就过分宠爱他,反而对他十分严格,向轩想要学枪,那么就一定要把枪给练好,绝对不能半途而废,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武术技能。

所以向轩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在严格的训练中度过的,这段岁月虽然艰辛,但对于向轩来说无疑是幸福的。

可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的日子很快就在一声枪响中结束,在向轩七岁时,贺英被身边的叛徒打中,命悬一线,她把向轩叫到身边,给他一个小包袱让他去找大舅贺龙,去找红军。

向轩的眼睛里充满不舍,可他没有办法,他留下来,只不过是多一具尸体,还不如逃出去找到舅舅让他为母亲报仇。

二、找大舅替母报仇,加入红军

向轩的逃跑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为了斩草除根,他们派出一支队伍去追向轩,并且说明可以不要活口。

向轩逃入地形复杂的后山,可是很快就被敌人追上,但对方因为他是个小孩子,并没有太大的戒心,这让向轩找到生机,他从贺英交给他的包裹中摸出一把手枪,并且熟练的向对方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没想到小孩子居然会开枪,一时间措不及防被打伤,向轩趁着这个时机,往后山深处逃去,可他还是太小,体力不济,很快就被敌人追上,并打中右脚。在这危急时刻,游击大队的副队长廖汉生及时出现救下他。

廖汉生在听完向轩说的情况后,给贺龙发一份电报,希望贺龙可以派人来接他的外甥,可当时信息闭塞,这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传到贺龙那边,向轩实在是等不起,于是他便跟着一个姓刘的乞丐一路奔波,终于找到贺龙。

自贺英将小包裹托付给向轩起,他就没让它离过身,现在终于遇到了自己的亲人,向轩把包袱递给舅舅。贺龙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几个金饰和几枚银元,是自己姐姐的傍身物,如今她把自己傍身的东西交给孩子让他转交给自己,是把向轩托付给他了啊!

想到这里,贺龙的眼眶顿时湿了。他一方面安排向轩进卫生部医治脚伤,一边组织队伍去给贺英报仇,很快在休养的向轩就听到喜讯,自己母亲终于大仇得报了!

这件事之后向轩意识到武装力量的强大,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变得更强,那么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次两次失去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于是他向舅舅发出申请,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红军的一员。

贺龙思索再三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向轩成为史上年龄最小的红军,他本来在后勤部做着一些简单的活计,可是安稳的日子才过去两年,战场上再次出现转机。

1935年,红军正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即将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贺龙看着外甥瘦小的身躯实在不像能奔波的样子,他本来想把他托付给更安稳的后方,可向轩却不愿意,他虽然年龄小,但很能吃苦。

看着眼前倔犟的外甥,贺龙恍然间将他和贺英、贺满姑的脸重合起来,他们的眼神中是同样的坚韧!这是他们贺家人,贺家人哪有怕吃苦的?再说对于向轩来说,他身边最熟悉的人也只剩下自己,自己又怎么能再把他推给别人呢?

于是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多了一个九岁的孩子。

三、在长征中度过童年

一个九岁的孩子走完了长征路,这个故事离奇了些,在向轩跟其他同龄的儿童团团员提起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可他们没想到这故事毛主席信了。

毛主席本来是路过,可听了孩子们的争论停下了脚步,他看着眼前的小萝卜头说自己参加了长征,兴趣上来问他谁可以证明,向轩说贺龙!他这么一说,毛主席得知向轩的身份,便说了句:“我信。”

得到毛主席的肯定后,儿童团的人也都相信,于是围上来问参加长征是什么感觉?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向轩叹了口气,因为长征的路是真的苦,当时长征路上最难熬的不是日夜不分地赶路,而是要忍受饥寒交迫。

他们是先爬的雪山,雪山上的风像刀子一样每刮一下就感觉能把人的脸皮割破,小向轩刚开始还能顶着寒风顺利的跟上大部队,但是随着海拔增高,他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步伐也越来越慢。

队伍里的战士们想背他走,可是在这样缺氧的环境下光是行走就已经十分费力,向轩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所以坚持靠自己走下去。

爬过了冰冷缺氧的雪山,他们在过草地时又遇到难题——粮食根本不够。

队伍散开在草地上寻找可以吃的东西,可是找来找去实在没什么东西可以吃,之前已经有红军走过草地,状况跟他们相同,粮食不够能吃的草叶早就被前一批吃光,怎么办呢?

领队的人一咬牙吩咐队伍里的人挖草根,说草根也能吃,于是他们这一支靠着吃草根才走出了这片漫漫无边的草地,但不可避免的,还是有许多红军永远的留在这方土地上。

长征的艰辛和牺牲的战友给向轩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但与此同时他的内心深处也生出来一股信念,那就是红军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却还不放弃希望,还有什么是红军完成不了的呢?

四、我是一个一般的军人

长征顺利结束后,贺龙意识到向轩虽然已经投身革命事业,却缺少文化知识,一个十岁的孩子不接受教育,这太不像话了。于是就把他送去学习文化知识,直到学成,才让他继续加入革命事业。

向轩不愧是出身革命人士之家,他在战场上表现十分英勇,凭借着一股不怕死的气势奋勇杀敌,从一名通信班副班长一路晋升到八路军358旅警卫连的连长。

在这期间很少有人知道他跟贺龙之间的关系。

贺龙很疼爱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外甥,与此同时他对向轩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在他的培养下,向轩虽然年纪不大但颇具胆识。

有一次旁人劝贺龙让他把向轩带在身边干一些简单安全的事情。毕竟这是贺家姐妹用性命保下来的人,可贺龙还没表态,向轩就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身为忠烈贺家的人,骨子里向往着战场,跟敌人厮杀是他心之所向,他才不愿意跟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虽然安全却失去了拼搏的选择。

贺龙听到这话十分感动,他本身也不愿意滥用职权,于是便放手,让向轩单独去闯荡。

向轩来到战场上如鱼得水,他身上有股不怕死的冲劲,每次作战都能给战友们意想不到的帮助。按照老一辈人的说法,上战场这种事情其实很奇怪,你越是怕死,你就心生胆怯,在战场上也就牺牲的越快,可你越是不怕死,阎王爷也不敢收你。

正如上面说的,阎王爷是不敢收向轩的,因为他不怕死。向轩在战场上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就是在某次战役中,敌人的炮弹直接落在他的脚下,向轩被炸得血肉模糊。他们这次的任务是捣毁敌人的通信系统,向轩为了提高武器的杀伤力和精准度,改造了一款土炮,战友们也很相信他做的武器,于是将它应用在战争中。

土炮一响,敌方通讯系统果然被炸得粉碎,任务顺利完成。可没等向轩他们庆贺,敌人就发起猛烈的反扑,敌人的火力太猛,向轩跟他的战友们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负伤。

向轩的上级贺炳炎听到这件事后,马上过去进行慰问,可向轩的惨状让他眼眶红了,因为敌人的炸弹就在他身旁炸开,所以向轩身上基本没一块好肉,更让他难受的是卫生部的人告诉他,向轩的右眼可能会保不住。

贺炳炎是军中为数不多知道向轩身份的人,向轩受伤的消息也被他第一时间告诉贺龙,贺炳炎跟他报告完之后,就在一边等着贺龙批评他。

可贺龙只是沉默一会儿,并没有批评贺炳炎,而是说:“他牺牲了也没关系,别人的孩子能牺牲,我的孩子也能……”

这次受伤之后,向轩去继续在军队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的伤口越来越多,身体里还残留了许多战争带来的弹片,向轩称它们为自己的勋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军事网制作关于《寻访英雄》的栏目,向轩便是他们的寻访人之一,当时向轩老先生已经94岁高龄,可他的精神依旧矍铄。

在记者用“英雄”来称呼他时,他跟记者说,自己没有立过什么特别的功劳,只是一个一般的军人,真正能被成为英雄的人应该是那些在革命中流血、牺牲可能连名字都没有的人。

记者跟他提起祖国如今的盛景,向轩老前辈眼中满是欣慰,他和他的战友们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如今祖国能够和平安定,永享太平吗?虽来之不易,但向轩还是替他之前牺牲的战友们,父辈们看到中国冉冉升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