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穷查理宝典,

继续讲查理芒格,

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风格,

跟彼得林奇截然不同,

他们是玩实业的,

玩股权控股的,

而彼得林奇是玩基金的,

所以巴菲特他们是集中投资,

经常说,

老巴

我们就是等待好球出现,

然后努力打出本垒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菲特芒格甚至嘲笑,

大学里的课程,

说很多都是无稽之谈,

比如股价波动是衡量风险的尺度。

什么通过组合来规避市场风险,

这在巴菲特看来都是纯扯淡,

他们要做的就是,

用合理的甚至便宜的价格,

购买具有可持续竞争性的企业。

有人说,不对啊,

不是说鸡蛋不能放在,

同一个篮子里吗?

反正芒格他们觉得,

这是一种误导人的错误,

他们觉得好的投资,

都是分散度很低的。

如果把最好的15个决策剔除,

那么伯克希尔的业绩就会很,

傻逼

所以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

而是极大的耐心,

等待机会到来,

然后孤注一掷的抓住他。

芒格给优秀的企业做了个比喻,

他说两个企业,每年赚12%,

注意这个12%很重要,

巴菲特通常把股市,

比喻成年化收益12%的债券,

也就是说你长期持有好公司,

最差的年化收益就是12%。

第一类年赚12%的企业,

到年底他可以把钱装进你的口袋,

但第二类企业不行,

这第二类企业总是要把,

赚到的钱拿去维持他的竞争优势,

比如增加设备,维护设备等等,

比如那些建筑公司,

比如高速公路都属于这第二类公司,

芒格说自己很讨厌这样的公司。

芒格和巴菲特,

开玩笑的时候常说,

如果当时喜诗糖果要不老实,

多管咱俩要10万美元,

咱两这种抠逼,

肯定就闪人了。

巴菲特说,

他可能多要1万美元我就不干了,

现在想想都后怕,

得亏碰到个老实人,

才没有错过了大牛股。

所以后来他两尽可能的互相提醒,

遇到好公司就别老讨价还价,

太抠门这样不好,

但几十年下来他们依旧抠门,

比尔盖茨夫妇都吐槽,

都这么有钱了,

老巴

竟然还老请我吃汉堡,

每次都没超过100美元。

巴菲特的错误里面,

最严重的就是因为他抠门,

要么就是该买的没买,

要么就是本该多买的,

结果却买了一点点。

他经常会自我反省,

甚至直接计入机会成本,

跟芒格说,

你看我们又失去了几十亿美元,

这种不赚钱就当赔的观念也真是没谁了。

每次大危机都是,

价值投资者欢呼雀跃的好机会,

这时候才有非常好的价值投资的机会,

他们盯住了公司的使用价值,

也就是他的利润,

那么公司价格便宜了,

利润是不会变的,

所以巴菲特每次大危机,

都会大量买入股票,

甚至自己之前买的被套了,

他也一点都不关心,

而是不断的加码买入。

反而是大牛市让他通常很纠结,

他不喜欢卖掉股票,

但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心仪的公司,

总是想打包把后几年的业绩,

一笔给他的时候,他也动摇了。

他一年已经把几年的钱都赚出来了,

那么完全可以休息两年,

而如果这两年股价跌了,

他就可以把公司都买回来,

按说这个逻辑没问题,

但巴菲特再想,

我怎么知道他会跌下去?

万一一直涨呢?

那我不是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既然公司没问题,

是那种不断增长的公司,

他就尽量不卖,

除非是他认为基本面变了,

要不就是找到更好的东西了,

他才会卖出。

芒格认同曼昆的经济学思路,

他说重要的是机会成本,

而不是绝对成本,

机会成本是什么呢?

比如你能选择A或者B,

A的收益是3%,

B的收益是5%,

那么你的选择B的机会成本,

就是丧失掉A的收益的,

那个成本也就是3%,

相反你要选择A不选择B,

那么你的机会成本就大于了收益,

你这笔买卖显然亏了,

现在买房就是这么一个事情,

存银行定期机会成本已经大于了房租。

有人问芒格,

你关心宏观经济的变化吗?

他说我只关心伯克希尔,

下面的各家子公司,

顺便看看商业报纸和杂志,

然后就能了解一些宏观的东西了,

并不会特别去关注。

芒格跟彼得林奇一样,

鄙视股票经纪人和基金经理,

说他们的存在还跑不赢指数,

所以对一般的小白投资者来说,

你不需要去选择什么,

老老实实的定投指数就好,

知道上证50,沪深300,

中证500,创业板指数,

还有红利指数,这五个指数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你的自选股全部删除,

你的投资业绩就能上来了,

如果有点国际视野,

顶多价格标普指数的etf,

还有港股恒生指数的ETF,

其他的真没必要关注了。

你不懂股市的话,

或者你再股市还没赚到钱的话,

先老老实实的做10年指数,

再去做个股和其他基金。

芒格对于会计制度也很能吐槽,

他说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道德沦丧,

成为了财务造假的帮凶,

而会计制度有问题,

做报表的出钱,

当然会计师的屁股,

就会向着企业一方,

而实际上使用报表的人,

才是财报存在的意义。

他还提到了一个指标叫做EBIT,

我们之前讲公司估值的时候讲过,

这是未计息利润,

不包括利息,税收,

折旧摊销等等的利润,

保险行业通常用它来估值,

而芒格说,这个EBIT还有个名词,

叫做狗屁利润,他什么也不是。

芒格说,每个人都应该懂会计,

起码能大概看的懂财报,

因为会计就是商业活动的语言,

你看懂财报,

的的

才知道什么叫商业行为,

芒格也不是会计,

他也不是数学家,

但在投资上,

你至少要能够看得懂,

大概知道怎么算的。

很多投资上的知识,

芒格和巴菲特都是根据,

其他学科研究出来的,

比如他们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

动物在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才能繁衍。

东北虎只能在东北,

大熊猫只能在四川,

扬子鳄就在扬子江,

所以一个公司如果想变得优秀,

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那个环境。

一个什么都想干的企业,

是不可能伟大的,

只有专注力才会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

以及建立强大的护城河优势。

工业时代的规则就是,

你生产的这种商品越多,

也就意味着你的生产优势越大,

你的生产制造成本越低廉,

质量也就更好,

所以我们原来说,

物美价廉可以同时存在。

我们讲经济学思维的时候也提到,

高昂的广告费,

不但不会增加产品的成本,

反而由于购买量增加,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而这种优势,

反过来也支撑力你,

在电视上不断的广告轰炸,

比如宝洁,这就是他的价值所在,

别人无法与他竞争,

规模优势是在工业化时代,

无法逾越的护城河。

著名的管理大师,

杰克韦尔奇说在一个领域,

要数一数二,

这才是强大的商业逻辑,

因为强者恒强,

往往一个产业成熟了,

就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所以韦尔奇的思路就是,

关闭不赚钱的业务,

集中优势兵力发展,

自己的有生力量,

让强业务更强,

而不是试图让弱的业务变强。

往往你期待的这种结果不会发生,

反而会浪费你很多的资金和精力,

有人说杰克韦尔奇是个刽子手,

他解雇了成千上万的人,

但他说,让他们见鬼去吧。

我们必须保持在,

我们涉足的领域数一数二,

否则我们早晚会退出,那

样之前花的钱都是白花了。

杰克韦尔奇的赢!

写的很好,他的选择,

不要老觉得老板没人性,

动不动就裁员,

其实解雇这些人正是为了,

对更多的没有解雇的人负责任,

敢于壮士断腕这是需要勇气的。

总不能让一个业务,

把整个公司都拖死,

杰克韦尔奇上任之前,

整个通用电气死气沉沉,

负担极大,而他上任之后,

铁面无情的砍掉了很多业务,

只做精细化的有竞争优势的业务,

通用电气越来越强大。

所以这也给我们思考,

如果你根本无力打败一家公司,

就努力在细分领域战胜它,

兵法讲究集中优势兵力,

歼敌有生力量,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当年解放战争我们就是,

这么干掉国军800万大军的。

你冲上来占我的解放区,

我就让给你,不跟你做对抗,

等你分兵驻守了,

我回来捡软柿子捏,

一个一个把你捏死,

捏到最后,我在一举反攻。

商战中也是如此,

比如京东,

一开始就只卖电脑,

然后3C最后什么都卖,

亚马逊也是从卖书起家,

卖着卖着就什么都能卖了。

这些年媒体就经历过这些变迁,

比如财经媒体从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成为一个细分领域,

然后有人又在财经中继续划分,

比如股市的、房产的、商品的、产业的。

现在还在进一步细分,

比如有专门做美股起家的雪球,

专门翻译国际资讯的华尔街见闻等等,

也都活得不错,

在细分市场里面站住脚了,

就可以逐渐扩张了,

比如雪球已经开始更加关注A股了,

也推出了蛋卷基金。

这就是芒格说的,

优势业务,有了优势业务,

才能像圆规一样扎下去那个点,

然后绕着这个圆心来花圆圈,

这才是一个优秀企业该有的模式,

下次我们继续分享一下,

查理芒格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