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企查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天眼查窃取数据的控诉”,称天眼查窃取平台基础数据、剽窃大数据分析报告,已留存证据即日将提起诉讼。

随着一纸声明,企查查与天眼查的纷争再度闯入大众视野。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实际上,作为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的两大巨头,企查查与天眼查“互撕”情形已久。

早在2018年,双方就因为“企查查”商标注册产生了争执;2019年,天眼查表示平台广告宣传语、广告视觉效果等方面被企查查“碰瓷”侵权;2020年,企查查则在微博向天眼查“开炮”,称天眼查通过虚假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公众,以此来争夺用户抢占市场份额,给其以及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显然,企业信息查询市场已进入数据领域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新阶段。那么,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经营合规性究竟几何?

根据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官网均显示,其数据来源为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官方网站、国家版权局等官方网站,其平台搜索引擎系统只是以非人工检索方式自动生成用户检索的已经依法公开的企业信息,以供用户查找和使用。

然而,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12日晚间,近30天来,主流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中,天眼查涉81条投诉,企查查涉34条投诉,启信宝涉4条投诉。投诉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涉及投诉方认定的“虚假评论”“诱导下单”“自动扣费”“信息错误”“信息滞后”“电话短信骚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既然都声称信息数据来源于官方公开信息,为何会出现屡被投诉的情形呢?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企业信息查询工具,天眼查、企查查、启信宝等平台收录了全国上亿家社会实体信息来满足商业市场查询需求,包含上市信息、企业背景、企业发展、司法风险、经营风险、经营状况、知识产权等多种数据维度。同时,这些平台又像透视镜一般,将企业经营主体的相关信息透明化。

然而根据各平台官方信息及用户体验,这些平台的业务范围早已不限于企业信息查询,已演变为主动推送、同步相关企业变动信息等方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某些平台在信息的生成及推送过程中,时不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形。

换而言之,部分信息已被“重新加工”。虽然不排除机器流水线算法为部分信息“张冠李戴”的原因,但从责任而言,从业人员及运营商或仍难逃其责。

关于“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根据各平台网站公开信息显示,天眼查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子基金旗下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企查查为“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启信宝则是“官方备案企业征信机构、人民数据官方合作伙伴”

那么国家有关部门对征信机构的管理是否有相关要求呢?

在信息数据保护重要性日趋凸显的形势下,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出台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征信机构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得篡改原始信息。

此外,征信机构在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过程中发现信息错误的,如属于信息提供者报送错误的,应当及时通知信息提供者更正;如属于内部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更正,并优化信用信息内部处理流程。对来自不同信息提供者的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信息不一致的,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二查”争执不下,启信宝、爱企查等平台加速布局的局面下,企业信息查询赛道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的“战火”。

未来,随着企业信息查询平台走向差异化竞争阶段,在信息来源接近的情况下,平台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信息关联性及企业潜在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数据深层价值的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

来源丨源点credit

编辑丨顺 顺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近很多读者都在看

我都认真的当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