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坛“三李”中,李贺的名字大名鼎鼎,他也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诗风俊俏浪漫,对昏庸腐败针砭时弊,对下层百姓同情有加,诗歌格调清丽璀璨,在唐朝中期诗坛独树一格,具有开拓之功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李贺的十首诗作,体会诗文背后之深意与文字之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贺的祖上是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叔父,但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他从小消瘦,天资聪慧,七岁能写诗,在那时候所有人都会认为,李贺长大后在科举之路一定能够顺风顺水。在一厢情愿编织着一个甜蜜为官的梦想下,李贺信心满满,但事与愿违,命运与李贺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直至其去世,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

相传,李贺只活到27岁,也有一种说法仅活到24岁,总之是英年早逝。李贺的早逝是因为抑郁,他呕心沥血,胸怀大志,但所做的小官无法满足其欲望,他自认为被侮辱,身具大才却不能功成名就,导致整天郁郁寡欢。同时因为妻子患病离世,心情更加苦闷,辞官隐居,以写诗为乐,但还是没能阻挡命运,不到三十岁便离开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昙花一现”的一生里,李贺共创作二百余首诗歌,首首都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之作。不论哪些题材,李贺在诗文中均展现出超强的想象力,他用奇诡的构思,简短的文字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幽奇的文字世界,使作品具备艺术的张力,细品后直击读者内心,艺术成就颇高,对后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诗歌贡献方面,李贺拓宽了诗歌的选题,为诗歌创作贡献一个全新的领域,此贡献可谓卓越。李贺善于并娴熟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一方面能够体现李贺与生俱来的敏锐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展现出他对诗歌语言本身修辞美的追求与重视,引导读者进入诗人内心,感受诗人所想,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比喻也是李贺惯于运用的手法,通过恰当的比喻,用文字勾勒出一个奇幻又新颖的世界。此外,夸张也是极为常用的手法,他将大千世界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出来,侧面体现诗人视野。值得一提的是,在李贺的诗中,经常出现色彩的词汇,他用色彩反差来反映出不同的情景,体现不同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作品,借古讽今题材较多,他游历南北,看到人民被压迫剥削,看到统治阶级荒淫之丑态,内心愤慨,借古讽今,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也是李贺成就较高的诗歌题材之一。发愤抒情诗能够体现诗人的远大抱负,体现他的雄心壮志,但无奈未能触达到,加之病痛的折磨,让人感觉身怀大志,又极具才华,却无能为力的悲叹。

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在我国诗坛留下浓重的一笔,而且他的诗文极为受到后人的喜爱,对后世诗人影响也很大,尤其温庭筠、李商隐有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天才诗人李贺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与浪漫,细品后你一定会爱上李贺的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