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有利于找到和掌握规律,校验方向;事前了解,有助于少走弯路。

话说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早落下帷幕。

据了解,参加这届考研的宝宝们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除了英语(一)的考试难度有所提升之外,其他统考科目与去年的难度持平。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考研明显呈现出四个新高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考研中的跨考,是很多同学都比较关心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在2022考研的同学当中,大多数考生有意向跨专业考研。但是,跨考有难度,而且还有一些限制条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首2021年考研出现哪四个新高趋势?了解2022跨专业考研有哪些限制?

一、回首2021年考研出现哪四个新高趋势

1.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377万,较前年341万人数直接涨了36万之多,创下历史新高。这届大学生参加考研的人数高达909万人对于考研的原因,绝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高学历=更好职业”,看来,新冠肺炎疫——最终导致就业压力突然增大。

关于近几年录取人数,也有相关数据:比如,2020年硕士生录取人数为111.4万。这个数据里面包含了博士研究生、推免硕士研究生,对比2019年录取人数有大幅增长。2021年的研究生,若不算博士、推免硕士名额,硕士生比录取实际比率低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专业硕士招生的比例出现历史新高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学术硕士的招生人数占比为37.6%、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为62.4%。2021年专业硕士的招生人数占比在上一年的基本上继续提高。主要的职业方向领域也比较集中,包括:工程师、教师、律师、会计、审计、税务、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等。

由此可见,专业硕士,正在慢慢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培养方式,这从各地正在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也可以看出,我国正大力支持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3.招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出现历史新高

从近几年的考研招生文件中,可以看出考研提高了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如《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就对优化初试科目,强化复试考核,综合评价考生成绩、素养、能力、精神及一贯表现等等有明确规定,在综合考量的情况下“择优录取”。例如,中国传媒大学考研复试选拔流程中新增设了材料评议这个环节,会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分。再与初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到考生的综合成绩,再按综合成绩来定复试分数线,达到复试分数线的,才能复试。

鉴于此,建议大家结合这种新的综合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试的准备工作。

4.考生参加考研辅导多了起来。

据有关媒体统计,76%左右的考生都报名参加了考研的备考辅导。哪怕是211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明知自己的基础知识不错,但面对激烈的竞争,还是选择了参加考前培训还;参加备考辅导的还有不少“二战”考生,现在不少公司招聘(一、二线城市)都要硕士生;为了职业前景,还有不少同学参加封闭式考研培训。

看来,大家都相信内在的努力+外在助力,比自学更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了解2022年跨专业考研有哪些限制

1.专业上的限制。

部分专业是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主要原因是该专业专业性比较强,跨考明显无法胜任将来的学习与实践。比如中国医科是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的,即使是本校的考生也明确规定不允许。

因此,建议有强烈意向想跨考的同学,起码先了解清楚理想报考专业是否有专业上的限制。

2.基础上的限制。

如果理想专业接收跨考生,那么还要了解该专业是否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因为如果达不到分数线,哪怕碰了大运考上了,但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难免是一场可怕的梦,也就失去了跨考的意义。

3.是否有加试限制。

一般来说,本科毕业生考研是不用加试的,只要拿到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就可以去参加初试、复试,不用参加额外的加试。但是,有一部分学校要求跨考加试,比如在考取的考生中,必须要补选某些专业基础课程,并积到一定学分这种情况。

4.地域上的限制。

跨考的话,在地域上有没有限制呢?事实上,考本地学校可以,考外地的学校也可以,政策上允许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三跨考生”,但相对于临近专业或本校本地区的难度稍微大一些。

三、写在最后

事实上,近几年,考研持续“发热”,大家还是认为考研之后相对本科生更好就业,因为很多一、二线城市的企业还是偏向于硕士生。

因此,大家在进入考研这个频道时,最好回望一下近几年的考研呈现了哪些新的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考,然后再尽量详细了解今年的政策与相关要求的限制,比如今年复盘2021年考研新趋势,跨研的限制等等,这样避免少走弯路,大家认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不易,侵权必究。欢迎关注我,欢迎留言、评论与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