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国之本,这些年来中国也一直将教育放在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综合实力增强,如今中国的教育资源已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可也是在此时教育部却又作出了新的改革变动。

在2017年时教育部公开宣布新计划,表示要在2020年时实现国内普高与中职人数比例5:5。这相当于一锤定音,未来将有一半的读普高的孩子去读职高。这也不禁让国民感到疑惑,如今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孩子们都有机会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为什么偏偏选在这时又要分出去一部分,让他们去读职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国家作出这样的选择,也是考虑到中国国内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就业难题,虽说现在教育资源不再紧缺不假,但是面对国内各所高校20年来接连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直接翻了8倍有余,比如在2020年时,我国国内应届毕业生总计达到874万,较前一年增加了40万。

面对如此多的毕业生,社会上各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却没有随之增多,反而已经降至49%~60%,这等同于未来将有很多毕业生面临着走出校门却无事可做的迷茫。曾经大学生也是各个企业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可现如今应届毕业生却成为各个企业眼中“无工作经验”的代表。

寒窗苦读多年,走出校门却没有工作可做,这导致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即失业。走投无路之下,甚至有不少人开始“家里蹲”过着啃老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同时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经济政治环境不断发生改变,国内制造业形势也在愈见靡颓,在2016年时,制造业占国内经济比重可达32.45%,可是到了2019年时,这个数据就已经降至27.17%。这些年来关于制造业“用工荒”的话题我们也再熟悉不过。

或许国人也很难想象曾经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现在制造业却已经下行到如此地步,但偏偏制造业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们断不可舍弃的发展环节。

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互联网行业的盛行,中国制造业确实承担了较大的压力,大多数80后和90后因为受教育程度较高,所以他们在选择工作时也更偏向于新兴且发展势头更盛的互联网行业,而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者,未必都是那些我们印象中坐在办公室写代码的程序员,他们可能是与互联网电商有关的“骑手”“主播”甚至“快递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有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两个月就新增了58万骑手,而这几十万的数据中有四成都来源于制造业成员。他们选择做外卖骑手的原因也非常直白,无非就是“工资高”且“时间自由”。

而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各个地区都已成为普遍现象,对此我国社科院专家也曾表示,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比重正在逐渐减少,我们有必要阻止这种情况持续恶化。当然同时我们也要反省制造业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

首先就是因为制造业员工的薪水普遍过低,2020年疫情的发生导致全球经济都陷入停摆状态,中国虽然较早控制住疫情,但是国内工厂却也因为订单骤减而发展困难,纵然官方也始终提倡要加强经济内循环,可是仅是国内有限的市场难以拯救整个制造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数据显示,在今年3~6月份中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接连3月下降到6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仅有51.9%,比前一个月又下降了0.8%。

第2个原因就是社会仍有对技校、职高出身的歧视,如今伴随着最早一批90后也已经步入30岁。工厂的招新标准也逐渐转移到以90后和00后为主,然而这批年轻人生活水平较高,而且普遍喜欢更加自由轻松的环境,并不愿意到死气沉沉的工厂里工作。

相反现在互联网的工作环境显然更能迎合这些年轻人的想法,比如在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从业人数就已突破千万,餐饮外卖行业从业人数也突破700万。而这些行业的从业门槛不高,也无需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6000块钱的薪资要比在工厂工作更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看,制造业的落寞与当下的国内经济环境与自身条件有很大关系,可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又不能脱离制造业而言,所以要想挽救工厂“用工荒”难题,就应该从工厂的工作时间、工资和待遇抓起,从源头解决应聘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