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这部书完成于1912年,总字数约124万字,当之无愧称得上是一部大部头长篇巨著。1915年,罗曼·罗兰更是凭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曼·罗兰创作这部作品历经十年时间,经过十年打磨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经典形象。高尔基曾高度评价过这部作品,他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长篇叙事诗。

罗曼·罗兰在小说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倾注了很多情感,也许在某种意义上,克利斯朵夫是他某些理想主义的化身。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他要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一颗伟大的心。他说:真正的英雄之所以伟大,是由于他有一颗伟大的心,克利斯朵夫的伟大的心不仅表现在坚贞的爱情和诚挚的友谊方面,也不仅表现在希望各国人民友好相处永远不要战争的博爱幻想方面,而且表现在对被压迫,被蔑视和践踏的善良正直的劳苦大众的深刻同情上。

以上这段话很直接明了的表达了罗曼·罗兰和他笔下人物克利斯朵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克利斯朵夫奋斗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拼搏不休的一生,充满艺术性的一生。时间跨度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成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从萌芽到觉醒到反抗到奋斗,到最后达到精神宁静升华的崇高境界。经历了彷徨、追求、苦闷、挣扎、纠结等等不同时期的思想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曼·罗兰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嫁接在克利斯朵夫的世界里,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极大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知识分子为追求理想,追求新生活所经历的历程。克利斯朵夫心中充满理想,充满追求,他想为全人类造福,希望一生有所作为。他配得上罗曼·罗兰之前提到的“要在小说中塑造一颗伟大的心”的宗旨。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克利斯朵夫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音乐师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乐师,他的祖父向他灌输了不少英雄创造世界的观念,所以他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想要成为英雄。

克利斯朵夫从小就学习音乐,他的音乐天赋极高,他的一生都围绕着音乐展开。他经历过失败的爱情,经历过生活的困境,经历过巨大的成功,感受过热烈的认同。他曾卷入到一个个是非之中,他是天才,也做过逃亡者。老年的克利斯朵夫专心研究宗教音乐,不问世事,进入了所谓的清明高远的境界,这是克利斯朵夫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曼·罗兰从1890年就开始酝酿这部著作,10年后开始发表小说的第一卷,又过了10年,完成了最后一卷。也就是说这部作品耗时20年之久,实际写作创作用时10年。《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中,如同有音乐符号贯穿其中,每一个文字都像是音符一样,让读者在读的时候,耳边也似乎在回荡着美妙的音乐。人物在音乐的情感中交织,人物性格更加立体和鲜活,更加具有魅力,背景和氛围被烘托的更加的惟妙惟肖,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便是体现在这里,这也是罗曼·罗兰的强大功底。

翻译家傅雷先生耗时10年,翻译2遍,修改6次,翻译出版《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文译作,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部伟大的作品,傅雷曾说: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句,据作者的自白,说它有如一条河,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的象征。

今天,让我们一同欣赏《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10句话,来略微的感受一下这部伟大著作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